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的主要问题】“问题孩子”主要出于“问题家长”

心理健康 2023-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心理健康】

  海南特区报特别策划《关注海南未成年人》的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反响。热心的读者拨打电话或来信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孩子为何问题多多?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专家宋凤兰老师,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认为"问题孩子"主要出于"问题家长"身上。
无暇关心儿子学习
自江西来海口经商的王先生面对记者采访时,流露出一句感慨便是:真后悔自己只顾着赚钱而忽视了儿子的学习。据王先生介绍,他儿子小强今年12岁,在海口某中学读初中一年级,可他为儿子伤透了脑筋。小强整天在外面惹事生非,不是与同学打架,就是逃学泡网吧游戏厅,成绩一天不如一天。老师曾上门找自己谈了几次,可是儿子屡教不改。王先生刚来海南创业,成天忙碌于生意,一个月只有几天在家里,有时候儿子都把他当成了陌生人,他也没在意,心里只想着多挣点钱,将来为孩子过上好的生活,却忽视了对小强的教育,顾了生意却荒废了儿子的学业。
专家分析:只顾家庭经济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中的悲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小孩在家庭教育中脱节,致使孩子成为脱缰野马。
考试不及格 家长体罚
儿子考试成绩不好,父亲一气之下给个耳光,致使儿子离家出走。家住海口海甸岛甸花新村的李先生后悔莫及。他儿子正在念初二,平时成绩很优秀,今年期中考试时,小孩英语考试失常,成绩开了"红灯"。当儿子把成绩单向父亲汇报时,李先生一看,还未问及原因,顿时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气极之时还扇了小孩一巴掌。小孩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躲避在同学家。李先生说,儿子以前考试失利时,他常常以打骂的形式体罚小孩,希望他能吸取教训,以后努力学习,没想到这次竟然导致他离家出走,让全家人吃了一惊。
专家分析:父母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一旦子女考试砸了,父母大动肝火的事例屡见不鲜,这样只能导致教育方式失常。家长首先应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进行循循诱导。
父母离异 小孩弃学
今年16岁的小丽初三未念完,不顾父亲与学校的规劝而弃学。据介绍,小丽原来是一位天真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小丽的父亲经商,长期出差在外,日长月久,父亲在外有了外遇,母亲与小丽苦苦哀求,也阻止不了家庭的破裂。尽管平时有母亲的百般呵护,老师与同学对她友爱不断,但也补偿不了家庭对小丽的直接影响。父亲对母亲的背叛,对她的遗弃,使她无心学习,成绩骤然下降,最终选择了弃学。
专家分析:夫妻离婚,不仅对双方造成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的身心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既而遏制了孩子的智力、性格、情绪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的精神失常,甚至心理**。
过分溺爱 儿子离家
父母和亲属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任性,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以负气出走来要挟父母。8日,家住海口万福新村的吴女士称,她儿子小明今年13岁,念初中二年级,在家里可是"太上皇",家里不让他做任何事,平时连穿衣服、系鞋带都是父母效劳,原因只是想让他学习好。今年4月初,当小明向她提出购买一件玩具时,吴女士便责怪他,以买玩具会分心学习为由拒绝了。可过两天后,小明擅自拿走了家里的二百多元钱,与同学结伴出去游玩了两天。小明对老师称,在家里父母给他设了种种禁区:只让他学习不让他玩,连电视都不让看,不许他独自在院子里玩,更不许他与同学结伴外出。他长这么大了还未独自出门玩过,离家只是一时负气的行为。
专家分析: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聊天,使家中有轻松愉快的气氛,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经受挫折的磨炼,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允许犯错误。父母和亲属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任性,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以负气出走来要挟父母。
学习成绩是家长"心病"
只要小孩学习好,家长都很放心。海南特区报热线电话记录的100多位家长的来电来信,结果反映,75%的家长表示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20%的家长称,只要小孩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仅有5%的家长表示,只要创建好了小孩的学习生活环境,任其自己成长。有一半多的家长反映,不能与孩子沟通或很难沟通,不少家长采取辱骂、体罚等方式"教训"孩子,结果孩子越挨打挨骂就越不听话,形成恶性循环。有20%的家长则称,对小孩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只有10%的家长称,在教育小孩方面,只好耐心地劝解、教育或顺从孩子。记者了解到,近一半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以命令强加于人,很少有能弯下身来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家长关注的问题是学习,而对于其他方面则较少涉及。
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关键
宋凤兰老师介绍,从家长来电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都在关心子女教育,而且期望过高。不少家长自认为是"爱"孩子,"关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这份"关心";不少父母正在"认认真真"地做伤害自己孩子的事,主要表现为:忽视孩子的正当要求,对孩子否定过多;或者是对孩子不满、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也有的家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在精神上的关爱却不足。这表明家长未能正确全面评价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满时往往采取简单消极的教育方式,在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长大的孩子,较易出现如依赖、退缩、恐惧、软弱、撒谎、攻击、急躁、自卑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问题。家长有责任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nlijiankang/129412.html

  • 调侃班主任顺口溜_调侃班主任之五

    ——谈话、对话、讲话、听话——班主任的“话疗”本事!05年2月24 阴我们做老师的面对学生犯错误怎么处理?是直接打骂?直接批评?还是置之不理?我觉得大部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会用“谈心”这一招!换个名词就是“谈话”!记得我们学校不论在高三、高二还是高一的各种班主任会议上,还是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领导都千...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阿q心态是好是坏】从阿Q心态说起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名为《且去填词》的短文,借宋仁宗与柳永的故事,批评那些有专业特长和深厚造诣的人士,正在踔厉风发之际,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和外力,或被动加官,或主动谋官,更有些人手伸得很长,精力分散,以致放松和不注重向本专业领域巅峰进发的现象。我出于惋惜人才的浪费,顺便说了宋仁宗几句好话。我说宋仁宗看中...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调侃班主任顺口溜_调侃班主任之四

    ——“十数之内,必伤其身”05年2月20 晴记得以前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十个数字的对联形式的几句话来形容老师,我觉得用来形容班主任更合适!“一身平价布”:您敢说自己的穿着打扮不丢份,但您敢说自己的穿着都是名牌吗?我这个人以前是不太会打扮自己的,自从有了女朋友进而结婚后,我总算找着穿衣的感觉了!以前自己总...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考前综合症]考前综合症 家长考生共面对

    所谓考前综合症,可以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往往可以归纳为紧张、疲惫、焦虑、烦躁等,其结果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易集中,成绩不够稳定。 专家认为,面对考前的种种心理状态,作为考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剖析、思考和调整。一方面要对考试有全面、清醒的认识,无论考试结果怎样,都不能一味地把它当作自己发展前途的显示屏,而只是...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解剖青少年的故事】解剖青少年10大心理问题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记者特别选取青少年中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希望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早诊治。...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中学生如何克服自卑】中学生克服交际羞怯八法

    今天,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在校内外交际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羞怯这种心理障碍。不仅影响现在的交际,甚至会影响到今后寻找理想的职业。因此,克服差怯心理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克服羞怯心理呢?下面一些方法可供你选择。1、了解自己产生羞怯的原因了解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中学生产...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掉在地上的冰淇淋简笔画]掉在地上的冰淇淋

    正面的思考常会帮助你克服困难——爱丽丝.葛瑞特 小男孩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蛋卷冰淇淋,一边走一边吃,好不快活。忽然一个不小心,整个可口的冰淇淋掉到地上,散成一片。 男孩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也哭不出来,只是张大了眼睛看着一地的冰淇淋。 这时有个老太太走过来,对小男孩说:「好吧,既然你碰到这样坏的遭遇,脱...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心理】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了解自我可以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明确方向,因此说,让高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又是非常有必要的。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适合父母看的调节心态的书|父母调节心态 支持孩子迎考

    近年来大家都很关心考生的心态调适,其实考生家长有无良好心态,也是学生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尊重”孩子则是父母调整心态的有效努力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尊重孩子的人格。每个学生都具自己的人格特点,当他的自我意识被激励和认可时,便用利于发挥他的潜能和责任感。 (2)尊重孩子的现...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教师不健康心态在教学的影响|教师:调出健康心态

    作为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绪、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