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和风筝]借风儿,把风筝送上蓝天------一节阅读课的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原定为:由记叙文专题阅读切入,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设想是通过《金黄的大斗笠》《散步》《背影》等课文的联读,达成如下的目标: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实际教学中课堂出其不意的完全由学生控制起来,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由主角退而成为配角,亮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更好。
[情境与过程] 
序幕:课前五分钟。传统栏目开课前五分钟学生自主“经营”,本期专题——“我送美文给大家”。
王欣同学诵读《课外语文阅读》的一篇文章——《沉默的泥土》。大致内容是:父亲为了让我能顺利地上学,用终生的关节炎,换来了二千斤藕,也换来了我的学费。到了文末王欣同学动情地读着: “一个本来极度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要倾尽自己的所有给孩子营造一次次上学的希望?这源于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这种质朴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情感使我们情不自禁”……读至此,教室里寂然无声,这局面保持了足有一分钟。
[镜头一]台上王欣同学按照惯例,讲之所以送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原因:昨天晚上老师让通览第一册教材内容时,朗读《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雨中的大斗笠下:“四只并排的小脚丫还在得意的动着呢”的场景,真让我这独生子女羡慕;初春田野里散步的一家人老少相互关爱及主人公的那种责任心真令人感动。这一切都使我想到了我们,在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娇宠造成了我们的自私和冷漠,我们很少想到去关心别人,去关心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接着谈自己曾经是如何对父母的关怀不以为意,又谈到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今天从我选取的文章——《沉默的泥土》和对课文——《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的复习,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我们对家人、对别人应有爱心,有责任心……
老师(心里独白):出人意料,学生竟有如此出色的发挥!出人意料,学生正在进行着“心灵的远游”!出人意料,课堂五分钟的主角竟然控制课堂约有二十分钟且决没有要下场的意思!出人意料,台下学生被深深感染和震撼着,个个一脸的感动和凝重……
怎么办?一个两难的处境,停止它,按原定策略办,大煞风景;继续下去,怕任务完不成。瞻前顾后——策略有了:推一把,引一步。
“同学们,我们继续交流,交流中如能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会更好。”
[镜头二]台下同学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有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结合课文谈感受的,更可贵的是有些同学能结合课文的具体文段赏其境、品其味、感其情。杜晴晴同学说道,我与王欣同学有同感。请同学们看《散步》一文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但细读并且把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调换一下,就可体会原文中的情味: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和妻子走在后面”。
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课文认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
1.“我的母亲”老了,到了晚年,她最需要相伴的,自然是“我”这个做儿子的;
2.儿子有妻子带着,自然也就不会太“放纵”;
3.假如“我的妻子”走在了前面,母亲的视线就势必会受扰,这样,母亲就不能静心地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我”扶着母亲,带着儿子和妻子,既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责任。如此安排句序,体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爱的独运匠心,读来感人至深。。
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室呈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男生宋志坚同学发言:读《背影》的开头让我很受感动,“与父亲不相见两年余了”,深沉地表达出对父亲的思念和关怀,“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强烈地表达了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既而产生的对父亲的感激。联想到自己,我平日真是个“粗心”的人……
……同学们真情地交流着自己的真切体验,紧紧围绕着对别人关爱、对社会及家人应有责任心这一主题。所有同学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课堂呈现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令人感动。
老师(心里独白):真妙,比预想的教学设计和效果好多了!
高潮:火借风势,再助一把!于是,我满含感激地对全体同学说:同学们,你们的真情体验,你们营造的氛围,让我由衷的感到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升。感受着这美好的情境,也为了能更好地倾听大家的心声,真想让大家写一篇文章,比如:“家中因为有了我”或“班里因为有了我”或“这里因为有了我”,你们同意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同意!
结局:由于课堂营造了较好的情境,虽然写作时间仅有不多的几分钟,但学生很快就能简单勾画轮廓或列出纲目,为课余完成全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写作热情和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习作中抒真情、说真话,表达顺畅,立意深刻。
[体验与思考] 
本节课作为老师仅是为课堂开了个头,而后就是认真地倾听,最后受课堂情境感染,灵机一动布置了一篇作文,以利学生表达课堂未述之言、未尽之意、未抒之情。12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课堂运转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在紧要关头,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对学生的“顺势一纵”,使学习任务的完成比课前设想更圆满、更出色。学生无师自通,令人欣喜。当然这与课前布置预习及系统的语文素养培养工程密不可分。
 最深切的体验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发挥学生的潜能,渐入教学佳境,如果学生是有线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拴着风筝的“线”。借着风儿(文本),把风筝送上蓝天,任风筝自由自在地迎风翱翔,只要教师线儿“牵”得好,“风筝”定会飞得高。
[探索与研究]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做到: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的导向;时常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028.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