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电子版_2019春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5-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
总课时
 
授课时间
 

材      





 
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  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计划
课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时
 
教具学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重点
会读写小数
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板书设计
 

课时计划
流程
学            案
导  案
创设情境
商品名称
价格/元
表示
火腿肠
5.98
()元()角()分
牛奶
0.85
()元()角()分
面包
2.60
()元()角()分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小数
创设情境,使学生愉快走进新知的学习。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小数点。
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了解小数的含义
          会认、读、写两位小数。
解读目标




学习例1
1.仔细观察图并阅读内容你知道的数学信息
2.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自己试着填写: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4.王东身高 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4、汇报比较各自填写法(说出道理)
5、总结改写的方法。
鼓励学生认真看图思考用已有知识勇敢的写出自己知道的,体会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学生先自学然后组内交流组 际交流,总结什么是小数以及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运用
一、综合性练习(连线)
0.6       三点七
0.3       八点九
3.7       十点五
12.4       零点三
10.5       零点六
8.9      十二点四
二.提高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2)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
(3)7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学生独立答题
汇报交流
盘点收获
现在请你谈一谈,这节课通过自己的努力,你都有什么收获?
 
课堂达标
 
1.填空。
(1)小华身高是一点四五米,写作( )米,体重二十五点五千克,写作(  )千克。1234
(2)8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2分是()元,写成小数是( )元。
2.读出小数。
15.50元   20.00元   8.80元  5.30元
读作:( )    ( )   ( )    ( )
3.选一选,填一填。
(1) 6分米=()米 (a.6 b.0.6 c、60 )            
(2) 2元7角=()元 (27   7   2.7 )   
(3) 5分=()元(0.5   0.05  5)
 
 
反思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难点
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律。
突破措施
结合米和元来讲解,多做习题
 




 
 
导学过程
学案
导案
一、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说一说,为什么?
 

学生猜测大小。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      □□□□□)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2、随即,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3、揭题。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4月30日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最近同学们正在积极报名。电脑出示:
学习目标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出示跳远成绩单。
项目:男子跳远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强
成绩
1.84米
2.05米
1.□8米
名次
 
 
 
1.仔细观察上面的表格。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学生反馈: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3、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4、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假如小强是第二名,□会是怎样的?
 5、□里填9是1.98米,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1.98就比1.84大吗?
(独立思考,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a、从整数部分比起,一位一位地比。
b、从计数单位比。1.98里面有198个0.01,1.84里面有184个0.01,198比184大
c、把米转化为厘米。1.98米=198厘米,1.84米=184厘米。198比184大。
d、利用分数和小数的关系。1.98=198/100,1.84=184/100……
6、小强是第二名,□里还可以填8。 要比较1.88和1.84的大小,怎样比就能很快地比出来?
7、那小强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里填0到7)
8、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1234
6、现在我们要使后面的小数比前面的大,允许你做一些改动,你有哪些不同的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小结: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教师精讲: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板书方法)
实践应用
1、在○里填上“>”、“<”或“ =”。
3.14○4.13  5.192○5.129  12.001○12.01
0.473○0.46  10.347○10.343 7.281○8.001
2、判断
①10.8 >1.08  ()
②2.31和2.299比大小,因为2.299的位数多,所以2.31<2.299。()
③514.5米 >5.451千米()
④7.15<7.□6,方框里只可以填2~9。(  )           
3、拓展,深化。
第一名  1  .4 9秒
第二名  1 1 .4 8秒
第三名  1 1 . 8秒
第四名  1 1 .5 秒
   1、 这是小胖、小丁丁、小亚 、小巧、 50米跑的成绩。但在他们的成绩单上的一些数字被  不小心弄脏,看不见了。现在只知道他们的名次,你能知道他们的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课堂检测
教材p955.
 
反思
 
 
 
 
导学案设计
课  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具
课件
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1、会正确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学        案
导     案
温故知新
1、根据自己做题的经验说一说,你是怎么做整数加、减法的。
2、笔算下列各题(列竖式)
32+54    68-27    48+9   25-17
谈一谈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观察95页主题图,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
整数加减法的要点: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导入: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并且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
(一)学习例3:
1、先找出铅笔刀和铅笔的价格。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它们加在一起购买要多少钱。
3、互相交流自己计算的过程。
4、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
5、小组内探讨计算过程。
6、展示,反馈。
7、教师小结。
(二)学习例4:
1、先看清例4的题意,自己试着做一做。
2、可以请做例3时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把例4的竖式写在黑板上。一般有两种情况。1234
 
3、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4、小组内交流。
5、展示。
6、教师小结。
(三)完成96页的“做一做”的内容。
1、先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展示,共同评正。
4、教师小结。
出示例题3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例3: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例如,把0.8元改写成8角,把0.6元改写成6角,相加以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当然也可以用小数直接计算。学生不用竖式直接口算出答案也是可以的。
 

例4:联系复习题与例题,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做一做”的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2)问“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有多种选择。第(3)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看图发挥的空间较大。

实践应用
p97
1.4.5+2.3=     1.4+0.8=   6.2+3.9=
  2.7-1.5=     1.1-0.3=   8.4-7.5=
2.解决问题。
①《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
②各买一本书,10元钱够不够?
 
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二  4题
 
自我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互相交流一下。
 
反思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14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