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螃蟹的奇遇教案_大班科学:螃蟹的奇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2023-10-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对动物的一些防身绝招已有所了解,然而对动物的再生本领却比较陌生,活动以《螃蟹的奇遇》这个故事为背景,以螃蟹失去大螯、长出大螯、发现壁虎和蚯蚓的再生本领为线索。在欣赏课件和观察画面的过程中一些动物的再生本领。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分享经验,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再生本领的探索。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一些动物的再生本领。2.在倾听、思考、探索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萌发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魔术道具、课件、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1.教师表演魔术,将大拇指拔走。2.和幼儿一起揭穿魔术。师:老师拔出的是假手指套,是魔术道具,真手指藏在了手背后面。3.引出问题。师:如果我的手指真的没了,还会长出来吗?生:不会。师:是的,人没有这样的本领,那动物有吗?生:有。二、欣赏故事,了解动物再生的本领。(一)播放课件,设疑、猜测,了解三种动物的再生。1.出示螃蟹。师:这个小家伙是谁呀?它是一只怎样的螃蟹?生:开心的、帅的、可爱的······师:可是今天它被人抓进了笼子里,它可不想待在里面,如果你是小螃蟹,你会怎做呢?生:用钳子挖个洞。生:爬上来,用钳子把盖子剪开。生:用钳子刨个地洞逃走。师:你们说的钳子就是螃蟹的大鳌。师:那它有没有逃出来呢?师:看它真的爬上来了,想从洞口挤出来,可是它太用力了,把大鳌挤断了。2.欣赏课件,引发讨论。师:螃蟹丢掉了一只大螯很难过?这时壁虎看见了走过来说——(观看动画1)师:壁虎是怎样安慰它的?生:别担心,你的大鳌还会长出来的。师:你们相信壁虎的话吗?生:信。师:螃蟹可不相信壁虎的话,它觉得壁虎是在骗它呢!可是壁虎说——(观看动画2)师:壁虎说了什么?生:我的尾巴被蛇咬了还会长出来,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你的大鳌断了也会长出来的。师:原来壁虎知道自己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所以它觉得螃蟹的大鳌断了也可以长出来,那它的想法正确吗?(观看动画3)师:螃蟹真的长出新的大鳌。师:那你们知道螃蟹除了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还有哪些地方没了也可以长出来?生:腿断了可以再长出来。生:哪里没了都可以长出来。生:肠子吐出来,还可以再长。师:螃蟹不仅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腿断了也可以长出来,更神奇的是它的眼睛坏了还可以再长呢!师:螃蟹长出新的大鳌,它可开心了,又活灵活现的在岸边爬来爬去,忽然它听到“哐”的一声,发生什么事了?(观看动画4)生:蛇被刀砍成两段。生:毛毛虫被刀砍成两段。师:告诉你们是蚯蚓,它被人用铁锨砍成了两段,它还能活吗?(观看动画5)师:螃蟹是怎么样安慰蚯蚓的?生:别担心,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你还会再长出一条新的蚯蚓。师:螃蟹说的对吗?我们来听听蚯蚓自己来告诉你们答案。师:螃蟹只说对了一半,蚯蚓不但会再生,而且两个半段身体会分别长成蚯蚓,这样一条蚯蚓就变成了两条。其实啊,蚯蚓如果被切成三段、四段、也有可能长出三条、四条蚯蚓。(二)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再生的含义。师:故事听完了,你知道了什么?生:螃蟹的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生: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生:蚯蚓如果被切成两段会长出两条新的蚯蚓。师:这些动物的特殊部位断过之后可以重新长出新的来,我们把这样的本领叫动物的再生本领。有了这个再生的本领,动物在遇到危险时就可以顺利逃走,保护了自己。三、交流分享,继续探索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吗?1.出示动物卡片,幼儿自由讨论,思考一些动物的再生部位。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看你拿到的动物是谁?有不认的吗?(一起认识水螅)师:拿到相同动物的小朋友可以走到一起,大家讨论一下,交流交流,看看它们再生的部位有可能在哪里?生:鹿是角,尾巴。生:龙虾是大鳌、尾巴、腿。生:章鱼是脚爪、头。生:水螅哪里都可以。2.通过视频,验证探索的结果。小结:其实自然界中像这样有再生本领的动物还有很多,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发现更多的奥秘。四、初步探究人类的再生。师:动物有这么强大的再生本领,那我们人体有吗?生:没有。师:互相观察一下,看看你旁边的好朋友,再想一想,一起思考交流一下。1.幼儿相互观察讨论,发现人体的再生部位。生:头发、指甲、骨头、皮肤、胡子······师:老师每年去献血,我的血会不会被抽干啊?生:吃红豆补血。生:还会生出新血。师:我们的骨髓细胞是可以造出新的血液的。2.懂得关爱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师:那如果我们的四肢,器官失去了会不会再长出来?生:不会。师:所以身体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五、活动延伸:探究动物的其他自我保护方法。师:动物除了有再生的本领保护自己,还有什么本领也可以保护自己呢?(出示图片)师:认识它们吗?生:变色龙变色。生:枯叶蝶停在枯树叶上。师:那海马呢?蜘蛛呢?不着急,这个问题你们回去后再慢慢探讨。课后反思:   拿到这个故事素材时,觉得要把它设计成科学活动,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再生?而再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动物、植物、人类都有再生的功能,还有再生能源、再生资源等。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认识是粗浅的,他们所能理解的再生的概念应该是简单易懂的,所以,我还是围绕故事情节,把再生的概念定义为,物体对失去的部分能长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的现象称为再生。    活动设计以:“魔术导入——了解动物再生本领——发现人体再生功能——探索动物更多的自我保护本领”为主线。    (一)首先导入采用魔术的形式,幼儿非常感兴趣,孩子天生具备好奇心,魔术变走手指,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他们觉得很惊讶,而且急于揭穿答案,气氛活跃。接着我提出问题“我的手指要是真的没了,还能再长出来吗?”引发幼儿的思考。然后用一话:“是的,我们人没有这样的本领,那动物有吗?”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科学活动应该是幼儿探索发现的过程,所以在第二环节中,我先让孩子在欣赏故事中了解动物的再生本领,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猜测一些动物的再生部位,最后用视频验证,巩固幼儿的认知。    (三)第三环节,从动物的再生引伸到人类的再生,开始孩子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类没有再生的本领,然而在他们互相观察中,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中,他们领悟到人的头发、指甲、胡子剪掉了可以再长,皮肤破了可以愈合,血液可以再造等。这些现象都是孩子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只是不知道是再生现象罢了。其实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只要老师给他们正确的引导,给他们思考、发现的空间,他们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我在设疑中结束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课后继续探索动物的自我保护本领。这次活动设计也有很多不足和遗憾的地方:    1.了解动物再生应该是长时间的试验、观察的过程,给幼儿直观形象的认识。特别是城市的孩子,恐怕连真的蚯蚓都没看见过,我很用一条活的蚯蚓和他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而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试验的过程是很难完成,所以只能用动画代替。    2.科学活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严谨的、有科学依据的。孩子们在没有验证时也许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答案,在老师不知道明确答案的情况下,不能给幼儿模凌两可的回答。在活动中,有个孩子说螃蟹的肠子吐出来,还可以再生。我知道海参的内脏可以再生,至于螃蟹我很不确定,于是我回答:“这个问题你可把我难住了,回去后我们都去查查资料,找到正确答案。”这也使我认识到,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自如。    3.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而由于时间关系,我一直没能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游戏活动,总觉得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所以活动中没有设计游戏环节,尽量让幼儿观察、思考、交流、探索。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oueryuandabankexuejiaoan/133055.html

  • 【大班小动物之间怎样联络教案】大班科学《小动物之间的联络》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小动物之间的联络》是来自幼儿园省编教材大班上学期主题六《什么联络你我他》中的一节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络方式。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对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而大班幼儿又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落下来教案]大班科学:落下来

    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进行一...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光]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信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选择用火做为道具开展探究活动。对孩子而言,他们觉得火很神密,也很害怕,对我们老师而言,觉得用火很危险,所以大都不敢尝试。我想只要引导得当,做好安全防护,还是可以...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科学纸的声音】科学:纸的声音

    准 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过 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实验]大班科学:真假公主

    活动目标:1.通过提出问题→自主实验→质疑→再实验→得出结论,引导幼儿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2.能学会按照实验的基本程序进行操作,提高幼儿科学操作能力。 3.体验学习新知识以及实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活动准备:课件《真假公主》;火柴、清水、肥皂、方糖。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提...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省力的轮子ppt]大班科学:省力的轮子

    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轮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省力2、培养幼儿积极探索轮子和周围事物的兴趣设计思路: xx市学前教育纲要和xx市二期课改都要求幼儿能关注周围事物并有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轮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生活、游戏中接触到各种轮子,如:玩具车上的轮子,...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活动热水变冷_大班科学活动:让热水快点变凉

    设计意图: 下午起床,仁雅在喝水时随口说了一句“好热呀”,浩新小朋友马上对我说:“你用嘴多吹一下就不烫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没有办法使我这杯热水快点变冷?”孩子们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办法。幼儿在这方面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其实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来...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水果|大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树》

    活动目标:1、 感受树叶的多样性,认识一些落叶树和常青树,并且能进行分类。2、 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常青树和落叶树的特征。活动准备:1、ppt课件:㈠落叶树图片:水杉,银杏,梧桐,杨树,白杨,柳树等;㈡常青树图片:松树,万年青,竹,罗汉松、香樟、桂花等。2、课前...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滑轮与齿轮的故事]科学:齿轮的故事

    活动准备:钟 ,齿轮模型,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唱《我是一个齿轮》(改编《我是一只茶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歌词里面是谁吗?(幼儿答),对拉,刚才老师唱的齿轮就是今天要介绍给你们认识的新朋友。现在呢,我想把齿轮的故事讲给你们听,请你...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 大班科学奇妙的复制教案_大班科学活动〈复制〉教案

    设计意图: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

    发布于:2023-10-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