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17)

作文辅导 2025-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声音
   中国的经济得一步一步来,顺水推舟,第一步是珠江三角洲,后来是长江三角洲,以后是京津唐,按照经济发展的逻辑顺序,船也该走到东北了。
   ——中央政府近日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深感鼓舞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安徽20多万灾民遭受水患之苦,早已融入血液中的信念支撑着受灾民众去抵御灾难
   把就业的概念放到今天重新审视,可以看出,就业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更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以及给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8月14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就有关再就业问题回答新华社记者如是说。把就业和实现自我价值联系起来,无疑是对就业模糊认识的一次廓清
   新会徽其实准确传达了我们目前的人文精神:阴性、如牛皮糖般扭曲在生存的艰难中,但仍然寻求光明;曾历经深深的悲伤,却仍然乐观;古老的灿烂文明印记斑驳,却仍然坚守。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经揭晓,其非常鲜明的中国味道便赢得如潮好评
   当美国的孩子们在星球大战类的科幻片中长大时,我们的孩子们是在笑傲江湖类的武侠片中成长;当发达国家的影视媒体为孩子们打开面向未来的想象大门时,我们的影视媒体却将孩子们封闭在几个世纪以前的紫禁城中(指皇宫秘史剧)。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官子木撰文指出,我国孩子们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跟整个文化背景缺乏科普与科幻文化氛围有关。
   一个富裕人家打算请个厨师,来了厨师就要开工资,于是请来出纳,人多了菜多了于是请来采购员、司机。开支大了现金多了,请来警卫……一个家庭膨胀起来。
   ——北大校改引起各方争议,矛盾同样也指向了学校行政之痛。中国大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行政反客为主成了大学的主导。有媒体如此形容庞大的学校行政体制的形式
   我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是从农村学来的!
   ——中国首富、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如是说。
  
   2、用“心”看透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人为狐所媚,以致饿倒在深山老林,奄奄待毙。后被一猎人救起。两人恨狐,请猎人入山捕杀之。猎人说,鱼吞钩,贪饵故也;猩猩刺血,嗜酒故也;你们两人宜自恨,奈何恨于狐?猎人的话很简单:为狐所媚,不怨别人,怨自己心不正。心不正,狐魅缠身;心正,百毒不侵。彼二人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却仍然悟不出、看不透,堪称糊涂。
   世事纷扰,当然是看透的好。病看透才能治好,事看透才能办好。看透的眼光深邃,看透的结论精辟,看透的行动果决。不信?请看:
   美色:“芙蓉如面,不过带肉骷髅。”
   吃住:“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钱财:“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名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
   这些话,真是一眼看穿,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令人扼叹!
   但是,世事难参透,难预料。别说一眼看穿,三眼两眼也看不穿。有的是直观直视直白,有的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自然看不出门道。真正的看透,是用“心”看透。其目光,是心神的凝聚,是智慧的结晶。眼光亮,是因为心里明:心机到,目力深。双目乱眨,或两眼圆瞪,心神不在,或心神不正,也是有眼无珠,有珠无光。
   在网上曾看到一幅漫画“视野”:丈夫的双眼是印章,视野便是权位了;女儿双眼是两颗星,视野便是明星了;女主人的双眼是铜钱,视野便是钱财了。心遮目,其心不正,其视便成畸形。世人常斥责的什么“势利眼”、“钱眼”、“花眼”等,都是“心眼”在作怪。
   说来说去,为人处世,首要的是把心摆正,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什么诱惑,都心不狂、心不贪、心不花、心不乱。这样,才自立于世,作为于世。常怀爱人之心、济世之心、奉献之心,于世事就看得真、看得透,不会在常识问题上失态,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向,不会在权钱色面前失态。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干好,都会使人民满意。
  
   3、逆反
   望女成凤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从小这个班、那个班的没少给她报名,但钱花了不少,她却什么也没有学到。高考的时候,连大专的分数线也不够。父母只好又花钱把她送到一所民办的学校学习外语。可是,她厌学厌到经常逃课。混到毕业,连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父母托人给她找了家公司上班。公司做的是机电设备业务。有一次,一个客户打电话问她某某型号的泵的重量是多少。她不知道,便问一位同行。同行支吾着说:“我也不知道。”她又问另一位同行,得到的回答也是“不知道”。
   同行异口同声的“不知道”引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心。她找来所有有关泵的资料,并实地到厂家去考察,把所有型号的泵的重量、性能等等都记录下来。很快,她成了这个行业的精英。 她的兴趣由设备扩展到技术术语,再由技术术语扩展到外语语法。渐渐地,她的外语水平和技术知识在公司里无人能及。后来,她考上了研究生,拿到了硕士学位,目前正在读博士。
   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硬塞给他的东西,哪怕再好他也不珍惜;而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他却想方设法地得到。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父母教育引导子女吧?
  
   4、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有个出生在湘西的孩子,读了几年小学后,12岁随父亲到厦门上初中。他不喜欢上那些课,成绩差,老留级。他喜欢涂鸦,喜欢上了木刻、雕塑,还有,读上了他喜欢的书。他15岁就有一幅《下场》发表在《大众木刻》上。后来,无论是木刻绘画还是雕塑都成了名家,还成了中央美院教授。他叫黄永玉。
   还有个孩子,他出生在19世纪布拉格的一个中产家庭,很聪明,个子不矮,不算难看,可他自己说“曲背斜肩,手足无措,不敢照镜子”。平时他会感到无端的自卑和抑郁,安全感只有“走路、穿衣、沐浴、阅读,还有闭门家中”。他甚至害怕结婚,结婚前夕居然他在日记上草拟出7条“结婚/不结婚”的得失比较,与自己辩论。他就是这样一个心理残疾儿。惟一的是他喜欢读书,喜欢幻觉似的思考,对人生有不少别人想不到的看法,他的病痛和未婚反让他摆脱了日常工作和家庭羁绊,促成他的悉心写作,共出了70余部短篇小说和3部长篇小说。他叫弗兰兹·卡夫卡。
   意大利诗人马拉古兹在《其实有一百》中写道: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欢乐/去唱歌,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但被偷走了九十九/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工作与游戏、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像、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都是水火不相容的/总之,他们告诉孩子:/一百并不存在。这首优秀的诗歌在提醒老师和家长,是不是老想着偷走孩子的“九十九”,苦口婆心地,辛辛苦苦地,也道貌岸然地告诉“黄永玉”,“学习与游戏”是水火不相容的,告诉“卡夫卡”,“现实与幻想”是水火不相容的,告诉他们“一百并不存在”。
   其实,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真的有一百!
  
   5、个性有价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二十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1年九州岛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仰天长叹说: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王羲之,一千六百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二十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生厌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惟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6、国外有趣的人行道
   三用人行道 美国路易斯堡市人行道,用白线划成三条道,爱看橱窗闲逛的人可走边道,习惯慢步行走的人走中间道,急于赶路的人可选走外边道,分道而行,安全方便。
   彩色人行道 新加坡有的人行道采用彩色水泥砖或天然的有色石块铺成,被称之为“彩色人行道”。有的彩色人行道,每隔一定的距离就铺一次带有特殊图案的彩块儿路标,使行人可以顺着标志一直走到目的地,用不着求人问路。
   闪光人行道 日本爱知县有50条人行横道安装了红色发光装置,只要天黑后有行人穿越,发光装置便自动闪烁。这种“闪光人行道”,可使交通事故死伤者至少减少四分之一。
   自动人行道 在德国柏林市有一种“自动人行道”,它以每小时15千米或25千米的速度移动,在这种人行道的快道与慢道之间,还设置了安全过渡的联系带。
   玻璃墙人行道 在法国巴黎的列捷范斯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使街道充满噪声,人们不得不在人行横道上筑起4米高的玻璃墙,既不影响观瞻,又能阻挡噪音。
  
   7、恼人“一牌多洗”
   书市上的名著往往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名著买多了,心中难免萌发出些许郁闷。名著虽有质量的保证,但“一牌多洗”的现象,让人骨鲠于喉,不吐不快。
   这家出版社把某些名家的作品来了个大杂烩,那家出版社也推出了同样的拼盘。名家们数量有限的几部小说和几篇散文,你选来,他选去,凑成了不同的版本。反正就那些作品,像玩扑克牌一样,翻来覆去地洗牌,只是颠倒了一下顺序。
   更让人气恼的是,许多书籍拿名家的姓名,吊读者的胃口。例如,王跃文写官场小说出了名,某些反腐小说的作品选,便冠以“王跃文等著”。所谓的“作品选萃”,也就是把若干著名作家的一些精品之作,重新来一次排列组合。出版社推出这样的书籍手到擒来,读者购买时就犯了难。
   “一牌多洗”的泛滥,直接影响了读者的购买心理。“一牌多洗”的始作俑者,实际上是出版社。一些出版社就是利用这种伎俩在书市上揩些油水。窃以为,“一牌多洗”是出版界中的一股不正之风,还是早些刹住为好。
  
   8、素质教育也要看重考试能力
   五分制就是素质教育,百分制就是应试教育?关于这个话题一直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争论的焦点。在此间参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也应看重考试能力。
   何祚庥说,不仅仅上高中、上大学要通过考试,出国留学也要考试,当公务员要考试,提职提级要考试,招聘应聘要考试。事实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试不是评判人才高低的惟一形式,但确实是在生活中常出现的形式,至少在大规模选拔人才时,考试还是能保证相对公平竞争的惟一可行形式。所以不应把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
   “学会如何应付考试,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何祚庥认为,学生素质高低中的一个侧面,就是考试成绩是否优秀。应该说,应付试卷这种考试,是人生道路上较简单的一种考试;生活中的考试却要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连应付考试的本领在学校都没学会,怎么能说这个学生有较好的素质。
  
   9、徐悲鸿“立马”图
   徐悲鸿以画“奔马”著称,流传于世的其他造型的马则十分稀少。日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嫡传学生赵峻山家中发现收藏有一幅“立马”图,这是徐悲鸿当年赠给他的,更珍贵的是,这可能是一匹“抗战马”。
   据现年98岁高龄的赵峻山先生讲,这幅“立马”图是徐悲鸿1937年抗战爆发时所画。一次徐悲鸿来湖南办画展,请他帮助办理画展布置等事宜。开展后的一天,徐悲鸿特地把他叫去,泼墨挥洒,画了一幅“立马”图赠他,并在画面右上角题书了“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画完后,徐悲鸿意犹未尽,又提笔为他书写了一副对联:“开帘见新月,依树听流泉”。
   徐悲鸿当时画“奔马”已非常出名了,为何要画“立马”赠他,而不是“奔马”?这连赵峻山老先生本人都不是很清楚。根据赵峻山老先生自己的理解,老师是借这幅“立马”图明志,师生共勉,象征着中华民族共赴抗日战场。因为画上那匹马是一匹“抗战马”——“奔马立定后频频回头的模样,那眼神似乎是在回望自己驰骋过的、弥漫着硝烟的抗日战场。”赵峻山老先生这么认为。
  
   10、小说与散文的区别
   一位年轻的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别小说和诗歌?
   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说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373.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