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运算法则】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1.  口算题.(卡片)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 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  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 69×125×8 4×39×25

比赛结果都是老师算得快.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

刚才老师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定律,它可以使连乘的计算题变得非常简便易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2.教学例3:

(1)出示例3: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3 下载

(2)引导学生:先分组试算,再从上面的例子中寻找规律?

(3)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

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5×4)×10○15×(4×10) (7×8)×5○7×(8×5)

(125×80)×5○125×(80×5) (12×25)×4○12×(4×25)

(6)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教师提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

启发学生:(a×b)×c=a×(b×c)     (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a、b、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0×6×7=30×(□×□) 125×(8×40)=(□×□)×□

3.教学例4: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

出示例 4:计算 43×25×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4 下载

(1)    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    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4.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例5 下载

(1)同桌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学生总结:由25×43×4到43×25×4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

5.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

(1)学生讨论:例4和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简便.

6.启发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7.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7×4×5 8×(7×25) 12×25

教师小结: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展

1.填空:演示课件“乘法结合律”出示练习 下载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

(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4×(15×3)=(4×15)×3

(3×4)×5×6=3×(4×5)×6

6×(3×a)=6×(a×3)

2.练习第十三4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92×5×2        8×(25×15)      25×17×4×2

13×50×4        25×166×4         8×5×125×40

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4×5=2×10 a×b×c=a×c×b a+b=b+a

1×2+3=1×3+2 a+b+c=b+a+c 1+2×3=1+3×2

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1+4+6+9=(1+9)+(4+6)     4×6×25=6×(4×25)    54+28+46=(54+46)+28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填写下表,并把每组的数跟第一组的比较,说出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a

40

80

40

20

40

80

80

b

50

50

100

50

25

100

25

a×b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7、9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0×26×4 212+27+373 167+32+33 125×50×80

623-199 324+298 40×24×25 35×4×25×20

9题.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5行,每行有1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026.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