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除法(基础卷)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除法 (第8--11课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八课时 (总8)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题组练习的对比,强化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
2、结合估算、笔算的练习,使学生明确需要调商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的调商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技能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12×3 15×6 14×4 37×2
36÷3 90÷6 56÷4 74÷2
36÷12 90÷15 56÷14 74÷37
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完成上面的口算题。
在交流的时候,请学生说说题组之间的联系。明确一个乘法算式一般相对应的有两个除法算式。根据这个关系,在算除法的时候,也可以从乘法的角度去考虑。
重点再说说最下面一行的口算方法。
指出: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只能是一位数,想想这是为什么?
二、估算、笔算:
1、先估计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再计算(第3题,题略)
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说试商时自己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
并把该结果写在书上。
在说的基础上,在自备本上完成竖式的计算。
对比笔算与估算的结果,说说哪几题是需要调商的?注意说清楚较完整的计算过程。
注意:在估商的时候允许有不同的想法,但要说得出理由。
2、说出下面 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第7题)
先让学生自己说商是几位数,以及判断的理由。
3、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第8题)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及结果。把它写在书上。
同桌合作,分上、下题完成笔算。
体验:什么时候商会偏大要调小?什么时候商会偏小要调大?
三、布置作业:
第2、4题


第九课时(总9)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9~14题
教学目标:
1、继续进行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技巧
2、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技能的提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
1、口算:
15×5 90÷45 64÷4 84÷6
48÷16 12×7 6×16 60÷12
76÷2 5×14 91÷7 96÷24
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交流时注意正确率,如果有典型的错误再说说口算的方法。
2、笔算(完成第11题上面的4题)
指名板演,讲评时说清楚试商、调商的过程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第9题)要求学生读懂题目意思后,分别算出用各种交通工具各需要几小时?
结合讲评,让学生明白这样几个问题:
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行程问题”。这类题有三个基本信息:路程、时间和速度。(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具体说说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都是求出其中的时间,用的是除法,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方法:时间=路程÷速度,
谁能举例来说明根据这个关系,还有哪些基本关系呢?
从算出的结果来看,你有什么发现?
(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少。)
根据这些速度数据的特点,你有没有其他算时间的巧办法么?
(比如说在算出骑自行车需要18小时后,发现公共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但需要的时间应该是反过来的3倍,也就是18÷3=6小时……)
(这个发现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给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去发现、验证、应用等)123
你还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其他问题吗?
指出:最早我们想到用除法计算,是因为平均分。学到现在,我们的经验会告诉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常会用到除法。比如说求几倍的问题,上面说到的求时间或速度的问题、单价或数量的问题等等,还有我们前面练习中遇到的根据面积和长求宽的问题等等。
2、完成第12题
学生读题,回忆上次我们讲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想到用除法来计算的呢?
完成该题。交流。
3、对比练习(第14题)
读题后让学生先独立去解答。
交流时要请学生说清楚自己每步算的是什么?或者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算的?
建议:当题目不能一步解决的时候,最好是一步一步地分开了写清楚,且在前面有简单的提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解题的好习惯,而且也能使别人很清楚地看出你是怎样思考这个问题的。
4、思考题:
可以先提示学生根据算式( )÷27=26……18求出被除数是720,再根据720÷72求出正确的计算结果是10,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该页剩下的练习。


第十课时 (总10)
教学内容:p.13第1~7题
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方面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并联系有关习题,发现一些具体的计算规律,发展学生计算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发现一些具体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1、口算:(第1题)
320÷40,指名说说这题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下面的题依次请学生说说口算方法或得数
2、比一比,算一算
147÷20,147÷21,147÷29
要求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这三题,做完后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发现
全班交流:
你们觉得哪题是最简单的?为什么?
(可能一:第一题最简单,因为可以直接试商
可能二:第二题最简单,因为它没余数)
看前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相同,除数很接近,商也很接近,区别只在余数。)
补充:147÷20○147÷21
○里可以填“=”吗?为什么?
(学生可以从计算的结果来比:商一样,比余数;或是从“被除数一样,除数小的商比较大”的角度来比较。)
再看第3题:这题的除数更大,那商会怎么样呢?(更小了)
3、刚才的题目我们有自己的好方法来比较商的大小,那这题呢?(p.13第5题)
学生看完表格后,指名说说你看到的信息
指出:这里的人数都不一样,植树的棵数也不相同,那怎么比呢?
学生:分别算一算
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这些计算,交流、比较。
你有不计算就比的方法么?
(可能会有学生说:二班的人数是比较多的,但种的棵数是最少的,所以这个班每人种的棵数应该是最少的……)
4、算一算、比一比
960÷12,960÷3÷4
观察这2个算式,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吗?
看见前面这题,你一般会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
一起完成竖式的计算,得出结果80
那后面这题你们一般会想到用什么方法算?(口算)
一起口算完成,也得出结果是80
问:÷3÷4也就是÷12,那模仿后面这个算式,你还能怎么写?
随学生回答板书:
960÷4÷3,960÷2÷6,960÷6÷2
依次用口算算一算,得数都是80
再问:能不能再写算式呢?
960÷3÷2÷2,也算一算,得出结果还是80
你觉得这样变来变去的,使你清楚了什么道理?有什么用呢?123
完成第2组的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下面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第3组:还可以怎么变?比较360÷3÷8和360÷8÷3哪个更简单?
指出:所以我们做题的时候一般要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变化。
5、先说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估计可能是几?
老师举例:511÷25,估计的结果可以写成2□
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然后再交流
注意228÷76可以估计成3或2
6、布置作业:
第3题

第十一课时 (总11)
教学内容:p.14第8~10题,及思考题。第15页的“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通过一些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理清楚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及其解答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题意的理解,以及解答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估算,说说商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商几?(复习的第4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第8题。指出:电的单位名称是“千瓦时”,自己在写单位名称的时候要注意了。
读懂表格,指名口述。
(1)问:要求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谁来说说自己的解答想法?
学生回答后,再问:为什么是除以12?这里不是用4个数在加的吗?为什么不是除以4呢?
通过回答,使学生明确:要求的是“每月”,那就应该除以全年的“12个月”。
(2)再问:如果我这么问,仔细听,有什么不同?“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度?”想一想该怎么解决?(只要说算式不说具体的得数。)
这个问要让学生明白:现在是考虑全年的每天,应该除以全年的天数。
可能会有除以365和除以366两种答案。
请学生想一想:今年是2005年,那去年是2004年,究竟全年有多少天呢?
(3)如果我真的只是把4个数加起来后除以4,那算出来的是什么问题呢?
(是平均每个季度的用电量)
对比3问,说说你觉得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第9题。看图后,问:这类问题我们以前学习过,我们把它称之为什么问题?其中有哪几个基本的量?
(路程问题,时间、速度、路程)
摸底:分别请学生说说求其中某一个量的方法。
读题目信息。先说说3段路程,再找找从家到学校用了13分
问:对应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和路程,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她的速度是多少?)
列式845÷13。先估算,再完成。算出她的速度是65米/分。
问:她用同样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
这回要求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几分?这是求的时间,应该怎么求?
列式后先估算,再竖式计算。
继续解决:从学校到少年宫呢?
指出: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读题后先思考需要解决的是哪一个量,再去寻找需要的条件。
3、第10题。先复习这类问题的基本量及其中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重点理解“取同样的重量”是什么意思?分别请学生举例说明。
问:现在要算“平均每千克什锦糖的单价?”用刚才哪位同学的举例更利于计算呢?
(各取1千克)
想:12+10+20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怎么算单价呢?
“李老师带了140元钱,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是求哪个量?怎么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思考题:
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再交流。
交流的时候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比如左边的题,可先确定第一条横线下面的数肯定是46,那其他的数就很容易填写出来了。
四、阅读理解“你知道么?”
理解“同头无除商8、9”和“除数折半商4、5”。
尝试用该方法试商,完成最下面的4题练习。
四、课堂总结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557.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