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四边形)-“四边形”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四边形(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背景与设想: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设置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入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对“空间与图形”的进一步学习。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为以后四边形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着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认识规律上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宗旨,也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把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开课以耀眼的七巧板拼图(小动物)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熟悉的校园寻找几何图形。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有的图形没学过,学生对新图形充满求知的欲望,正好抓住时机揭示课题。
二.注重学生的获知过程
学生毕竟是小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的、抽象的,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因此,在整节课中,数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探讨知识、掌握知识,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寓教于乐。
三.引导学生在“玩”中创新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上玩,旨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能力。如给四边形分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大胆分,思维活跃;用七巧板拼图,可拼四边形,也可拼美丽的图案。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了进行独立思考的动力,有了创新的火花。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观察和直观感知,能够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围一围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渗透分类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四边形(特殊)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钉子板、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几位“小客人”!瞧,它们是谁呀?(多媒体显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海狮、狐狸、金鱼、小鸭)你们喜欢吗?就请它们和我们一起来参观光明小学吧!(显示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看到图形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图形)这些图形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真美!其中像长方形、正方形、自动门上的形状(平行四边形)、橘黄色(菱形)地砖的形状、足球场上拦网架上的形状(直角梯形)都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主动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现在请各小组打开信封,看看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信封:例1、例2中的图形)你们能从这么多的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吗?给四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动手找出、涂色、相互评价,汇报显示)
四边形 其他图形
为什么这八个图形是四边形?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讨论、汇报)1234
对,像这样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的,有四个角的图形都是四边形。(同时板书: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学生举例)我也请你们欣赏生活中的四边形!(多媒体显示实物、实景)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⑴拿出涂色四边形,请各组给这些漂亮的四边形分类,你们有兴趣吗?(生动手分类)
生汇报分类结果,并说出分类标准。(展示汇报分类结果)
⑵游戏:“看谁反应快”!(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
谁围的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展示)
①长方形,观察其特点并汇报。②你能把长方形的边变得相等吗?同上汇报正方形的特点。③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叫特殊的四边形。)
围一个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的四边形互相欣赏。
三.全课总结、归纳新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四.指导看书、提出问题
谁能最快找到今天学习的内容?对,35和36页,认真看一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五.拼一拼、玩一玩
我们学了这么多的知识,现在和四个“小客人”玩一玩。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拼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七巧板的来历!(多媒体播放七巧板的来历)好,请你们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成四边形或美丽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欣赏!(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自由拼图并展示)
板书设计:
四 边 形
四边形的特点:
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几位“小客人”!瞧,它们是谁呀?(多媒体显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生:海狮、狐狸、金鱼、小鸭。
师:你们喜欢吗?就请它们和我们一起来参观光明小学吧!(显示主题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看到图形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图形)
生:自动门上的图形(平行四边形)、蓝色正方形地砖、橘红色(菱形)地砖、粉红色三角形地砖、长方形篮球场、篮球场上的圆形和半圆形、足球场上拦网架上的图形(直角梯形)、楼梯扶手上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图形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真美!其中像长方形、正方形、自动门上的形状(平行四边形)、橘黄色(菱形)地砖的形状、足球场上拦网架上的形状(直角梯形)都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课题:四边形)
教学反思:皮亚杰说得好:“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也多是在无自觉意识下完成的。因而,一开课,我就用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吸引学生,让同学们带着新奇的目光仔细观察主题图,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兴致很高,思维积极、反应灵敏,很快找出主题图“光明小学”中的几何图形,说出了自己的新发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促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片段二:
师:现在请各小组打开信封,看看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信封:例1、例2中的图形)你们能从这么多的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吗?给四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动手找出、涂色、相互评价,汇报显示)1234
四边形 其他图形
师:为什么这八个图形是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讨论、汇报)
生:都有4条直直的边和4个角。
师:对,像这样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的,有四个角的图形都是四边形。(同时板书: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学生举例)我也请你们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四边形!(多媒体显示实物、实景)
师:请拿出涂色的四边形,给这些漂亮的四边形分类,有兴趣吗?(生动手分类汇报)
生1:按照已学过的和没学过的,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一类;其它的四边形分一类。
生2:按照有没有直角,把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分一类;其它的四边形分一类。
生3:按直角的多少,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一类;(直角梯形)分一类;其它没直角的四边形分一类。
生4:按照对边是不是相等,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分一类;其它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分一类。
生5:按照边相等的多少,把正方形、(菱形)分一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分一类;(等腰梯形)分一类;其它没有边相等的四边形分一类。
……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看谁反应快”(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
师:谁围的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展示,先找到长方形)
①长方形,观察其特点并汇报。②你能把长方形的边变得相等吗?同上汇报正方形的特点。③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叫特殊的四边形。)
师:围一个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的四边形互相欣赏。
师:看来,知识学得牢,反应也就快!
教学反思:数学《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中采取观察、讨论、相互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当学生从主题图里找出图形时再增加几个图形,使得例1、例2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学生通过涂色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突出重点;通过给四边形分类,进一步感受到四边形之间的差别,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体现出思维的活跃;通过游戏“看谁反应快”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各四边形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养成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当好了合作者、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
片段三: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知识,现在和四个“小客人”玩一玩。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生:七巧板。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七巧板的来历!(多媒体播放七巧板的来历)
师: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好,现在就请你们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成四边形或美丽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欣赏!(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自由拼四边形并展示)
生1: 1234
生2:我们拼的是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
教学反思:“多试、多想才能出智慧”。学生只有在开放的活动中才利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四边形之后,为学生提供用七巧板自由拼四边形和图案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学生设计内容丰富,有意识地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体会到门门功课都很重要,数学的内在价值得以真正体现。面对自己的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充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377.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