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三角形的认识(1课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只是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它是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2、 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难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主要教学方法: 讲解法 实验法 练习法教学组织形式:4人小组 教具、学具准备: 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个别辅导:宋捷 殷笑 李孝廉 丰晶晶教学后记: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高: 教 学 过 程()一、 画三角形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二、 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板书:10、5、6 行 6、5、4 行 10、6、4 不行 10、5、4 不行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三、 认识三角形的高出示图,要求: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学生练习画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经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四、 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 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 第2题 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理由。 第3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直角标志。 第5题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剪。 全班交流,重点要从“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去思考。 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123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与内角和(2课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借助三角尺的认识也向学生渗透过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教学要求 1、 通过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 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难点: 三角形的分类主要教学方法: 尝试法 讲解法 练习法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个别辅导:宋捷 殷笑 李孝廉 丰晶晶教学后记: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 教 学 过 程(第1课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中的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说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吗?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选第1号图形,指导学生说出:(1)号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填的结果。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给于适当指导。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集合图,让学生试着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对它的理解。 教师小结。三、 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第1题,强调让学生“任意画”。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较,得出所画三角形的类型。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理由。第3—5题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全班交流,说出思考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6题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画。全班交流,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线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条底边上的高。第7题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动手画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把不同的画法都展示出来。 教 学 过 程(第2课时)一、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 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师小结: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三、试一试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计算的结果为准。四、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想比较。第2题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第3题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第4、5、6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课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理解比较少。 教学要求 1、 在实际的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具体要求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2、 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难点: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 操作法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教具、学具准备: 例题中的三角形 个别辅导:宋捷 殷笑 李孝廉 丰晶晶教学后记: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 学 过 程(第1课时)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学例一,认识等腰三角形讲述: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量一量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纪录下来。学生操作。提问: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师小结:向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出示图,提问:照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出示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名称。讲述: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两个底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教学例2,认识等边三角形。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学生小组活动,要求:通过量一量,看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教师个别辅导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等。师小结:像这样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提问;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也相等。学生照样子用一张正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介绍剪的方法。二、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第1题,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第2题,学生独立操作,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说清楚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第3题,学生先按要求画,再依次说明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还可怎么分类?第4题,通过画图,学生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锐角三角形,还可以是钝角三角形。第5、6、7题,指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课题:练习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比较有兴趣,学的也比较好。教学要求 1、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熟练完成练习。2、 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3、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努力学好数学。难点: 主要教学方法: 练习法教学组织形式:4人小组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准备习题个别辅导:宋捷 殷笑 李孝廉 丰晶晶教学后记:板书设计: 练习三 教 学 过 程(第1课时)一、 整理本单元知识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补充,小结,使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二、 完成练习三的题目第1题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在书上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实物投影展示。 第2题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为什么前两个可以直接判断,而第3个却不行呢?帮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的要求。 第3题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小组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法。 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提示学生:怎样想就能很快找出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第4题 通过两个角的度数,可根据角分类,也可从等腰三角性形的角度去考虑。 第5题 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后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边。 第6题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1) 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学生明确;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2)通过计算,学生知道,走红线和蓝线路线一样长,都等于120米。 第7题: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560.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