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_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案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49~52页着重教学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第53~55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实践活动。在本单元中,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其中第一则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第二则以北京时间早上7时为例介绍了世界几个知名城市的地方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时差”。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材编写特点。
这部分教材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引入24时记时法,第二段是讲解24时记时法,第三段是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想想做做”密切配合各段的教学。
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
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
单元设计意图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学思路。
(1) 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教学时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
(2) 设计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是要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8时、两个10时、两个12时等的基础上,首先要利用例题连贯的三个钟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利用线条上的0~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30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 扎实、灵活地安排“想想做做”。
2.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要形象地展开。
(1) 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3) “想想做做”选择学生身边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 24时记时法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1234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比较出两种不同记时法的异同及其特征,能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互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教具钟、本校作息时间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引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出示课题)
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理解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二、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 1、谈话:天渐渐地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了。(课件显示钟面时间和小朋友起床的画面)谁能说说小朋友是什么时间起床的吗? 2、谈话: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分别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提问:从深夜0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经过了多少时?
3、(课件显示钟面时间和小朋友上课的画面)谁能说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上课?
4、谈话: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分别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唤起学生已有的的经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
5、小结提问:你是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的?6、我们在大年夜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守年岁)
是深夜12时,这个时候,用24时记时法就是几时?它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
2、24时转换成12时记时法
师:生活中,除了电视里,还有哪儿用24时记时法?
出示:车站站牌、肯德基营业时间、百润发营业时间、银行营业时间。
结合学生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应用
1、谈话:你们非常顺利地解决了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时间的的问题,顽皮的小闹钟也来凑热闹,时针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游戏,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通过给钟面画上时针和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可能在做什么,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四、课后延伸
。 通过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24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 课题: 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重点与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课前准备:节目预报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1234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欲望。 二、 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1、教学整时的计算 出示节目预报表。 组织交流,要知道“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首先要知道什么? 小结计算方法。 2、教学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 出示时间线段图。 组织交流,引导两种思路。 小结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00到16:30是1小时30分,合起来是3小时。 (2)先算12:00到16:30是4小时30分,再从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6:00是1小时30分,所以是3小时。 2、完成p54(2) 3、完成p54(4) 出示: (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 (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 引导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 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法的灵活性。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在第5题除了书上的问题,再提出一些求火车在相邻两个车站之间运行时间,或在某个车站停靠问题,要注意控制所提问题的难度。 教学反思 课题: 周末一天的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写自己周末一天的安排计划表,增强时间观念,学会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操作活动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时间观念,学会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课前准备: 针对书中的情境,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30 起床 6:40-7:00 早锻炼 7:00-7:30 吃早饭 7:30-8:10 做家务 8:10-8:40 做作业 8:40-10: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0:00-11:30 看课外书 11:30-12:00 吃午饭 123412:00-13:10 午睡 13:20-16:20 参观动物园 16:20-18:00 看电视 18:00-18:30 吃晚饭 18:30-20:00 制作航模 20:30 睡觉 在活动中,重在让学生体会24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同时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休息学习时间。 二、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三、课后拓展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通过解决周末一天安排的安排表格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熟练计算经过的时间。 通过学生安排自己自己周末一天的活动,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反思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540.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