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特点]《青蛙的眼睛》(第1课时)教学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摘录: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在炎炎夏夜,我们只要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或静静躺在床上,就能听到水沟里、池塘边传来“呱呱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美丽的夏夜伴奏呢!
课件出示“青蛙”图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青蛙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青蛙的眼睛》。
看了课题, 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读书是个好办法。
2、初读课文,自学,检查。
(1)自学课文。
(2)检查字词。
3、了解重点:青蛙眼睛的特点。
读课文,划出最能概括蛙眼特点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
原来,青蛙的眼睛非常 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① 指名读 。
② 同桌讨论,这句话里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特殊”、“敏锐”、“迟钝”是什么意思?)
③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蛙眼特别敏锐呢?
4、学习青蛙眼睛的“敏锐” 。
(1)请同学们也当小科学家来研究研究。
(2)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3段,边读边用“___”划出可以看出青蛙眼睛敏锐的句子。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3)谁来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说一说?指名汇报。(哪位小科学家还有补充?)课件出示句子:
A、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就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把虫子卷进嘴里。
B、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就跳起来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C、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都能分辨清楚。
D、它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
① 自由大声地读句子
② 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
③ 指名汇报。 (逐句学习)
④青蛙的眼睛太厉害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蛙眼的威力来。
青蛙的眼睛一直这么灵吗?(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
5、学习青蛙眼睛的“迟钝” 。
(1)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迟钝”?
(2)指名说,出示句子,为什么这么读,说说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
(3)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研究结果表明,青蛙并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而不吃,而是因为它的眼睛看不见。
6、创设情境,内化语言 。
在昆虫飞舞的田园世界里,青蛙的眼睛是那么敏锐,不必有饿扁肚皮的担忧,他是多么自豪啊!他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眼睛的敏锐呀!可它不能像我们一样张开口说话呀!你能不能用这节课上学的内容,帮帮青蛙呢?
指名说, 评价。
7、小结,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对青蛙的眼睛了解得真不错。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的眼睛,研究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用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好吗?
[课后反思]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教后的几点反思: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读课文时,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比如我提问学生:“为什么说青蛙的眼睛特殊?特殊在哪?找找句子来证明。 ”让学生通过讨论,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课中我创设情景:“请同学们也当小科学家来研究研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划一划,找一找进行研究,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青蛙眼睛的特殊。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44.html
-
精彩时刻生成失败_精彩“生成”就在一瞬间详细阅读
笔,我要给失学的儿童画一所美丽的校园,让他们在那里快乐的学习。” B生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画一件厚厚的棉衣,她就不会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哀哀哭泣。 C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给失明的儿童画一双双明亮眼睛,让他们...
-
理性和感性的转换_转换角色,感性体验——《小镇的早晨》教学一得详细阅读
民、渔民上集镇摇船最方便。木船的橹声是怎样的,谁能学一学? 师:没听过?老师来学一学——“欸——吱——,欸——吱——”。我摇的船宽宽的,你摇的船——? 生:窄窄的。 师:我摇的船头平平的,你摇的船——? 生:尾巴翘翘。 师:我摇的船头尖尖的,你摇的船——?...
-
《我想》教学设计|《我想》教学评析详细阅读
《我想》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四小节描绘了四幅画面,表现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最后两句巧妙结尾,浓浓童趣跃然纸上。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在该课的学习中,老师能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
-
中国让养乌鸦吗_让“乌鸦”在诵读中“喝着水”详细阅读
学片断一: 师:(出示第一句话: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再说一说你知道什么。 (生读句子) 生:我知道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你能说一说口渴的感觉怎样? 生:口渴时我感觉很难受。 生:我口渴时会很着急,会忍不住想找水喝...
-
[体验生活]体验生活 发现问题--《乌鸦喝水》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可以,请说吧!” 生: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 师:你说呢? 生:昨天我做了试验,认为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这时许多同学大笑起来,我也觉得被他打乱了我的教学过程,差一点发怒起来,最后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生:你们不信!让我现场做个实验给大家看看! (于是,他从抽屉里拿出两...
-
《恐龙》读后感_《恐龙》教后反思详细阅读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课前让学生们查阅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知识绘图并作简单的文字介绍。由于学生对此内容较感兴趣,许多同学都较好地完成了此项任务。然后我在课上讲解完第2、3自然后,让学生以“我是...
-
[精彩缘udn]精彩缘何失约——《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点语句由表及里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极其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让学生体会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让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
-
《丑小鸭》教案与反思_《丑小鸭》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文本的价值观是生本对话的立足点。本课设计在触发文本灵魂处做文章。努力创设生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如在学生感受丑小鸭的悲惨生活处,创设情境,铺陈丑小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挫折和磨难,让学生的心与丑小鸭的命运紧紧地相连。在体会悲喜变化的内涵时,我从学生课堂发言而来,把原文浓缩,串连成诗,给予学生语言实践,。最...
-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详细阅读
好的语感 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