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课题申报表|课题二:解简易方程(二)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1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枝?(x枝.)3盒彩色笔有多少枝?(3x枝.)另外还有多少枝?(4枝.)一共有多少枝彩色笔?(40枝.)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3x+4=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枝,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枝,一共是40枝.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x+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教师:同样,我们可以先把3x看作一个加数.(教师板书:3x + 4 = 40)
                          加数  加数  和

这样就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检验.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课堂练习.

做第101页上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到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注意检查学生所列方程及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3.教学例3.

教师板书:解方程18-2x=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板书.接着,教师板书例3:解方程6×3-2x=5.

教师: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相同点是: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而6×3-2x=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教师:6×3-2x=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5就变成了18-2x=5.所以,解方程6×3-2x=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5解出来.1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例3,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4.课堂练习.

做第101页上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的过程和解题的根据.

2.做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来解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解法的异同点.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再判断上面的五个数中哪两个数是这两个方程的解?(可以.)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第一、二行的四小题,第3题.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47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