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等奖]“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二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材(新世纪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34-35
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本课时则安排“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等各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而为学习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奠定基础,随之,分数从真分数扩展到假分数、带分数。更为分数的系统学习埋下伏笔。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
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郊,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有极强的求知欲,整体素质较高,基础知识扎实,思维较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习惯良好。在三年级时,学生对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就有了初步了解,但对知识的生成、联系及延伸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零”起点,不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猜想,大胆放手,加强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对知识的产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练习,尽量让他们对分数的知识有系统化的认识,加强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并能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数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三幅图片,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三幅图片——俄罗斯国旗、五朵花两黄三红、平均分成六份的六边形其中三份涂成红色)
问:同学们,你会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些图片中的红色部分呢?请说出它的具体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整体“1”的认识经历由单个物体到多个物体到抽象图形的过程,了解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程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起点。)
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出示两盒中内分别装有8枝铅笔的文具盒,请两位男生上来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
师(问台上的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
生:我把盒里的铅笔的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就是1/2。
学生活动,两位男生都拿出了4枝铅笔。
2、再出示两盒内装6枝铅笔的文具盒,请两位女生上来也拿出其中的1/2。123
(猜一猜她们会拿出几枝铅笔呢?)学生活动,两位女生都拿出了3枝铅笔。
3、设疑: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情况?有什么疑问吗?请想一想,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四位同学都是拿出铅笔总枝数的1/2,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枝数有的一样多,有的却不一样呢?
预设:
生1:男生和女生肯定有一组拿错了。(师追问:你认为哪一组拿错了?请上来验证。)
生2:两个男生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一样多,两个女生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一样多。
生3:男生组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和女生组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师追问:猜一猜谁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多呢?)
3、检验:请四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铅笔盒里的总数是多少枝,拿出它们的1/2又是多少枝?
4、小结: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同(也就是盒中总枝数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就相同;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盒中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的一个体验数学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分数即“部分”表示的多少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5、试一试

课件展示,8枝铅笔(五枝红色,三枝蓝色,其中一枝蓝色铅笔是削好了的)
问:你能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这削了的铅笔呢?
生1:是总铅笔枝数的1/8。
生2:是蓝色铅笔枝数的1/3。
生3:是第一横排铅笔枝数的1/4。
生4:是一个竖列铅笔枝数的1/2。
(设计意图:本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同一个具体数量它所在的整体不同,表示它的分数也就不同,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分数具有相对性。)

活动二:说一说
1、课件展示小明和小军看课外书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问题。
问:根据图中的信息,想一想,小明和小军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2、生同组交流后,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随机追问:“如果小军看了50页,小明看了5页,你们知道小明的书有共有多少页吗?小军呢?”
3、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大,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即分数具有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比较、分析,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4、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1/4是□ ,(1)画出这个图形,生完成后,用幻灯展示各学生的图形。(2)涂出所画图形的2/4。(3)涂出所画图形的4/4。(本练习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分数的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渗透分数单位,为学习假分数作铺垫。)
三、知识应用,加深体验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小明捐献了自己的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自己的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说明理由。
2、选一选(课件展示)
一堆糖果的2/5是4个,
这堆糖果会是下面的哪一堆呢?


(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数感。)123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逐步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并让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3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