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

2.通过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掌握了面积、面积单位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同学们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叫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测量或计算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然后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4.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5.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长和宽各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列式计算长方形面积.

投影出示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单位:厘米)

(逐步移动长方形的宽,直至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

长6厘米、宽2厘米 6×2=12(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3厘米 6×3=18(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4厘米 6×4=24(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5厘米 6×5=30(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师:长6厘米、宽6厘米,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

2.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得出公式.(老师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我们利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出示例题)

例:有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老师板书

5×5=25(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

三、巩固反馈.

1.量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并计算它的面积.

(请一个同学量一下,告诉大家,正方形手帕边长3分米)

3×3=9(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投影出示.

(1)单位:厘米

2×2=4(平方厘米)

(2)单位:分米

 

9×9=81(平方分米)

答: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面积是81平方分米.

3.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8×8=64(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0平方米.它的长是24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想: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考虑.

120÷24=5(米)

答:它的宽是5米.

5.怎样验算?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道思考题.(投影出示)

用一根长40厘米的细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算一算围成的图形中哪一种面积最大?

分析:首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

40÷2=20(厘米)

(按长、宽都是整厘米计算)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面积

19厘米 1厘米 19平方厘米

18厘 2厘米 36平方厘米

17厘米 3厘米 51平方厘米

16厘米 4厘米 64平方厘米

15厘米 5厘米 75平方厘米

14厘米 6厘米 84平方厘米


13厘米 7厘米 91平方厘米

12厘米 8厘米 96平方厘米

11厘米 9厘米 99平方厘米

10厘米 10厘米 100平方厘米

师:从上面情况,清楚看出当长和宽相等时,也就是围成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10×10=100(平方厘米)

答: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有100平方厘米.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

1.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2.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案点评:

本节课学习.首先对于所要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铺垫.复习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的学习,这样考虑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易于掌握.

教学过程采用投影抽拉片,直观形象,通过长方形宽的变化,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推出公式.能使学生体会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巩固反馈安排了基本练习,为巩固.思考题是让学生对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最大.有一感性的认识.

探究活动

面积变换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根12厘米长的细铁丝.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用一根长12厘米的细铁丝做一个正方形框架(如图),它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请在不剪断铁丝的情况下,设法把所围的面积逐次变成8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2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你能办到吗?

2.学生分组,先讨论,然后动手操作.

拼正方形

活动目的

通过拼摆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组纸片,每组有如下三张纸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用这三张纸片能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为什么?

2.学生分组,教师发给每组一组纸片.

3.学生进行拼摆,然后选派代表说出理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970.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