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对称
    单元分析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观察、操作、描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概念。
    4、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对称是《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①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本册安排的是轴对称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
    本单元对称知识是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其他图形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集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还安排“有趣的剪纸”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感知对称现象。对称现象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对此现象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实际熟悉事物出发如:枫叶、蜻蜓、葫芦、蝴蝶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在通过画虚线和“做一做”的操作活动引出对称概念。“说一说”让学生在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说说自己的发现,明白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是“沿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指出什么是“对称轴”。并能根据给出的图形画出另一半。
    3、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由我们常见的对称性剪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接着安排折纸剪纸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对称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对称现象的过程。
    2、 了解“对称”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了解“对称”含义,并能说出生活中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小镜子)图片
    一、激趣引入: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枫叶蜻蜓蝴蝶葫芦短裤五角星图片)边出示边贴。
    二、探究新知。感知对称现象。
    1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张卡片上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②小组交流③说一说。(蝴蝶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蜻蜓两边的形状也一样;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两边的形状一样)123
    2你是怎么知道两边一样的?画一画,试一试。
    3、你也来折一折。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三、做一做
    拿出准备的小镜子和蝴蝶图片,想一想镜子应该放在哪可以使镜子映照出另一半?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吧!
    四、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那些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练一练
    先说一说他们是对称的吗?再试着分一分。
对称(第二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体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美丽的图形,请大家也把它拿出来(教材附页2),沿虚线把它们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
1、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发现的特点。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此时学生可能说出是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示怎样对称的。
学生可能说:虚线两边一样大
还可能说:虚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三、综合实践和应用
1、练一练
师生一起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重点说说是怎样判断的。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出示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再进行交流说说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谈论完后再画 。
特别指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2、猜一猜做一做
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剪出的图形然后再实际做一做。
出示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进行猜想讨论,然后剪纸。(在学生剪纸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安全.)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折纸、剪纸的活动,经历学习剪纸活动的全过程。
    2、 能运用对称的知识剪出些简单的剪纸。
    3、 在剪纸的动手活动中,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巩固对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材分析:实践活动“有趣的剪纸”。由我们常见的对称性剪纸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接着安排折纸剪纸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对称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时,要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剪纸的欲望,在师生边说边剪的过程中,学习折、剪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和创造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剪纸作品、视频投影。123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引趣:
    (教师出示一些剪纸艺术作品)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剪纸)
    1、欣赏:剪纸实物和教材提供的民间剪纸作品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美在哪儿?)
2、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如有学生发现剪纸中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指出对称轴的位置。)
    二、 试一试。
师: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小巧手,看着眼前这些美丽的剪纸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1、打开课本第6、7页,学生自学剪纸方法,可以小组内交流。
2、班内交流:    ** 折纸的方法(“对折法”和“连续对折法”)
** 剪纸的方法。
    3、 试一试。 三、 欣赏学生作品。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1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