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33)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生病的大象
看一张光碟是动物片《大象》。
在热带草原上,一只大象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解说词旁白:这是一只正在生病的大象,它要独自步行30多公里,去草原深处采摘一种植物。据说吃下那种植物,大象的病很快就能好转、痊愈。
屏幕上的大象默默地走着,四只蹄子有节奏地轮番慢慢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忍受着阳光的烤灼和病痛的折磨而缓缓前行。我心想:孤独吗?很疼吗?想哭吗?可是待我细瞧大象的面庞,却全然没有这些迹象,除了倦怠,大象的脸上被一种意念所覆盖,那是一种快快吃到治病草而求行新生的意念,那是一种无所畏惧、自己救自己而重享康乐的意念,那是一种毫无怨恨独担生命责任而刚毅傲天的意念!
单调枯黄的草原、沉闷的天空、灼热的太阳,生病的大象终于走完了寂寞全程,找到了治病的植物,用象鼻卷起大把地送入口中。数日后,生病的大象康复了,它甩着长长的鼻子在大草原上快乐地散步游玩。
2、蚊子的成败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蚊子向狮子挑战,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叮得狮子满头是包,狮子气得把脸都抓破了。蚊子得胜后,得意地哼着歌回家了,不料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临死前悲哀地说:我连最强大的敌人都战胜了,却死在了小小的蜘蛛手里。
3、对待“不足”
法国的酩悦香槟,在今天国际市场上可以说是占据份额最大的世界名酒,被称之为上帝留下的欢愉之水。然而在三百多年前,由于法国北部的香槟区盛产上等的葡萄,理所当然的是生产传统的葡萄酒;但采收的季节已接近冬天,由于酵母很快就进入了冬眠区,榨出的葡萄汁已无法顺利发酵。然而,矛盾的是发酵尚未完成的葡萄酒,却不得不在密封的木桶里保存,而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在大气的作用下又都融解在酒里,无法让其释放出来,从而影响了葡萄酒的质量,无法与较暖和地区一次性发酵完成的葡萄酒相比,所以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劣势。
后来,一个叫唐·佩里浓的人担任了酒库主管,他虽然视力不好,但却有着过人的领悟力与敏感的嗅觉和味觉。走马上任之后,就开始了向二氧化碳的挑战,决心找到一种能控制住二氧化碳产生的方法,几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其中,可谓执着之至。一日,他突发奇想,就把等待第二次发醇的葡萄酒装入玻璃瓶中,并用软木塞封住,认为这样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到了第二年打开一看,产生的气泡更多,他尝了尝,有一种非常舒服的口感,不禁叹道:“我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星光!”于是,他不再试图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并且还加大二氧化碳在葡萄酒里的融入,他还在这种酒里又掺入了冰糖,使原本混浊的葡萄酒变得透明起来,透过玻璃瓶看到里面的酒色非常好看。于是,他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酩悦香槟酒。他的香槟一投入市场,很快就成了酒中的极品。后来,又因为拿破仑特别的喜爱,更使唐·佩里浓的香槟酒名气世界。
4、竹鸡笼显神威
1892年,法军攻占河内,并企图北犯广西。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南下,在河内纸桥一带阻截法军。此一仗,法军来势汹汹,誓要血洗上一次败给黑旗军的耻辱。他们以骑兵为先锋,以海军陆战队为主力,配备的是当时先进的枪炮和破坏性武器。而黑旗军除了少量土炮外,全是大刀和土枪。但足智多谋的刘永福毫不畏惧,他敏锐地发现了法国骑兵的弱点,定下了一条妙计。黑旗军先按照他的计谋且战且退,把敌人引至三个山坳。接着,山上的伏兵扔下了无数个竹鸡笼、竹猪笼和圆滚滚的竹筒。一时之间,敌人的骑兵如陷泥潭,他们的战马不是踩在竹筒上滑倒,就是被鸡笼猪笼套住四蹄,弯不能弯,走不能走,动弹不得。法军顿时马嘶人喊,乱作一团。黑旗军的伏兵一跃而上,挥舞着大刀长矛杀向敌人。这一仗法军死伤数百人,主帅李威利也被当场击毙。
5、水泥让地堡变坟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给进攻日本扫清障碍,美军决定攻占硫磺岛。为了一举拿下该岛,美军在登陆战之前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轰炸,但是由于日军的工事隐蔽坚固,这些狂轰滥炸收效甚微。1942年2月的一天,硫磺岛登陆战打响了,当美军向岛内推进时,遭到了日军大片群堡的阻击。这些构筑在熔岩之下的地堡,明暗结合,设置巧妙,美军前进不了一步。指挥官斯普鲁斯意识到,正是这些地堡已经浪费了美军上万吨的炸弹。如何才能攻克它们呢?他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这时,工程技术人员注意到地堡群出口狭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只见美军把大批水泥建材运送上来,许多由坦克改装的推土机推着成堆的混凝土向地堡驶去。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许多地堡的通道已被封闭。
用这个办法,美军轻易地使180个地堡变成了坟墓,上万吨炸弹都炸不了的堡群,被几百吨水泥征服了。
6、救他,就把他抛到海里
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商人同坐一船。那波斯商人从来没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一路上,他总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国王被他扰得不能安静,大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船上有一个哲学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让我试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国王答应了。
哲学家二话没说,就把那波斯商人抛到海里去。在他沉浮了几次之后,哲学家让人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回船上。上船以后,波斯商人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见此,国王大悦,问哲学家:“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来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体会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能知道安乐的价值。”
7、舍得
父亲是数学老师。那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回来时带回了一包糖果。父亲先拿出一颗糖果给我。我正要剥开来吃,父亲拦住了我。他从那包糖果里数出17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我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桌上糖果的1/2,第二份是1/3,第三份是1/9。这下可把我难坏了。17不能被2、3和9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的呀。我急得抓耳挠腮。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18颗糖果就好分了。我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赶紧把手里那颗还没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凑成了18颗。这样,第一份分了9颗,第二份分了6颗,第三份分了2颗,还多出来一颗正好“完璧归赵”。难题迎刃而解。
我至今还记得这事,因为父亲后来对我说的一番话:“孩子,这下你应该知道了吧,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舍得。你要是舍不得把自己手里的糖果拿出来,你就永远不可能解开这道题的;你要是舍得,你就能很容易地解开这道题。解题是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呢?”
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我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终于让我真正懂得了父亲的那番话。我舍得拿出自己的快乐,一份快乐变成了好多好多快乐;我舍得拿出爱,我满眼看到的都是爱的风景。痛苦,是因为舍不得,幸福,是因为舍得;忧郁,是因为舍不得,快乐,是因为舍得。
8、壮举的悲哀
在某地,有一位女司机开着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突然,三名持枪的歹徒盯上了年轻漂亮的女司机,强迫长途客车停下,要带女司机下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个形销骨立、中年瘦弱的男人应声而起,却被歹徒打倒在地,中年男子奋起大呼全车人见义勇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地。
而后,三名歹徒和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
客车又将前行,女司机要被打得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这种人!”中年男人急了,说:“你这种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有错吗?”“你救我,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中年男人脸色胀得通红,他坚持不下。女司机面无表情地说:“你不下车,我就不开!”
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却齐心协力动员中年男人下车。有位膀大身宽的乘客甚至走上前,拖住中年男子下车。
一场无谓的争吵,直到那位中年男人的行李从车窗扔出,他随着无可奈
何地被推挤而下……
客车快到山顶,转弯回去就要下山了,客车右侧是万丈悬崖。长途客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里淌出晶莹的泪水。车速越来越快。歹徒企图上去抢夺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向悬崖下冲去……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日发生重大车祸,一长途客车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三十名乘客无一生还……”半路被赶下车的中年男子看到报纸哭了,谁也不知道他哭什么,为什么哭。
9、一幅画背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他认识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画家。不久,画家积郁成疾,临终前,画家送给乞丐一幅画。画的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欣喜若狂,因为他曾听说过一些画家死后出名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等着某一天用这幅画卖一大笔钱,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等了许多年,画家没有出名,后来乞丐带着遗憾离开人间。
富有戏剧性的是也有一个乞丐,同样的这个乞丐得到了一位画家的一幅画,画的内容同样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看懂了这幅画,他没有高兴,只是痛快地笑了一整天。从此,他不再向别人乞讨,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几年后,他有了房子,有了家庭,有了一张微笑的脸。
其实,有时候财富不一定就是金钱,它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如果你不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它,挖掘他,那么你有可能一辈子都是个“穷人”。
10、砂砾与珍珠
卡伦是一个自以为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次接一次的碰壁,像灭火剂一样把他心头的希望之火扑灭了。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
多次的碰壁,让卡伦伤心而失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走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卡伦正在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海边经过,看见了海水中的卡伦,救出了他。
老人问卡伦为什么要走绝路,卡伦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卡伦看了看,然后扔在地上,对他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卡伦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惊诧,用探寻的目光盯了老人一眼,又瞧了瞧海滩上数不尽的砂砾,一筹莫展地摇摇头:“这根本不可能!”
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随随便便地扔在地上,然后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
卡伦见老人一脸真诚,没有丝毫的揶揄,认真地点点头:“这当然可以!”
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显现出一丝微笑:“那你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
卡伦听后低头不语,觉得脸上发热,心中涌出愧意,他“噢”了一声,似乎在思索什么。
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必须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如果你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