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33)

作文辅导 2025-10-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吉鸿昌的细瓷茶碗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悲痛,含着热泪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
  
   2、刘墉羞和珅
   和珅和刘墉经常摩擦,虽经乾隆从中和稀泥,但双方仍面和心不和。
   一天退朝后,和珅想刁难刘墉,便问道:“啥大啥小?啥低啥高?
   啥厚啥薄?啥乐啥笑?啥有恩啥当报?请赐教。”刘墉立即回答:“鹰大雀小。草低树高。脸皮厚白纸薄。鹰扑食乐,得食者笑。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报也!”
   乾隆想树和珅威信。一天早朝,他把和珅请教过的“啥大啥小……啥有恩啥当报”的问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次提出来,并点名要和珅回答。和鹦鹉学舌,把刘墉对他说的那几句话又说了一遍。文武大臣听了都发出鄙夷的笑声。乾隆很奇怪,又让刘墉回答。刘墉脱口而出:“国法大私情小。臣低君高。天厚地薄。万岁与民同乐,百姓安居乐业无不欢笑。君待臣有恩,臣当以死相报!”话音一落,满朝文武齐拍手称赞。和珅在众人的欢笑声中羞得无地自容。
   后来和珅问刘墉:“你回答皇上的问题与回答我的怎么不一样呢?”
   刘墉说:“小人与君子有天壤之别也!”
  
   3、谁谋害了冯玉祥
   冯玉祥将军1948年不幸遇难,但其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冯玉祥之女冯理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就借“考察水利”之名,派我父亲到美国。到美国后,父亲看到国内战乱愈演愈烈,就在美国发表了《告同胞书》,痛斥蒋介石的独裁,呼吁美国政府和人民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蒋介石恨我父亲,就开除了他的党籍,吊销了我们的护照,迫使我一家人流亡海外。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邀请父亲回国参加新政协,父亲立即决定回来。为了安全,我们乘坐了苏联在二战中缴获的德国轮船“胜利号”。7月31日,我们秘密离开纽约,8月中旬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这时,这里停留的一艘国民党军舰引起了父亲的警惕。到了9月1日,我们在黑海上航行时,轮船突然起火,浓烟冲进父亲的特等舱,但由于医务室也提前被破坏,父亲活活地在烟火中窒息死亡,妹妹晓达也不幸遇难。后来查明,火灾是由于电影胶片起火造成的,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并不知道。美国和苏联都认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政治谋杀,且双方都指责是对方所为。然而,真正的凶手是谁,也许永远无法知道了。
  
   4、巧缩名篇添情趣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有趣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曾被人巧妙缩写,虽短犹妙。林正大把《岳阳楼记》缩写成一首《水调歌头》: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去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尤长。
   锦鳞游,汀兰香,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万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忧乐有谁知?宠辱两皆忘。”
   由文到词,字数减少到四分之一,而风格意蕴不变,真妙。
   黄庭坚把《醉翁亭记》缩成百字短文:“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水,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按原文顺序写来,所用词句多从原文信手拈来,突出了原文的主旨。改后仍用“也”字押韵,很合原文风貌,可谓绝妙!
  
   5、郭沫若的“菜名诗”
   1962年11月24日,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在福建厦门游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南海普陀寺。在午宴上,寺里的法师拿来一张菜单,请郭老予以润色。郭老将各道菜名略作修改、排列,编成了一首顺口溜:“一层腐皮红腊面筋,腐竹酥白碧青,南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长生果,酸卤菠萝,甜炸酥酡,三杯茅台,醉得不亦乐乎?”当下逗得满座为之捧腹。
   宴罢,郭老诗兴大发,又笔走龙蛇地写下了五言律诗:“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
   由于郭老的光顾和题诗,南海普陀寺的素斋自此闻名遐迩。
  
   6、朱德手举一半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会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城乡泛滥开来。
   朱德从3岁起就上山拾柴,到地里捡麦穗和放羊,对于农村和农田他太熟悉了。他不相信从农村报上来的数字,想把“卫星”现象弄个水落石出。他先去广州,到农村后听见农民对办大食堂不满意,就直言对基层干部说,食堂不好就解散嘛!随后,朱德又将这些想法带上了庐山。
   在庐山,想不到原本作为纠“左”的重点发言,随着会议风向的旋转成了“右”的根源。朱德当时并不认为自己的发言是错的,也没注意会场上明显的情绪变化,还是按照自己想的说,以致最后变为同情彭德怀反党分子的重要人物之一,遭受了冷落。等他发现会议大势所趋的气氛,才闷着头不再吭气。
   讲话最耿直,脾气最大的彭德怀在会上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朱德在会议后期基本保持缄默,用无言表达他的满腹意见。在会议最紧张的时候,朱德曾和毛泽东谈过一次话。他对毛泽东直言指出会议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这次会议发言民主风气不够。”毛泽东先是一愣,想了一会儿,说了一句:“你对一半,我对一半。”表决投票时,按照惯例,大家都要高举臂膀,便于统计。而朱德虽说也举手了,但他弯曲着胳膊,手举到别人一半高的位置。那动作,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举的手。散会以后,毛泽东在庐山散步时遇见朱德,他对朱德说:“你啊老总,举手举了半票?”朱德笑答道:“反正我举了手,至于手是怎么举的,我就不知道了。”
  
   7、当心十个心理陷阱
   人的自毁行为看上去不可思议,却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着。以下10种最常见的导致自毁的心理陷阱,读者可自鉴之。
   ①求败的性格。有些人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一筹莫展,即使眼前摆明了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
   ②自恋狂。自恋狂常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为了博取对方喜欢,常盲目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
   ③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方式。
   ④中年危机。感到中年危机者,认为眼前没有任何挑战值得奋力一搏,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
   ⑤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计,对自己要求过高,生活目标极不现实。
   ⑥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尊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反而自取其败。
   ⑦报复心强。报复心强者无法泰然面对挫折,结果失去人缘,陷入麻烦。
   ⑧执拗多疑。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势必会浪费工作精力,影响人际关系。
   ⑨追求刺激。有些人爱“剑走偏锋”,只有将生活节奏调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所以容易判断失误。
   ⑩欺世情结。有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像别人想像中那样好,常常引以为咎,以致自寻毁灭来惩罚自己。
  
   8、男人四十的十大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岁,是一个日影西斜的年龄,也是一个洞明世事、了悟自身的年龄。四十岁的陶渊明弃官归隐,说出了“今是而昨非”的名句。男人年过四十以后,其观念变化归纳有十大不惑。
   第一个不惑,是突然意识到行政事务的烦琐,自己是一个小人物。
   第二个不惑,是雄心万丈消退之后,突然恋起家来。
   第三个不惑,是包容一切,或者说“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四个不惑,是明白了世界是残缺的,美是残缺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圆满。
   第五个不惑,是不在盲目迷信权威,觉得人跟人差不多,许多“势”是做出来的。
   第六个不惑,是明白了人类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文明大厦,还有许多有懈可击的地方。
   第七个不惑,叫“敢言”,或者叫“童言无忌”,总觉得人应当说真话。
   第八个不惑,叫“承认一切都有定数”,释然地对待许多事情。
   第九个不惑,是打破了对异性的神秘感和膜拜心理,明白了完美的理想女性是没有的。
   第十个不惑,是“念旧”,怀念那些旧人、旧事和曾经给你帮助的朋友。
   当然,最大的不惑是明白了要抓紧时间做事了,因为时间于自己已经不多了。
  
   9、老禅师的忠告
   老禅师带着年轻的徒儿出庙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
   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老禅师便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两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暂时能维持生计罢了,可对施主却是救命之物啊。”徒儿似懂非懂,恭谨道:“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待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之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谁知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几年后,老禅师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扩建完毕,一定谨遵老禅师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时光荏苒,等徒儿年至耄耋,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功德的事情。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
   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其实,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去为之,要知道力所能及的援助才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10、可怕的误会
   我家乡的林场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对年轻人结婚了,婚后生育,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他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腿上的肉没有了。
   循迹找到厨房,看见一只死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啊,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痛心的误会。
   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
   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其后果更是难以想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497.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