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34)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韩国小孩从小用国货《环球时报》7月16日刊登驻韩国特派记者徐宝康的专稿说,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国旗是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象征,韩国任何一个机关、团体、学校、企业都有悬挂国旗的旗杆。甚至居民小区的公寓,无论楼层多高,每家阳台上也都有一个悬挂国旗的插口。3月1日是韩国纪念“抗日三一运动”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挂国旗。那天,记者刚一出门,就见一个小姑娘在哭。原来她看到别人家都挂上了国旗,惟独自己家没有挂,急得直哭。她对公寓警卫说:“我爸妈出去购物,忘了挂国旗,我个小,没法把旗插上,请叔叔帮帮忙。”当警卫把旗插好后,小姑娘破涕为笑。
“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记者在汉城西大门区城北幼儿园看到,那里的墙壁上画着许多韩国的特产,如“韩牛”(韩国产的牛)、“竹蟹”(韩国东海岸盈德特产)、“唐津大米”等。此外,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制作本国传统食品,如大酱之类的活动,以培养他们的乡土感情。
家长和孩子都以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为荣。虽然超市里国产“韩牛”比进口牛肉要贵,但买的人却很多。
2、歧视与选择
某报招聘编辑、记者,要求35岁以下。这有什么道理呢?36岁怎么就不行?36岁就老了吗?可是我们知道,华莱士、丹·拉瑟等美国著名记者和节目主持人都是年过60的老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阿瑟·克罗克写到81岁,他获1935年普利策奖时已49岁;詹姆斯·赖斯顿做《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到80岁时才退休;沃尔特·李普曼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他第一次获普利策新闻奖是69岁时(据海南出版社《新闻与正义》第二卷)。在其他行业,比如金融管理,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现年七十有六。至于学历,动辄要硕士、博士更是无道理。不要说梁漱溟
任教北大的年代,前些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日本技术员叫什么来着?他就没有高学位。
不错,用人单位有权利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作出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选择。有选择就是区别对待。但是这种选择性的区别对待,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针对某个具体人的,而以户籍、性别、年龄等标准先行排除某一类人,那就是歧视。
3、玻璃杯
在一个有关处理压力的课堂上,讲师对学生做了一个示范,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举起手中的玻璃杯,问台下的听众:“你们估量一下玻璃杯内的水有多重?”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范围由20克到500克不等。讲师说:“那些水的实际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拿着水杯的时间。如果拿着一分钟,OK,一点感觉也没有。如果拿着一小时,手臂会疼痛。如果拿着一整日,可能就要去医院了。就算是重量一样,拿在手中的时间越长,手中的物件的重量仍会觉得越重。”
步入正题,他要大家做一些联想——其实,人的情绪和玻璃杯里的水差不多。“如果时常背着很多重担,即使重担的重量不变,担子也会变得愈来愈重,最后重到负担不起。要减压就应放下担子休息一下,然后再背起。长时间来说,最后可以定期把担子放下,好等自己回一回力气,又可再背起担子。一个人下班回家,最好迅速放下各种担子。千万不要带着重担踏入家门,你可以明天再背起担子上班。”
4、为何非要等人摔个跟头
1994年,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画面上,一只兀鹰盯着一个皮包骨头的小女孩,等待她死去。照片发表后引来很大争议,很多人质问作者卡特:“当时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当时在苏丹的外国记者被告知不要接触饥民,因为可能会染上疾病;虽然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兀鹰,但这些都不能让他聊以自慰。他深深自责:“我没有抱起那个小女孩,我感到十分后悔。”获奖后不久,1994年7月27日,卡特自杀,年仅33岁。
卡特的自责对于记者来说,应该是一种警醒。其实,“该不该让新闻发生”,这是一个涉及新闻伦理的深刻话题,人们对此也是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当发生下面所说的情况时,记者还是应首先制止事故的发生——
某电视台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中年男子骑着辆电动自行车从远处驶来,突然,电动车被路面上凹陷的窨井盖绊了一下,中年人瞬间来了个倒栽葱,这个缓缓坠地的慢镜头至少在当天的新闻节目里播出了五遍。
其实,一则“某地窨井凹陷,存在安全隐患”的报道不也挺好?干嘛非等人家摔一个跟头。
5、煮“石头汤”
一个饿汉来到富人家门口对他说:“我带了些石头,想用一下你的锅煮点石头汤喝。”富人很奇怪。石头怎么能煮汤喝?于是,富人让他进屋,借他一口锅。饿汉把石头放进锅里。煮汤得加水吧,富人给了他一些水。煮汤得加盐吧,富人又给他一些盐。煮汤还需要调料吧,富人又给他一些调料。就这样,饿汉喝上了有滋有味的汤。
读罢故事,掩卷深思。觉得饿汉实在聪明之极。他知道单凭自己的乞求,富人是不可能给他美味可口的汤喝的,于是他就想出了煮“石头汤”这个绝妙主意,先是得到了锅,然后是水,盐,调料。最后终于喝上了美味可口的“石头汤”。
世上的事情,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只要我们认准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在困难面前就会释放出超常的智慧和潜能。
6、失败了也不为耻
据《科技日报》7月21日报道,前来参加2004年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美国科学院院长布鲁斯·艾尔伯兹应邀为《科技日报》的读者撰文。他这样写道:“在我来华访问期间,多次有人让我解释,美国的科学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中国人容易忽视这样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美国社会尊重冒险。美国人尊重那些渴望成功,努力挑战困难的人,即使他们输得蓬头垢面。
尊重失败在商业领域里很重要,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新的企业开张了,三到十年后,企业又倒闭破产甚至彻底消失了。
对于那些优秀而又雄心勃勃的计划,即使偶尔失败了,也不以为耻。科学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创造这样一个文化环境,尝试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失败。个人要能接受失败,社会要容忍失败。”
7、我国古代四大名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绕梁”琴之命名,源于《列子》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王妃樊姬异常焦虑,以“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杀身之祸,失去了江山社稷”来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以至于“绿绮”成了古琴的别称。后来,司马相如抚“绿绮”琴歌《凤求凰》向才女卓文君求爱,缔结良缘,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色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8、青少年为什么不崇拜父母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崇拜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都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母评价的因素也变得纷繁复杂。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人父母者如果本身行不正、言不端,就必然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
准确地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成年人的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自己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既言传又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成年人自身的形象立起来了,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形象才有可能高大起来。
9、爱的谎言
7月5日早上5时许,河南南阳市卧龙路航天宾馆楼顶的大字招牌上有一男子呼喊着欲跳楼。该男子曾在宾馆当过厨师,因追求过宾馆的女服务员小张而被解雇。任凭到达现场救护的民警如何劝说,该男子就是不下来,声称除非小张承诺嫁给他,否则就死给她看。
民警找到了小张,小张哭着说:“我现在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怎么可以承诺嫁给他呢?”但经过耐心说服,最后小张答应配合民警工作。
上午8时40分,小张来到6楼楼顶。该青年问小张:“你愿意嫁给我吗?”小张不假思索地说“愿意”。听了此话,男青年才从楼顶的大字招牌上爬了下来。
10、命运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下面是云,云下面是渺小的山、河、路,是曾经生活的地面。
窗外正好看到长长的机翼,又旧又脏,在风中似乎还轻轻晃动着。
刚才座位前的录像播放安全注意事项,教乘客如何穿救生衣,如何逃生。这时,旁边又有人说起安全的事,有人说:“飞机是最安全的。”
我笑了笑。早就听民航的负责人这样说过,我觉得倒并非如此,最安全的,似乎该是火车吧?强调最安全,正是因为觉得不安全嘛。
我却担忧那又旧又脏的机翼突然断了,担忧飞机突然掉了,直坠地面,那会怎样呢?
而担忧又能怎样呢?作为一名乘客,对此无能为力,即便你有再大的能耐,再了不起的成就。此刻,谁都只能听天由命,一切,都由驾驶员决定,由飞机制造厂决定,由飞机修理工决定,由航空公司决定。
人的命运,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
〖妙“喻”连珠〗系列之二手之喻详细阅读
〖妙“喻”连珠〗系列之二手之喻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1.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一面》) 2.(魔鬼)手像钢叉。(《渔夫的故事》) 3.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一双手》) 4.掌面鼓皮样硬……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一双手》) 5....
-
[写作素材积累名人名言大全]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22)详细阅读
【文教】 ■教育力求使学生全面发展(高尔基《我的大学》) 社会的良好教育可以从任何类型的灵魂中发展它固有的优点。——雨果《悲惨世界》 大学的目的是把教育普及于绝大多数的人。——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我的职业不是撒麦种,而是向世界播撒智慧的种子。——《欧...
-
〖妙“喻”连珠〗系列之三眼之喻详细阅读
〖妙“喻”连珠〗系列之三眼之喻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2、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 3、溜着老鹰似的眼睛。 4、她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就像两把柳叶形的手术刀。 5、他的眼也很小,但很有神,眼...
-
妙喻连珠与妙语连珠的区别_《妙“喻”连珠系列之十三·校园之喻》详细阅读
〖妙“喻”连珠〗系列之十三校园之喻(魔鬼词典版)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辑录 外语老师:校园里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人。监考老师: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考 卷:由红与黑组成的,比《红与黑》更有震撼力的一张纸。红 笔:老师手中的执法工具。书 包:是一种妨碍我们长个儿的玩意儿。历...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9)详细阅读
1、6岁的百万富翁 在美国,竟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也成了百万富翁。她已作为最年轻的百万富翁和最年轻的商人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玛丽亚出生在萨尔瓦多一个贫穷的印第安人家庭。6岁时,有一天她随父亲到著名玩具商唐纳德·斯帕克特的家里擦洗玻璃窗,正好碰见了手里拿着玩具的斯帕克特。斯帕克特问她...
-
【话题作文美句集锦高中】话题作文美句集锦详细阅读
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
-
写作素材积累名人名言大全_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29)详细阅读
■习惯虽然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我们看到一种风俗只要起了头,就能继续流行。因为它的基本精神是那种巨大的力量——信念;由于穷年累月的惯例和长期的风俗习惯,信念达到了顶点,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
-
〖妙“喻”连珠〗系列之一雪之喻详细阅读
〖妙“喻”连珠〗系列之一雪之喻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1、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一把张开的小扇。 2、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 3、像雾一样轻,像玉一样润,像银一样白。 4、雪花如同白蝴蝶漫天飞舞。 5、湿润而稠密的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就...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32)详细阅读
1、如果心老为自己跳 在梦的、高高的苦藤山上,我遇到一位最有权威的、白发白须的哲仙。他告诫我:人一生下来,就带来100﹪的痛苦,如果心老为自己跳。 我皱着眉头问:“怎样才能减少这些痛苦呢?” 哲人说:“若你的心能与公字共振,可减少60﹪的苦。” 我深深吐了口气,又问:“那还有40﹪的...
-
[有关作文教学论文]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详细阅读
面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现状,面对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大堆无可抹杀的成就,提出作文教学要重视规范化训练的观点,也许是不合时宜的。但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的冰冷的事实,却又不能不叫人忧心忡忡;对问题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不利于作文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更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