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抑郁症需要多大的勇气_直面抑郁症

心理健康 2023-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心理健康】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有资料显示,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所以,抑郁症也好像感冒发烧一样普通。然而,抑郁症又绝不同于感冒发烧,原因是抑郁症患者不但自身痛苦,而且很容易有自杀倾向。研究证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18岁的小彤就读于某知名重点高中,由于天资聪慧再加上学习勤奋,所以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师、同学也都认为他是最有希望考进北大、清华的尖子生。

但是就在2002年高考前夕,小彤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并分别组建了新的家庭。家庭的变故、师生的厚望再加上学习的重压,让小彤常感到头痛失眠、心烦意乱、记忆力衰减,但他还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持考完高考。可是,考试结果并不理想,小彤只是被所在市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录取!

从此,小彤就一蹶不振,逢人便自罪自责、唉声叹气。长期陷入消极情绪的小彤,开始出现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以虚构夸大的现象,严重时还有自杀倾向,并伴有幻听、幻视等心理症状,有时叫喊说被人追杀,还有时认为自己要晋升为中央领导……

小彤的巨大变化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惋惜不已,更让同龄的学子们不寒而栗。人们不知道小彤到底得了什么病,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

从病理上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抑郁症的基本病态是心情低落,通俗地说就是情绪不好。正常人有时也会情绪不好,但和抑郁症有本质的不同。诊断抑郁症必须符合两条标准:第一,从严重程度看,心情低落必须达到使人苦恼到几乎驱之不去的程度,而且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功能(如注意、记忆、思考、作决定等)或社会功能(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等);第二,从病程上看,上述情况每天出现并持续至少两周。

通常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

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患者常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日常工作、生活享受和天伦之乐等都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快乐。

无望感:患者感到个人的一切都很糟糕,前途暗淡无光,一切毫无希望。

无助感:这种感受很痛苦,尤其是患者难于表达。不少患者不愿就医,他们确信医生爱莫能助,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似乎已经掉进了深渊谷底,谁也救不了他。患者感到度日如年、异样的孤寂,与人有疏远感。

自我评价下降:患者感到自己实际上什么本事也没有,任何事也干不了,是十足的废物。或者,患者感到知识能力已大不如前。一部分患者有深深的内疚感甚至罪恶感。

活力丧失:患者感到整个“人”已经垮掉了。他自己也很清楚主要不是身体没有力气,而是精神上丧失了动力,做什么(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别人催促或推他一把,否则就根本不想动。不少患者挣扎着想振奋起来,但总是坚持不下去。

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不是某种生活方式没有意义,而是人生从根本上说就没有意义。不仅没有意义,活着就等于受罪,生不如死。病人常有自杀观念,甚至实施过自杀行为。

尽管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但目前对它的确切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遗传、人体的生化变化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综合因素。

从生物因素看,抑郁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内源性疾病,其生物学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平衡。(2)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异常,大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作用发生改变,即使摄入地塞米松,患者仍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可的松。海马是涉及学习和记忆功能的脑区,有研究显示,慢性应激和高可的松浓度与海马功能退化有关。(3)生物节律紊乱,如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4)遗传易感性。研究表明,家族中有患病者的人群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越高。

许多研究显示,外源性事件在抑郁症的触发上也起了一定作用,如抑郁症发病之前有超负荷的严重威胁性的生活事件;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发病前6个月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说明慢性应激和不良生活时间对抑郁症的发生有影响。

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抑郁症的发生。人格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它是影响个体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抑郁症发生的几率不同,内向的人被认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大。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的念头是与抑郁的情感紧密相连的。有些心理学家提出抑郁的图式:快乐的人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生活,这部分人倾向于发现积极的信息,忽视消极的信息,生活乐观向上、积极主动。而抑郁的人戴着蓝色的眼镜看生活,他们更关注消极的信息,忽视积极的信息,并用抑郁的方式解释模棱两可的信息,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历,把目前的经历和过去消极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抑郁者的信息加工是一种长久的保留消极思想、忽视和隐藏积极思想的方式。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药物治疗:发现患有抑郁症之后,亲人应及时带患者到专门的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

行为治疗:尽可能将患者从自己的世界中带出来,关注自身之外的世界,比如参加体育锻炼,适当分担家务,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

理性情绪疗法:部分中学生患抑郁症是由于对自身不满造成的,而不满意的标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式,当这个模式达不到时,就会引起抑郁。理想化的模式通常包含有“必须”等绝对化的词语,如“我必须考上北京大学”、“我必须考全班前4名”等,一旦达不到这些标准,个体就会失望沮丧。通过理性情绪疗法,改变个体不良的认知,达到改变抑郁症状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上自杀人群中超过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带来的是人的情绪的改变,不影响人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所以,已患抑郁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声音 “无损”发泄益健康 李元卿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压抑、失落等消极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发泄出来。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不能及时地排除发泄,则会影响和破坏人的免疫能力,进而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原因是人们对于消极情绪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无法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

所谓“无损”发泄,是指一个人在释放消极情绪时,其所采取的行为既不会对自己,也不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一般来说,人的消极情绪主要有两种发泄方式,即消极发泄和“无损”发泄。消极发泄是一种有损性发泄,这种发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社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和影响。而“无损”发泄则是一种积极发泄,它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将心中积聚已久的失落和压抑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排泄,从而使心理趋于平衡。

常言道:智者以理智控制情绪,愚者以情绪控制理智。从本质上看,“无损”发泄是在理性和理智支配下的发泄,也是一种有道德、有修养的发泄。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位下级军官被一名士兵冒犯,他带着一肚子的愤怒、委屈和不满向林肯倾诉。林肯让他坐下,并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只要写一封信狠狠骂他一顿,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说着他拿来信纸、信封和邮票。这位军官很快就把痛骂那名士兵的信件写好,他刚要贴邮票准备送到邮局,哪知林肯却和蔼地告诉他:“既然心里憋的怒气已经发泄出来了,我看还是把这封信件烧掉为好。”这名下级军官按照林肯教导的方法做完后,心里埋藏已久的怨气果然排除干净,心情好了很多。可以说,这就是个“无损”发泄的典型案例。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无损”发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你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向朋友倾诉,或者给远方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写信或者打电话;也可以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发泄方式;你还可以通过自言自语和自我暗示,或者到无人的地方放声痛哭一场的办法,排除和发泄心中的低落情绪,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平静。

实际上,“无损”发泄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但始终应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对这种发泄必须坚持“积极疏导、理性对待”的原则,使得消极情绪的宣泄对人对己都没有任何伤害。

相关链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疾病。在一般人群中其终生患病率高达20%,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5∶2。抑郁症具有复发的倾向,大约75%的抑郁症患者在发作后的10年中会有第2次发作。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分析,全世界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我国目前尚无精确数据。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率为0.76%,女性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活负担较重,面临应激事件(如怀孕生产等)较多有关。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更应引起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公布的题为“精神健康:新认识,新希望”的年度报告揭示,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至第二,紧随于心肌梗塞之后,甚至排在癌症之前。

视野 药物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 艾冰

许多去看心理医生的青少年都曾心怀疑问:那些谈话治疗是否真的能起很大作用?其实很多医生也同样抱有这样的怀疑态度。

最近,美国的研究者们通过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发现:情绪低落的青少年通过服药往往比谈话治疗或行为校正更有效果。

由于不久前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曾对抗抑郁药发出了警告,称其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因此,如今的研究结果便使家长们更加迷惑了,到底是采用有副作用的药物治疗,还是采用可能不怎么管用的谈话治疗呢?

而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认为,比较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地进行,因为心理辅导可以明显地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倾向。

在调查中,服抗抑郁药的青少年中有61%在经过12周后感觉明显好转,而采用心理辅导的有效率是43%,其疗效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

许多专家认为,由于青少年在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使得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有极大的难度,它要求精神医师要有更高的专业技巧,而这种特殊的要求无疑对治疗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因此调查的结果只描述了目前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平均水平的现状,而不能得出定性的结论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nlijiankang/129399.html

  • 调侃班主任顺口溜_调侃班主任之五

    ——谈话、对话、讲话、听话——班主任的“话疗”本事!05年2月24 阴我们做老师的面对学生犯错误怎么处理?是直接打骂?直接批评?还是置之不理?我觉得大部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会用“谈心”这一招!换个名词就是“谈话”!记得我们学校不论在高三、高二还是高一的各种班主任会议上,还是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领导都千...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阿q心态是好是坏】从阿Q心态说起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名为《且去填词》的短文,借宋仁宗与柳永的故事,批评那些有专业特长和深厚造诣的人士,正在踔厉风发之际,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和外力,或被动加官,或主动谋官,更有些人手伸得很长,精力分散,以致放松和不注重向本专业领域巅峰进发的现象。我出于惋惜人才的浪费,顺便说了宋仁宗几句好话。我说宋仁宗看中...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调侃班主任顺口溜_调侃班主任之四

    ——“十数之内,必伤其身”05年2月20 晴记得以前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十个数字的对联形式的几句话来形容老师,我觉得用来形容班主任更合适!“一身平价布”:您敢说自己的穿着打扮不丢份,但您敢说自己的穿着都是名牌吗?我这个人以前是不太会打扮自己的,自从有了女朋友进而结婚后,我总算找着穿衣的感觉了!以前自己总...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考前综合症]考前综合症 家长考生共面对

    所谓考前综合症,可以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往往可以归纳为紧张、疲惫、焦虑、烦躁等,其结果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易集中,成绩不够稳定。 专家认为,面对考前的种种心理状态,作为考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剖析、思考和调整。一方面要对考试有全面、清醒的认识,无论考试结果怎样,都不能一味地把它当作自己发展前途的显示屏,而只是...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解剖青少年的故事】解剖青少年10大心理问题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记者特别选取青少年中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希望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早诊治。...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中学生如何克服自卑】中学生克服交际羞怯八法

    今天,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在校内外交际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羞怯这种心理障碍。不仅影响现在的交际,甚至会影响到今后寻找理想的职业。因此,克服差怯心理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克服羞怯心理呢?下面一些方法可供你选择。1、了解自己产生羞怯的原因了解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中学生产...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掉在地上的冰淇淋简笔画]掉在地上的冰淇淋

    正面的思考常会帮助你克服困难——爱丽丝.葛瑞特 小男孩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蛋卷冰淇淋,一边走一边吃,好不快活。忽然一个不小心,整个可口的冰淇淋掉到地上,散成一片。 男孩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也哭不出来,只是张大了眼睛看着一地的冰淇淋。 这时有个老太太走过来,对小男孩说:「好吧,既然你碰到这样坏的遭遇,脱...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心理】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了解自我可以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明确方向,因此说,让高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又是非常有必要的。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适合父母看的调节心态的书|父母调节心态 支持孩子迎考

    近年来大家都很关心考生的心态调适,其实考生家长有无良好心态,也是学生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尊重”孩子则是父母调整心态的有效努力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尊重孩子的人格。每个学生都具自己的人格特点,当他的自我意识被激励和认可时,便用利于发挥他的潜能和责任感。 (2)尊重孩子的现...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 教师不健康心态在教学的影响|教师:调出健康心态

    作为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绪、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

    发布于:2023-08-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