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45)

作文辅导 2025-10-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送”与“奖”的哲学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老外仍是不肯。
   我“开导”老外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
   到这个份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我生气道: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就会认为是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五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五分钟,五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送”的意味是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了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否则,就违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准则。
   我的心里,一个子装满了敬意。
  
   2、你错过了什么
   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声名、财富和权力。因此你常常在我耳边抱怨:
   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我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生在巴拉旺而不是在我常去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我总没有人垂青?
   于是我想成全你,先是照样给你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我决定换一个方法,在你闲逛时将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来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阴沟。
   最后我干脆就让你做拿破仑,不过像对待他一样,先将你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你身无分文地抛到塞纳河边。就在我催促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到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
   唉!你错过的仅仅是机会吗?
  
   3、背女人
   从前,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出门化缘,起到一条河边时,看见一个妙龄女子被水围困着不能过河,于是大和尚毫不犹豫地将她背起过了河。小和尚大为不解,晚上便忍不住问道:“师兄,出家人六根清净,你背了那女人,不是犯了戒吗?”
   大和尚答道:“我背那女子一过河就放下了,可师弟你,为什么到现在还背着她放不下来?”
   其实,始终被某个观念所束缚而积思成疾的,在这个社会上还大有人在的。
  
   4、女人的脚和鞋
   我想论神仙中国占优,但论到女人的玉脚,则洋人占优。为了爱美,首先在女人脚上打主意,中外华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中国人却想不出一点高级的办法,竟把光致致的双足缠得稀烂,不但肉烂,而且骨烂,不但骨烂,而且还跟有些大家伙的训词一样,臭而不可闻也。
   柏杨先生认为中国人有点异禀,与爱不爱国无关,务请王孙公子们勿气,我说的有点异禀,乃指缠小脚而言。在这方面,洋大人比较高明。他们发明了高跟之鞋,真是令人脱帽,虽然高跟鞋同样有它的毛病,像挤出鸡眼,磨出老茧之类,但总比缠脚有学问,而且回到家中,穿上拖鞋,也可舒散舒散,轻松一阵。故曰:高跟鞋是有期徒刑,因它仍有自由的一日。缠脚则是无期徒刑,永远在痛苦之中。
   高跟鞋的妙处是使女人的双乳猛挺,盖不猛挺不行,不猛挺则非摔筋斗不可,而且一旦挺出,直指臭男人双目,使臭男人油然生出捧而咬之之念,这非关猥袤,女人们的目的就是如此,臭男人们的希望也是如此。你不如此,女人说你木头,同类说你木瓜也。而小脚则达不到此目的焉,试看哪个老太太走路不是八字斜拧,百美全失乎?
  
   5、叫虫
   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勃•达尔文(1809—1882年)在一位隐居乡间的故友家作客。友人的两个孩子蓄意趁机逗弄一下这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捕捉了一只蝴蝶,一只蚱蜢,一只甲虫,一条蜈蚣,取下蜈蚣的躯体,撕下蝴蝶的翅翼,拔下蚱蜢的大腿,摘下甲虫的脑袋,小心翼翼地拼凑起来,粘合成一只奇形怪状、肢体异样的小昆虫。然后他们把它放在匣子里,带到达尔文的跟前。
   “我们在地里捉到了这个昆虫。达尔文先生,您能否告诉我们:它属于哪一种类型?”
   达尔文看了一下,随后又向孩子们瞟了一眼,微笑地说:“孩子们,你们留意了没有:在捕捉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叫?”
   “会叫的。”他们回答,彼此用臂膀打着暗语。
   “既是这样,”达尔文说,“那是一个‘叫’虫。”
  
   6、没有不正常的跳动
   一天晚上,年轻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年)终于下决心走出实验室,与未婚妻西玛会面去了。
   他们很难得相见,相会没多久,巴甫洛夫就对未婚妻说:“快把你的手给我!”西玛以为他要吻自己的手,高兴地伸过去。
   巴甫洛夫抓住未婚妻的手,用手指压着她的脉搏,过了好一阵,才说:“没有不正常的跳动,放心吧,你的心脏的确很好。”
  
   7、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
   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
   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
   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8、陶罐的疤痕
   同事王江脾气很坏,每每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他总是不能自己地暴跳如雷。为此,王江和周围人的关系越来越僵,误会也时常发生,别人都不愿意和王江交往。
   王江的父母曾多次批评过他,单位领导也找他谈过话,可王江总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都是由于别人的言谈行为不合自己而引起的。后来,他从书、电视上和报纸上都看到“发怒伤身”的信息,于是下决心从自身做起改正自己的缺点。
   为了避免由于别人原因而引起自己发脾气,提高自己的修养,王江利用休息期间一人跑到武当山,在人烟稀少的深山租了一间茅屋,自己种菜、读书、烧火做饭,天天在那儿研磨脾气修身养性。
   一天,王江拿着一个陶罐到小溪刚打满一罐水往回走。谁知刚走几步,脚下被一个小石子绊了一下,他身子一歪斜,一罐水洒得只剩个罐底了。于是王江只好又返回溪边将水装满。但这次走到半路,一个不小心,又把罐里的水洒了一地。到他第三次提回水的路上,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王江的牛脾气上来,一下子将陶罐摔在过道上。
   “砰”地一声响震醒了发怒的王江。他望着满地的碎陶罐片,自言自语地说:“我以前总以为发脾气都是由别人引起的,可现在就只有自己一人,还发这么大的脾气,可见怒气是从自己心中生出来的”。
   “先生,你能这样想就对了”。不知什么时候来到王江身后的一位道人开导说:“为了不值得的小事而大发雷霆,既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就像这打碎的陶罐一样,永远也无法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即使是再高的粘接手艺,其外表也会留下疤痕。你想想,一个人在发脾气时说的那些气话也会在别人心灵上留下疤痕,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疤痕都将永远存在”。
   “谢谢你老人家的指教!”王江向道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9、合适即最好
   小时候上劳动课,抢着拿最大的铁锹、锤子。但是,那把大锹看起来威猛、雄壮,用起来却困难。眼看着别人欢快地完成了任务,而我还在那里磨蹭。老师走过来,给我一把小锹,说:“这把才适合你。”
   长大后,我省吃俭用,为的是买一台电脑。终于等到了时机,我抛出13000元,搬回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多媒体,带摇控的。而今,我发觉它的很多功能我都没用过,或者说不会用。即使简单的看电影、听音乐,也不再用它,因为VCD效果更好。
   去年出差,给太太买了件2000元的漂亮时装。回家后,发现它略微瘦了点。至今挂在衣橱里,等待太太减肥成功。
   基于以上经历,我对一家想“挖”我过去的公司说:感谢你们给我这么好的机会,但是,眼前的工作才真正适合我,虽然薪金低了点。
  
   10、牛顿学说影响中国社会变革
   牛顿的经典力学决不只是影响了自然科学界、工业和技术界,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革命。如清末戊戌(1898年)变法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革故图新的精神鼓舞了清末一切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在维新派人士所著的《醒世歌》中说:“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换句话说,大清帝国不在地中央,这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顽固派看来是多么的可怕。
   文章认为,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只有短命的一百又三天,但牛顿的科学理论影响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变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十几年,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也把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他的“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341.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