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恩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五册第五单元《 周长 》单元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认识周长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直线图形周长
●运用周长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
●认识面积的意义
●认识面积的单位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四年级上册
●认识线与角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前测内容主要有以下这几部分组成:长度单位有哪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测量长度、计算物体的周长。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有:
1.不能正确地写出以学过的长度单位。虽然认识长度单位是二年级下学期所学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太多的留意和接触,因此对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已有所遗忘。
2.简单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填写;但对于稍微复杂的换算就错误率较高。
3.对于量整厘米数的线段能正确测量,但不是整厘米数的线段只有54%的学生能准确测量并标出长度。
4.虽然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周长,但要他们计算四种物体的长度时,一部分学生能正确把各种物体的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就得出它的周长或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列式计算。另一部分学生则出现未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行正确列式。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明确周长是一种长度。
2. 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根据周长概念,探索并掌握一般平面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测量和计算具体物体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 能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1游园(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1 花边有多长(长方形的周长)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 地砖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 练习六1.巩固周长概念2.能根据周长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求周长的问题。 2 交通与数学1.运用时钟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了解并能解决买票中的数学问题。3.根据多种行走路线,初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思想。1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 合 计9 1234八、各课时教学设计第1节 《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20×4=13×3=12×7=40×8=14×6=21×3=38×2=30×9=【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买来8箱图书,每箱300本,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一)周长概念的学习1.什么叫周长?有哪位同学说一说。2.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到的树叶,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能沿着树叶的边绕一周吗?这片树叶有周长吗?1)摸树叶的周长2)画树叶的周长:请同学们用一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小结:即把刚才摸的周长画下来。摸的和画的都是树叶的周长。3.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沿着边绕一周?教师引导学生从周围物体和所画图形两方面去想4.用不同长度的小棒围出一个图形并同桌说一说它的周长【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摸的或者画的摆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二)周长的测量和计算1、你们有办法知道自己所围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1)独立思考,小组内说一说你怎么做。2)全班汇报2、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所画的那片树叶的周长?请同学们说一说测量方法和结果。(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3、老师拿出一些比较规则和不太规则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摸一摸它们的周长。量一量并算一算其中一个图形的周长【小结】先沿着图形的边,直接量一量,然后把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加起来就算出周长了。(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摸一摸。(1)课桌面的边线。(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2.连一连(一笔画)(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用彩笔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提高练习】判断:1)一个圆形的周长是18千克. ( )2) 课室里黑板的周长大约是6厘米。( )3) 周长是一种长度,都可以用长度单位表示。( )4)三角形的周长肯定小于四边形的周长。( )5)用两根长20厘米的绳子各围成一个圆形和一个四边形,它们的周长不相同。 ( )【拓展练习】比一比: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① ②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第2节 《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 继续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234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70+0=16×3=35×2=31×4=70-0=13×6=35+2=13×4=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用8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图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出示小公园的挂图.1.学生读题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2.想一想,求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其实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3.学生独立完成4.四人小组交流讨论5.汇报计算情况【小结】把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加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课本第46页算一算。小结:怎么求这些图形的周长?板书:把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加起来就求出平面图形的周长。【提高练习】小雨用5根长30厘米长的绳子拼成如下图,求这个图形的周长。【拓展练习】如图:边长是2厘米的三个正方形在中点处叠加在一起,描一描这个图形的周长并计算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4、5厘米,如果把最短的边拼起来如图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3节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简便方法。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30÷3=240÷6=45÷5=96÷3=300÷3=420÷7=88÷8=100÷2=【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她从家经过超市,来到书店买书再回到家里,一共走了多少米?每分钟走60米。170米240米 家350米超市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班级要开班会,小明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黑板长是38分米,宽12分米,至少需要多少花边?1.发练习纸独立思考然后在 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2.小组内全班汇报各自的算法:(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 + 12 + 34 + 12 = 92(分米)(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3.板书方法。4.看书质疑。5、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各种计算方法。并板书【小结】长方形周长=(长+宽)x2或长方形周长=长x2+宽x2。(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完成书中第47第48页的做一做2.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只列式不计算) 27cm 22cm 15cm 44cm 【提高练习】1.填空。(单位:厘米)正方形边长6?15周长?20 2.判断。1)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再乘2。( )2)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用一条边的长乘5。( )3)小明用一条铁丝围成了三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这三个长方形的周长不相等。( )4)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要小。 ( )【拓展练习】1.如图:沿着的墙的一边,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6米。共需要用多少篱笆? 2.如图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剪掉一个小长方形后,周长是多少?(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把这个长方形剪开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共是多少? 1234第4节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便方法。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三、预计教学时间:2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16×8÷2=55+70÷2=148-63×2=16×8÷2=4×4+3=42×2-52=35÷5×5=100-23×3=【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李伯伯家有一个长方形果园,长是35米,宽是20米。如果给果园四周砌上围墙,这些围墙长多少米?(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小红要给课室的电脑罩的四周缝上花边,电脑罩是正方形,边长是50厘米,小红至少要买多长的花边?1.求至少买多长的花边实际就是求什么?2.独立思考并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3.小组在班内汇报算法把四条边加起来50+50+50+50=200(厘米)用一条边的长乘450×4=200(厘米)4、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小结】正方形周长=边长x4(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计算下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16m 5dm 8cm 【提高练习】填空。1)周长是36分米的正方形花坛,它其中一条边的长是( )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对折后,它的周长比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少( )厘米。3)一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 )的周长大。【拓展练习】淘气将两块正方形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计算下表各个图形的周长。 长宽周长长方形7cm9cm 长方形12dm10dm 正方形边长25m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278.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