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课教学反思】《捞铁牛》一课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捞铁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令我十分兴奋的环节。
一、“老师,我有问题。”
  当我出示课题后,学生的小手马上举起来,显得十分激动。“你有什么问题?”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们。有的问:“是谁从哪里捞铁牛呀?”有的问:“这是件很困难的事吗?他是怎么捞的?”有的问:“为什么要捞铁牛呢?”我高兴地说:“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如果我们再开动脑筋,通过自己读书,不用老师讲,我们都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真的吗?”学生有点半信半疑。“当然是真的!你们是天才!”我十分肯定地点点头。课堂顿时活跃而轻松起来。学生边读边想边画;边看课件演示边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很好地解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我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怀丙明明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可后面却说‘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这不是矛盾吗?“我听了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让学生找到怀丙说的话,理解”送“的含义再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矛盾吗?”有的学生似乎不知道怎样回答,有的学生很快地回答我“不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我连忙追问。然后引导学生从第四自然段捞铁牛的过程中找答案,最后学生自己弄明白了:是因为怀丙利用了水的浮力才把铁牛拖上了岸,所以说是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
二、“老师,我有办法。”
  学生从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上铁牛这件事中获得了启发,学生在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赞叹的同时,如何撞击自己智慧的火花呢?我这样引导学生“除了怀丙的办法之外,现在的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创新的思维一下被点燃了,纷纷举起手说“我用起重机。”“我用吊车。”“我用直升飞机拉。”还有的学生说:“我看,根本就要改造那座桥,也用不着笨重的铁牛。我们的桥梁建设者们有的是建造方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为人类服务。如:建造水上房屋,让水上汽车在水上行驶……“几十双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师里一会儿安静,一会儿有热闹起来,太美妙了!

课后反思:

  下课后,我很激动,也想了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学生一提问我生怕浪费了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涉及到质疑问题总是放不开,可今天,使我感到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我想教学的任务其实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我都不指责、批评他们,而是加以鼓励与引导,使他们充分享受参与的乐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活跃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从心理学角度讲,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放飞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本课教学中,学生大胆设想的捞铁牛的方法以及他们想利用水的浮力为人类服务的奇特想法就得到了老师的高度夸赞,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在这种想像思维的对话中,放飞了儿童的创造天性。

  从这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充满疑问的课堂,只有那种给足学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24.html

  • 阅读《做什么事最快乐》_《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得到的回答。第五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做什么事最快...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爸爸的老师》主要内容】《爸爸的老师》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7个.  2积累词语5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 谈话引题 1 师: 小朋友,开学还不到两周,沈老师和你们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却知道你们...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梨花满咸阳》对公德的看法】《梨花满咸阳》教学案例与反思

    自从开始课改以来,常听到许多教师的抱怨:“这语文课到底怎么上?”、“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越当越不会上课了!”、“一上语文课,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真头疼!”听着同行们的议论,我也深有同感。坐下来,经过静静的反思,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回放着精彩部分。自己的语文课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态,使我翻然醒悟...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五彩池》教学设计_《五彩池》教学反思

    《五彩池》这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五彩池不仅形奇,色也奇。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语言。...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学生丢三落四反思日记]关于学生日记的几点反思

    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而且能够培养 培养的学生的养成习惯和写作习惯 , 学生每天写日记 , 认真记日记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 在这几次检查学生日记的过程中 , 总结了几点反思 : 教师对日记的重视。如果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日记,在学生的日记里加几句评语,...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开启什么之窗|开启“创新”之窗--《识字4》教学片段反思

    师:我们读懂了儿歌,背诵了儿歌,了解了课文中可爱的小动物。课前,老师也去观察了这些小动物,还拍摄了他们活动的情景,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的观察成果?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蜜蜂、知了活动的情景。) 师:小动物们的活动可真有趣啊!你们能不能学习课文编编儿歌呢?选自己喜欢...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成语的教学反思_“中国成语识字”教学反思

    中华汉字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揭示汉字独特的本质,构建儿童快速识字,大量阅读,高效习作的可操作程序创建中国文化语言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时工的呼唤。   今年我在爬犁小学任五年级班主任。我发现学生习作中错字 、 别字,病句屡见...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望月》教学视频_《望月》教学反思

    昨天,我应几个实习老师的要求上了一堂语文课。自我感觉不错,成功之处在于: 1、重感悟、抓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很强调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重感悟。这就造成一种不良的倾向:学生只是匆匆读过一遍课文,句子还未读通,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往往造成课堂上的“死气沉沉”。但...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0

    一、用 心投入,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氛围   这节课,我始终不忘运用充满激情的鼓励语,调动学生朗读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安排“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落花生》教学随笔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课堂抓住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导入上下功夫,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是之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作为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天面对着渴望求知的学生们,如果每一篇语...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