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者: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 邓美琴 张喜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3、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新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提高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多种不同的方程,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老校与新校各方面的变化的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课前谈话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搬进了新的学校,你的心情怎样?
通过调查你发现新校与老校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说)
(评析:学生刚刚搬进漂亮的新校,充满了好奇,让他们课前调查, 他们当然是乐开花,调查中,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了解了自己的新学校,而且用他们调查的数据作为下面的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数学,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展示信息 提出问题
师:的确,就象同学们所说的,新校与老校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交流选择信息出示下表:
信息1
信息2
问题
老校有电脑40台
新校的电脑比老校的6倍多35台
新校有1550人在校就餐
比老校的3倍多200人
新校有图书49500册
比老校的4倍多1500册
新校的人均绿化面积是13.5平方米
比老校的4倍少2.5平方米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问题。
(1)新校有多少台电脑?
(2)老校有多少人在校就餐?
(3)老校的人均绿化面积多少平方米?
(4)老校有多少万册?
师:刚才同学们给每一组信息提出了一个问题,组成了四道应用题。
第一个应用题应该怎样解答?(学生口答)
(评析:突破传统的应用题的呈现方式,通过选择学生调查的信息,请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练习题整体呈现,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生成,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
三、体验交流 探索新知
1、师: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题目,谁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这道题目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试着做做看。(只需列出式子)
汇报交流。
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X=1550-200 3X+200=1550 (1550-200)÷3
1550-3 x =200 (1550+200)÷3
(1)先让学生说说左面三种方法分别是怎样想的?
师:其实这三种方法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有什么联系?(同桌讨论)
(2)再让学生讨论右面两种方法,根据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种肯定是错误的。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随机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
师: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种方法把它计算出来。指名板书。
2、师:解答好了,接下去还要做什么?(学生检验并交流)
3、比较
(1)比较第2题的算术解和方程解。
师:这道题用算术方法和方程都可以解。谁来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2)比较第2题和第1题。
师:第1题为什么用算术方法解?(学生充分交流)
师小结:通常我们用方程来解象第2题这样的应用题。
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4、练习
(1)学生列方程解第3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师:谁来评一评他做得怎么样?
(2)学生列方程解第4题
师:谁来说说第4题和第2、第3题有什么不同?
(评析:力求让学生去发现和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无论在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还是在多种方法的择优上,等等,都尽量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探索规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畅谈感受 深化体验
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又获得了一些有关老校与新校的信息,请同学们再把我们新校与老校的有关数据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说些什么?
8、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觉得解答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评析:通过总结,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找关键句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新校和老校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校之情,激励学生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五、分层练习 讲究实效
过渡:老师这里有这样的一些关键句,请你根据这些句子说出等量关系式。
1、找等量关系(课件出示)
(1) 今年养兔的只数比去年的3倍少8只
(2) 红毛衣的件数比蓝毛衣的2倍还多13件
(3) 买3个篮球比4个排球多用去5元
(4) 比小孩服装的5倍少3套是大人服装。
2、任意地选择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组成一道应用题,然后把它解答出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多。
3、游戏(机动)
师:指名问学生几岁?×××同学的年龄是我女儿的3倍少1岁,猜猜我的女儿几岁?
请同桌两人做这个游戏,利用你爸爸、妈妈或其他人的年龄编题,让你的同桌猜一猜。
(评析:采用分层练习,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020.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详细阅读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