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和风筝]借风儿,把风筝送上蓝天------一节阅读课的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原定为:由记叙文专题阅读切入,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设想是通过《金黄的大斗笠》《散步》《背影》等课文的联读,达成如下的目标: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实际教学中课堂出其不意的完全由学生控制起来,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由主角退而成为配角,亮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更好。
[情境与过程] 
序幕:课前五分钟。传统栏目开课前五分钟学生自主“经营”,本期专题——“我送美文给大家”。
王欣同学诵读《课外语文阅读》的一篇文章——《沉默的泥土》。大致内容是:父亲为了让我能顺利地上学,用终生的关节炎,换来了二千斤藕,也换来了我的学费。到了文末王欣同学动情地读着: “一个本来极度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要倾尽自己的所有给孩子营造一次次上学的希望?这源于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这种质朴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情感使我们情不自禁”……读至此,教室里寂然无声,这局面保持了足有一分钟。
[镜头一]台上王欣同学按照惯例,讲之所以送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原因:昨天晚上老师让通览第一册教材内容时,朗读《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雨中的大斗笠下:“四只并排的小脚丫还在得意的动着呢”的场景,真让我这独生子女羡慕;初春田野里散步的一家人老少相互关爱及主人公的那种责任心真令人感动。这一切都使我想到了我们,在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娇宠造成了我们的自私和冷漠,我们很少想到去关心别人,去关心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接着谈自己曾经是如何对父母的关怀不以为意,又谈到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今天从我选取的文章——《沉默的泥土》和对课文——《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的复习,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我们对家人、对别人应有爱心,有责任心……
老师(心里独白):出人意料,学生竟有如此出色的发挥!出人意料,学生正在进行着“心灵的远游”!出人意料,课堂五分钟的主角竟然控制课堂约有二十分钟且决没有要下场的意思!出人意料,台下学生被深深感染和震撼着,个个一脸的感动和凝重……
怎么办?一个两难的处境,停止它,按原定策略办,大煞风景;继续下去,怕任务完不成。瞻前顾后——策略有了:推一把,引一步。
“同学们,我们继续交流,交流中如能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会更好。”
[镜头二]台下同学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有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结合课文谈感受的,更可贵的是有些同学能结合课文的具体文段赏其境、品其味、感其情。杜晴晴同学说道,我与王欣同学有同感。请同学们看《散步》一文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但细读并且把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调换一下,就可体会原文中的情味: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和妻子走在后面”。
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课文认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
1.“我的母亲”老了,到了晚年,她最需要相伴的,自然是“我”这个做儿子的;
2.儿子有妻子带着,自然也就不会太“放纵”;
3.假如“我的妻子”走在了前面,母亲的视线就势必会受扰,这样,母亲就不能静心地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我”扶着母亲,带着儿子和妻子,既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责任。如此安排句序,体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爱的独运匠心,读来感人至深。。
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室呈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男生宋志坚同学发言:读《背影》的开头让我很受感动,“与父亲不相见两年余了”,深沉地表达出对父亲的思念和关怀,“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强烈地表达了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既而产生的对父亲的感激。联想到自己,我平日真是个“粗心”的人……
……同学们真情地交流着自己的真切体验,紧紧围绕着对别人关爱、对社会及家人应有责任心这一主题。所有同学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课堂呈现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令人感动。
老师(心里独白):真妙,比预想的教学设计和效果好多了!
高潮:火借风势,再助一把!于是,我满含感激地对全体同学说:同学们,你们的真情体验,你们营造的氛围,让我由衷的感到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升。感受着这美好的情境,也为了能更好地倾听大家的心声,真想让大家写一篇文章,比如:“家中因为有了我”或“班里因为有了我”或“这里因为有了我”,你们同意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同意!
结局:由于课堂营造了较好的情境,虽然写作时间仅有不多的几分钟,但学生很快就能简单勾画轮廓或列出纲目,为课余完成全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写作热情和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习作中抒真情、说真话,表达顺畅,立意深刻。
[体验与思考] 
本节课作为老师仅是为课堂开了个头,而后就是认真地倾听,最后受课堂情境感染,灵机一动布置了一篇作文,以利学生表达课堂未述之言、未尽之意、未抒之情。12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课堂运转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在紧要关头,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对学生的“顺势一纵”,使学习任务的完成比课前设想更圆满、更出色。学生无师自通,令人欣喜。当然这与课前布置预习及系统的语文素养培养工程密不可分。
 最深切的体验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发挥学生的潜能,渐入教学佳境,如果学生是有线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拴着风筝的“线”。借着风儿(文本),把风筝送上蓝天,任风筝自由自在地迎风翱翔,只要教师线儿“牵”得好,“风筝”定会飞得高。
[探索与研究]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做到: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的导向;时常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028.html

  • 语文教师期末工作总结_语文教师的滋味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有这样的话: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的学生。相信所有上过中文系特别是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人对此会有或深或浅的感受。   除了少数幸运儿,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的免不了要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里班主任大多由语文教师担任,算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承认。...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黄继光》一文教学反思_《落叶》一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我时时刻刻关注这一理念,尽量用这一理念在课堂中教学……《落叶》虽然是一篇老课文,但是在今天它踩着新课程的鼓点,带着新理念走进了课堂,我感触颇深。教学片段一:师:小朋友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反思

    随着课程的改革,当我拿起新课程教材时,被书中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趣味横生的儿歌深深地吸引。教材尽可能将过去的单幅图合成情境图,每一课都通过意境优美的情景图引出所学的字母、音节、词句、儿歌。这些情境图不仅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拼音,识汉字,读儿歌,便于理解意思,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美”在语文教学中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誉的过程,除了文学作品教材所具有的艺术美外,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都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一、 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感

    认真拜读了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撕基撰写的《给教师的建议》,感到本书中提到的问题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确实际事例及精辟的理论分析加以解惑,让人心旷神怡。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每个老师多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单元考试反思100个字_单元考试反思

    语文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的习作是自由作文,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五花八门”。可单元考试的时候却不“自由”,这一单元考的作文题目是写读《井蛙之志》后的感受(《井蛙之志》是试卷里的阅读题)。写读后感,虽然本学期有写过,但大部分同学都写不好。这次考试,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的是摘抄原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甚至是按原文...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简短]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课改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   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课改,当前...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语文写作课教学反思]课改语文教学反思五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门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的精彩。   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做法上进一步调整。准备做到以下几点: 1、实行民主教学,优化创新环境   教师...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读了方智范的《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一文后感受很深。方教授说: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程,要实现脚踏实地而且是有成效的改革,面临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缺少的不是方法,不是教学技术,而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文学素养。   “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 [神奇的塔课文]《神奇的塔》教学案例

    一年级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理解,感悟课文,教师要有耐心,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进行情感体验的目的。 下面,就《神奇的塔》一课来举例说明: 在理解塔的美时: 师:你还能从哪看出他的神奇?(找到描写塔美一段)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说自己的想...

    发布于:2025-07-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