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36)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生活的靶心那年,我没考上大学,心灰意冷,整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父亲为了让我尽快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常带我出去散心。
一天,我与父亲来到一口池塘边。父亲捡起一些石子,放进我的手里,说:“能扔中那朵荷花吗?”我瞄准荷花,将手中的石子一粒粒扔出去,结果一粒也没有扔中。父亲感慨地说:“看准了目标,不是都能击中的啊!”顿了顿,他接着说:“就像考大学,看准这个目标的人不少,但看准了的,不一定都能考上。”
父亲又捡起一些石子放在我手里,说:
“你随意扔扔看。”扔出去的石子落进水里,溅起细密的波纹。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熠熠的光彩。
“美吗?”父亲问。我点了点头。“你看,石子落在哪里,就以那里为‘靶心’,激荡起美丽的涟漪。人若能像这些石子一样,不论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热爱自己现处的世界,世界就会是美丽的。”父亲谆谆开导我。
父亲的话,给了我启迪。从此我努力振作起来,积极学习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写的一些文章陆续见诸报端,我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变得热情、开朗和充实起来。
感谢父亲,是他使我感悟了人生的哲理,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处处都是生活的“靶心”,都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开出绚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
2、上与下
上与下,表示相对位置的高低。它可以表示空间位置关系,也可以表示社会位置关系。
空间位置高的物体势能大。势能可以转化为其它能,比如动能(所以滑翔爱好者总要从高处跳下,这样才能获得飞翔的速度)。势能也可以作功,比如高处的物体砸到地面上会发出轰然巨响。越低的物体越发没有速度,没有声响,因为它越发没有势能。
社会位置在上的人能量也大。有能就会做功,但各种能人做功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很怀念18世纪启蒙运动后的社会精英,如托尔斯泰、泰戈尔、恩格斯、鲁迅。他们都是些眼睛向下的贵族,是贵族逆子们在平民土壤中的新生代表。由他们努力所形成的“劳工神圣”、“大众化”、“到民间去”等知识界的潮流,长远地影响了后来的历史。也就是说,至今我们仍然能清晰地听到他们发出的巨响。这是他们高高在上的标志。如果他们当初不是生活在锦衣玉食、深宅大院的上层,反而不会具备反叛上层阶级的能量,便会在历史长河里,和许多底层无能的人一样寂寥无声。
有意思的是,先民对上、下的理解也是从声响方面切入的:画一条横线表示地面,地面的顶方是天的方向,那里有风、雷、雨、雪、雹、闪电,有月亮、太阳、星星、银河、流星雨、北极光,是个嘈杂的即“响”的世界,故用“响”的谐音“上”来定义之;地面的下方是阴间的方向,是黑暗的归宿地,是没有生命的、静的、死的、牢狱的、黑暗的鬼的世界,故用“瞎”的谐音“下”来定义之。
其实,地下的石油支持着F1的速度,地热温暖着现代白领的豪宅。地下不是没有能量,地震时发出的响声,也可以作为“下”有能量的证明。地壳运动使上面的翻到下面,下面的翻到上面,这也是卡夫卡、梵高由“瞎”变“响”的原因。
当下的世界非常热闹,并不缺乏声响,谁都藉声响来表达自己的层次,大狗小狗纷纷冲着这个世界喊叫。尽管如此,我还是期待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爆发,因为“下”也是有能量的,“下”同样蕴藏着创响的丰富资源,尽管“下”在多数时间里显得寥落而寂寞。
3、实在中见自在
近日读到一些文章,获悉钱学森———这位功勋卓著的大科学家,至今依然住在1955年冬天他回国不久后入住的那幢多层楼里。尽管组织上先后多次请他迁居“部长楼”和“将军楼”,他都放弃了,在这幢楼里一住40多年。
钱家有间20来平方米的客厅,他的夫人蒋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所用的一架钢琴,就占去了1/4的面积。钱老也在这里接待了许多客人或召集有关专家在此研讨业务。当年单位派人来装修这间客厅的时候,夫妇俩力主简朴,反对搞什么排场和气派,说只要体现出是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就行了。当年铺设的地板早已泛白,客厅的摆设也极为简朴。
钱老还有一件事也挺让人感动的。他回国后的第一个职务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正职。该院专事导弹研制。作为正院长,他既要负责业务,还要主管头绪纷繁的行政事务。钱老从实际出发,主动向中央要求,把正职改为副职,以利集中精力管好业务。之后,他曾到七机部当副部长,到国防科委当副主任。他从工作考虑,乐于和“副”字结缘。而社会上某些人往往为去掉官衔上的那个“副”字,千方百计地钻营,真令人感叹。
客厅的简朴以及甘当副职,这两件事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反映了钱老为人的实在,并在实在中求得自在。他把人生有限的岁月和精力都充分用到事业上去,物欲和官位,都不在他的兴趣之中。钱老家有40多个书橱,除国防科学之外,他还关心诸多学科的发展。钱老的思维空间和精神世界极为宽广。蒋英女士和钱先生有着相同的看法,她说:“一个科研人员,如果满脑子都是金钱、荣誉、地位这些东西,即使很聪明,也成不了大器。”
一个搞科学,一个搞艺术,他们活得自在充实。
4、用枝叶写成的书
在中国众多的笔记中,有一部原稿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树叶上的书,这就是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生于元末,浙江黄岩人。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毅然放弃科举之路,而终生致力于学问。他家里贫穷,靠教书维持生计。晚年因避战乱迁居到松江府南郊,一边教书,一边耕种几亩薄田。
下地耕作之时,他身上携带笔墨,每有所思,就随时停下手中的犁锄,摘下树叶,把想到的写在树叶上。写完后,装在盎(一种腹大口小的盆)中,日暮归家时,把盎埋在树下。这样,随时辍耕,随时书写,10年过去,埋在地下,装满树叶的盎已有10余个了。有一天,他把这些盎从地下起出,倒出树叶,让学生们帮助一条一条地录在纸上,共计600余篇短文,整理编辑成30卷。因他自号南村,写作是在随耕随辍中进行,故此书名曰《南村辍耕录》。
5、唤出的婚姻
宋祁为北宋名士,风流才俊。他因与其兄宋痒同举进士,因而被称为小宋。
这一天,繁台街上,车水马龙,百姓立于两旁观望着,宋祁也置身于人流中。金色的垂帐,朱红的轿帘,皇家车队浩浩荡荡的大气派,引得路人惊叹不已。
“这是小宋呀!”忽而,宋祁听见宫车中有这样一声惊呼,他望了过去,那绣帘微挑的车内露出了一双弯似新月的眼睛,娥眉淡扫入鬓。他们的目光触碰了,她望着他微笑着,只是车队渐行渐远,那目光洒了一地,终于消逝了。
那一夜,宋祁无法入眠了,那双眼睛总在他脑海中闪烁,挥之不去。他披衣而起,任月光染得素笺苍白。他提笔写道: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栊。车如流水马如龙。刘良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鹧鸪天》词不久就在社会上传开了,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里。宋仁宗叫来了那日随行的宫女,询问在车窗前呼叫“小宋”的是谁。见宫女们战战兢兢,犹恐触怒了皇帝的样子,那宫女站了出来,低声说道:“不久前宫中举行宴会,见到皇上宣召翰林学士,左右官宦都称他小宋,便记下了,那日我坐在车上,偶然碰到翰林学士,便喊叫了一声。”
宋仁宗只微微一笑,并没有处罚她。第二天,宋仁宗把宋祁召进宫来,淡淡地对他讲了这件事,望着惊愕的宋祁,宋仁宗笑着说:“蓬莱仙境也不是很遥远啊!”当即把那名宫女赐给了他。
6、切瓜应对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沉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生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7、清末廉吏小考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虽腐败日重,但仍不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士,他们目睹政治腐败、国家危机四伏,力图挽救颓风、拯救危亡。这批人志向远大,尽忠职守,廉洁自持,力戒贪污腐化。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长期担任两江总督的陶澍等。他们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心系国利民福,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中,宏扬正气,熠熠生辉。
这批人在仕宦生涯中,由于抱负远大,节操崇高,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不妄取一钱”的清白作风。陶澍从做小京官就立下誓言:“要半文不值半文”,“办一事须了一事”。林则徐在各地做官,注重防微杜渐。他每次在赴任途中,先发《传牌》,通告沿途官员不准致送礼品;到任后又发布《关防告示》,声明办事一秉至公,谢绝私情。对下属官吏,若发现贪污作弊情节,立刻查拿严办。涉及财务问题,从不搞暗箱操作,讲究透明度。胡林翼捐升知府时,按照惯例,可以选择一个肥缺,但他却选择了穷僻的贵州。友人问其故,他的答复是:“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保清白之风。”左宗棠少时即“身无半亩,必忧天下”,戎马一生,先后作总督21年,兼作钦差10余年,按规定可以领巨额公费,他却分文不取。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赠礼物。他还将养廉摆在整饬吏治的首位,他平时衣着皆布,不讲奢华,服官40年,在家乡也未造房屋,未买田产。
晚清廉吏并不是一个集团,但由于志同道合,彼此关系相当亲密,而且前后传承、同心协力,做了许多造福社会、有益民众的好事。左宗棠与林则徐原不相识,在陶、胡的推荐下,林始知其人。后林从云贵告老回闽,特意绕道长沙与左晤谈,一见“诧为绝世奇才”。两人宴谈通宵,无所不及,林的厚望成为左后来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左宗棠三试不中后绝意科举,拟作“湘上农人”,因胡林翼的竭力举荐,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又三次重金招聘,他才于1852年出任抚署高级幕僚。后来又是胡林翼以及许多清廉官吏的竭力举荐,咸丰帝才有令左襄办军务之命。胡林翼在湖北巡抚任内,同样努力培植清廉人士,除左宗棠外,胡在贵州培育的少年英才张之洞,更成为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
8、人生的四个经典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回答:你一定会说,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借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己,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以致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写一部小说;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参加健美活动……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会达成自己的理想。
实现理想,要从现在做起。
9、穷人的浪漫
傍晚,我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背着个年轻的女子上天桥。看他们的装束,像是一对进城打工的年轻夫妻。那女子软软的趴在小伙背上,小伙子大概是有些吃力,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我赶忙过去,一边帮忙搀扶着,一边关切的询问:“这姑娘生病了吧?我来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那姑娘忽然从小伙子的背上跳了下来,大笑不止,小伙子连忙向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谢谢您,我们是在做游戏。”
“什么?你们———在做游戏?”我尴尬中不免有些愠怒。
好半天,姑娘才止了笑。他告诉我:今天是他们结婚3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调了夜班,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背了3个来回就累成了这样,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那还不把他的老骨头累散了……”
说完,那姑娘又笑了起来。小伙子在一旁只是憨憨地笑,并不多言。以我的眼光来看,那女子长得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是丑。而此刻,这不漂亮的乡下女子却被宽厚的爱映衬得像是一个娇贵的公主。
人们向来以为,浪漫必定跟鲜花、烛光、酒吧、音乐联系在一起,却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与金钱无关的浪漫。是啊,如果没有钱给爱人买下一份昂贵的情调,那我们至少还可以——背着爱人去逛街!
10、敬一丹遭遇尴尬
我没文化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挺会跟农民说话的,毕竟我还当过五年知青嘛!结果一次到山东采访,就遇到了我不曾想到的一件事。这次采访的话题是谈农民产业协会。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几乎什么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说采访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应该在典型的环境里。于是,我们就在他的养猪场,找到养猪场一个最好的角度,从我们镜头里可以看见大猪、小猪,很生动的那种场景。我的服饰,我也想到了,我想,在养猪场我应该穿和这个环境协调的衣服,跟农民在一起,没有距离感的那种服装。于是我穿了一件我们《焦点访谈》的工作服,很普通的夹克衫,也挺朴素的。
我就开口了:“会长,你们这个养猪分会辐射了多少农户?”
我万万没想到,这个会长满脸迷惑,看着我说:“对不起,记者同志,什么叫辐射?”
顿时,在场的所有的摄制组的同事都停了下来,这一刻把我尴尬的!幸好不是直播,这要直播就露怯了。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是专门跟人打交道的,你找不到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不同感觉,这就是没文化!这就是根本没懂在镜头前跟人打交道的那种特有的文化。
碰到这种尴尬的时候,没有人能救我,只有自救。在现场我就使劲想,我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才能让这个养猪分会的会长懂得“辐射”的意思呢?其实呀,人家这个农民说话比我生动得多,当我叫他会长的时候,他就说:“什么会长呀!我就是个养猪头儿。”我急不择词,胡乱换了一句话说,“你这个养猪头儿管着多少家呢?”其实“管”字也不是很确切,但无论如何在此情景之下比“辐射”好得多。
一直到现在,这件事我还是忘不了,一到说话不加斟酌、脱口而出的时候,我就想,千万不要忘了“辐射”这个词给我带来的尴尬。
我是股盲
还有一次尴尬,是我初当记者的时候,那时我们国家刚刚建立股市,我到股民当中采访。本来我是想从宏观角度来说明我们国家建立股份经济的必要性,没有打算涉及股市里边的那些具体问题,但是一走到股民当中的时候,股民就围着我七嘴八舌说:“现在如果股市这么管的话,弄不好我们这些小股民就套牢了。”我一下子就没法交流了,可是当时我又不好意思问什么叫“套牢”,我只好采取另外一种自救的方式,我一想,具体的问题我不懂,但是我至少可以转换一个话题,转换一个我能把握的话题,我就说:“你们能不能给我描绘一下,你们理想中的中国股市是什么样的?”这时股民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希望它是公正、公开、公平和有秩序的。”这些话题我就能把握了。采访结束,股民散去后,我才悄悄问我旁边的证券公司的经理:“什么叫套牢?”
自找麻烦
在采访干部方面,我也有过教训。有一次采访一位干部,我没留神,在闲聊的时候,说了一句不当说的话,我说:“今天您的这段话,是我们节目里的点睛之笔呀!”没想到,他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本来谈笑风生,听了这句话立刻变得神情严肃。由于过于重视,使他失去了常态,他变得紧张、亢奋,说出话来已经失去了自然状态中的交流感。我这时只有骂自己,“我怎么那么多嘴呀,谁能禁得住‘点睛之笔’呀。”这次采访的教训告诉我,对某些干部来说,不宜过于强调这次采访的重要性,像“点睛之笔”这样的词,在某些场合应该算作“忌语”。这样才能让本来就有负担的干部们,尽量轻松地面对镜头,以常态来接受采访。
自尊受伤
在办《一丹话题》的时候,我曾经长时间和一位摄像合作,他叫杜禹。有一次去采访,到山区的一个村里,路上我晕车了,恰巧碰到的被访者是一个惧怕镜头的人,我自顾不暇,也没有心情去调试对方的状态,这时候摄像就和人家说,不要紧,您别紧张,不行的话我们可以重来。其实这些话是应该我说的,可是那天我没有尽责,采访效果很不如意。采访结束后,人家走了,我们摄制组自己的人在收拾东西,我抱怨:“说的什么呀,根本就不能用!”这时候杜禹一边收拾机器一边说:“没有不会说的,只有不会问的。”我听了这句话以后,就像当头一棒一样,第一个感觉是,这句话好伤自尊噢!我企图想出一句恶狠狠的话来报复,在往回走的路上,我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一句合适的话。到了住地以后,我就把这句话记在本上了。我仔细琢磨,他说得对,他是用一种简而言之的方式,强调了主持人在镜头前应该有的一种状态,和他应起到的主导作用。
采访错位
我们《焦点访谈》的摄像王守诚,又一次也给了我一个评价。我们在洪水过后的灾区,采访一位烈士遗孀的时候,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烈士遗孀声泪俱下的时候,我也声泪俱下。后来编片子的时候,我几乎找不到我平静的神态和不流泪的镜头。而在现场,我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回来以后,摄像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和我的同事说:“我拍摄敬大姐采访一位烈士遗孀,两个人一块哭,我都分不清谁是烈士遗孀了。”摄像这句话指出了我的一种错位。作为一个很理智的、很有职业感的记者,不管在任何一个现场、任何一个复杂的场景下,都应该有把握能力,而我当时,恰恰就失去了把握的能力,甚至有些失控。
可能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都有这种遭遇尴尬的场面,这个场面可能是偶然的、一时的,你琢磨它,却会琢磨很久,如果真能在尴尬场面里琢磨出点儿什么,也就算没白遭遇尴尬。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