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_《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评析以学生熟知的人物笑笑、淘气作为情境的主角,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小伙伴真的来到了他们中间。拉近了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求知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2)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适时板书:淘气喜欢航模→航模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电脑小组
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足球小组
3.提问。
(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
4.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6.画表格:
足球航模电脑淘气 笑笑 小明
(1)观察:横着的三行表示什么?竖着的三列呢?它是怎样记录信息的呢?
(2)交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注意:思路的不同,既可以横向思考,也可以纵向思考。
7.评价:用画表的方法思考问题有什么好处?
8.概述:像刚才这样,我们从一句或者几句话中,得出了另外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推理
9. 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
10. 整理。
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评析教师不是忙于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信学生的能力。不管是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还是通过画表分析,教师都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顺序去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抓住学习契机,启发学生对推理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大胆改进教材,书中的表格只根据条件进行一次判断,画一次“√,×”而教师引导学生对条件作出多次、多向的判断,把表格画满“√,×”,这样,更加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为解决后面一系列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123
11. 独立尝试:第86页第2题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理出这三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1)学生独立尝试。
(2)全班交流、修改、评价。(教师操作电脑进行对应演示)
(三)运用内化
1. 第87页练一练1。
(1)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还带来了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正在操场上做游戏呢!你们想认识谁呢?
(2)讲述条件。
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依教材中的图你能猜出她们的名字吗?
(3)独立尝试。
(4)分组交流。
(5)全班反馈。
请2~3组推选的发言人完整地说出推理过程,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修改和补充。(教师操作电脑,移动名字卡片到正确位置。)
2. 第87页数学游戏。
认识了女同学,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男同学。请你根据他们所占的位置,推理出他们各自的名字。
3. 第87页练一练2。
(1)创设情境。
小玲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她为什么现在才来呢?原来,为了和同学们交朋友,她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都拿来了。你能把这些玩具都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吗?
(2)独立操作。
拿出操作图片,把玩具放入正确的柜格中。
(3)交流反馈。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电脑演示。
注意:交流时,方位交代清楚是重点。
(4)养成教育。
小玲是个多么爱整洁的孩子呀,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有两大特色。第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将所有练习和上面的例题串接起来。使整个教学在“认识朋友”的大情境中融为一体,要认识更多的朋友,就要通过自己的推理猜出他们的名字,学生始终处于这种情感的驱动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也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第二,教师准确把握题目的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再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全班的交流来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事实表明,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推理方法后,完全能适应这种活动,学习效果很好。)
(四)总结回顾
1.指导看书: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情感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遇到烦心的事可以向朋友倾诉。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祝愿同学们都能结识越来越多的真心朋友。
3.齐唱歌曲《找朋友》。
(评析总结回顾,既是对知识的回顾,也是情感体验的交流。这节课,教师把关注情感进行到底。一曲《找朋友》更是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学生都感到这节课上得很有趣,不仅学会了推理的方法,还理解了朋友的真正意义。)
〖教学反思〗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改进。第一,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这句话一般不仅能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帮助进行其他的判断。第二,完善了画表格打“√,×”的方法,课本只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作直接判断,这样表格中就出现了很多空格,为了更便于学生的观察,我要求学生不仅要作出直接判断,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判断,用“√,×”填满所有空格。这两点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123
“教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我在本课重点探究的另一个问题。通过观察,我发现书中所有的问题都与人有关,于是,创设了以笑笑、淘气为主角,通过交朋友依次引出其他人物和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过渡自然,配以多媒体的多元效果和教师的生动介绍,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课末的一曲《找朋友》更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案例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教学,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改进,引导学生从关系句中找突破口,对条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更为今后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浓浓的情感是本课的又一亮点,教师创造性地把所有学习的内容用认识朋友的情境连接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强烈的情感驱动中,并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动力。纵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既关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285.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