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材分析人教版]角的度量之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二、角的度量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又有连贯性。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并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5.本单元可用4课时完成。12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直线、线段和角。这一小节分三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直观描述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第三个层次,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做一做”的两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按要求画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感悟到:“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时要把握好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直线和射线的认识上,关键要让学生搞清楚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可以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线段 射线 直线

对于“角”,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节课着重是要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含义。角的表示法是一种规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他们自学教材,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看清写法,不要写成小于号。2.角的度量。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首先,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1°角的正确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二个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做一做”的三道题目,在进一步巩固量角方法的同时,注意让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角的大小的表象和估计意识的培养。例如,第1题,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看一看30°、45°、60°、90°、120°的角分别有多大;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教学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可以让每个学生画一个角,同桌间比较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探讨并发现:当两个角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用量角器测量出各自的度数,再进行比较。接着,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尝试量一量所画角的度数。反馈时,再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构造,看一看上面的刻度和数据,并归纳量角的方法。应强调: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关于量角的具体步骤,教材给学生留出了思考和探究的空间,需要教师加以补充说明。然后要求学生量出教材上∠1和∠2的度数,并比较测量的方法的异同,从而理解量角器上两排刻度的用处。在完成“做一做”三道题目的基础上,再组织学习例1。让学生通过两组角的测量再次感悟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3.关于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与教学建议。练习中加强操作,通过第3、5、6、7等题,让学生折纸和用三角板拼摆出、量出、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角的大小的印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第3题,要求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一方面用来巩固量角的方法,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带着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第5题,要求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打开后再沿一条对角线对折,再打开,然后分别找出45°、90°、135°的角,如果学生有困难,可适当启发。折成直角后,再折一折,就是45°,打开一个直角,就组成135°。把一个45°角平均折成3份,取两份,再和45°角合在一起就拼成75°角了。第6题,要求用一副三角尺拼出75°、105°、120°、135°、150°、180°的角。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他们先想一下两个三角板每个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启发学生想,利用三角板上的角怎样组合才能拼出题目中要求的各个角度。第7题,要求学生量出各角的度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由于这四个角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巩固量角方法的同时,也为平角和周角的学习作些准备。4.角的分类。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例2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图,引出了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例3是让学生探讨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接着,由小精灵针对相互关联的四个角,提出问题“右图中只量一个角的度数,你能说出其他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吗?”让学生利用平角和周角来求出两相交直线所成的四个角的大小。周角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周角比较特殊,角的两条边重合。教师在教学前要准备一些实物和教具,如折扇、用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等。教学时,可以拿出折扇慢慢打开,使学生看清扇子把转了一圈,然后再通过活动角演示画出书上的周角,让学生观察周角的画法,指一指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从而明确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5.按给定的度数画角。教材说明了画角的三个步骤,便于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去画,初步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因为有了前面量角的基础,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反馈评价时再强调画角的具体步骤,并在黑板上用大的量角器做必要的演示。然后再让学生画几个指定度数的角,由同桌用量角器帮助检查度数是否准确。这样,也加强了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6.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编排的七道题目,在练习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力求体现多样化和层次性;从练习设计的意图来看,除了起到巩固和深化有关角的知识外,比较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第1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第3题,要求学生先旋转硬纸条按指定度数组成角,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自己估计得准不准;第5题,要求用长方形纸折出指定度数的角,观察对折3次后展开的一张圆形纸可以得到哪些角;第6题,要求用一副三角板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时,要充分挖掘习题中蕴涵的教学价值,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点拨和引导。如第2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说出分别是哪一种角。反馈时,除了检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否准确、说出的角的种类是否有误,还应要求学生说出画出这些角的方法,究竟是用量角器、三角板还是其它的工具,以突出“合适”的含义,体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评价理念。再如第7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正确答案是两个图中的∠1和∠2都相等。反馈时也应要求说出理由,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的能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237.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