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4-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本册书的一节综合实践课。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有序思考的能力.并了解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初步建立符号感.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三年级的学生对搭配问题很感兴趣,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能较好地分辨荤素.为此,在配菜环节直接进入搭配,没有在明确荤素上多做文章,而是在搭配过程中进行区别.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四 学具准备:
搭配食品用的记录卡等。

五 教具准备:
课件 服装搭配用的衣服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今天老师想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奥运村好不好?(出示奥运村全景地图).

点击浏览该文件
生:好。(感兴趣的观看)
师:大家看,各国代表已经部分入住奥运村了.北京奥委会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美食.你们看:(出示美食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明确荤素:
师:我们来做小厨师为运动员配菜怎么样?(出示菜谱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以“一荤一素”的标准来搭配,先猜一猜,他们可能吃到哪两种菜?
生:肉段和豆角,肉段和萝卜。
师:好象还有豆角和萝卜吧?
生:老师,不对,豆角和萝卜都是素菜,你是让我们一荤一素。
师:你还知道象豆角和萝卜这样的都是素菜呢,知识真丰富。那你知道什么是荤菜吗?
生:荤菜就是肉类的。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老师那鸡蛋是荤菜还是素菜啊?
师:同学们说呢?
生:是荤菜,它能孵出小鸡来。
生:不对,鸡蛋不是肉就不是荤的。
师:你们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真棒,鸡蛋是肉类的动物生的啊,所以不是素菜,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说对的学生很得意的样子)

3,体验搭配
师:那么,现在请你把刚才搭配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
生:用记录卡记录。
师:你来说一说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肉段先和豆角配,再和萝卜搭配。(学生边指边说)
师: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搭配.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这是什么菜?
生:先用一个荤菜去配一个素菜.再用这个荤菜去配另一个素菜。
师:你说的真清楚,这样就有顺序了是吗?还有按别的顺序搭配的吗?想一想?
生:老师,还可以先用素菜去搭配荤菜.
师:那你来说说。
生:先用豆角去配肉段,再用萝卜配肉段。
师:哦,你的顺序正好和他相反?只要按顺序搭配就能找到所以的结果,对吗?
师:(课件连线演示搭配结果)共有几种搭配结果啊?
生:2种。
师:恩,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找到所以的搭配结果呢?1234
生:按顺序去搭配。
师:是的,我们在搭配中,要做到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这就是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师:你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思想的配菜能手,能用绘画发方法记录配菜结果,这枚“福娃”小奖章送给你了。


二,运用经验,初步搭配

1、观察路线:
师:奥运村里有很多新建的场馆,现在我们想从网球馆走到“鸟巢”田径场,能有几种走法呢?你来猜一猜?
生:有2种,有4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搭配路线:
师:你能又快又准的把几种走法记下来吗?
生:动手记录并汇报结果。
师:你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先从a走到c.也可以从a走到d是第二种走法.还可以从b到c是第三种走法.再从b走到d,一共有四种走法。
师:有不同顺序的走法吗?
生:还可以ac,bc,ad,bd,这样走.
生:还有,ac,bd,bc,ad这样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记录方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生:***的好,他的有规律。
师:有规律就是有什么?
生:有顺序。
师:说的好。那**的就没有顺序吗?仔细看看。
生:也有顺序。
师:按一定的顺序去搭配有什么好处呢?
生: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了。
师:在小组内,把记录卡互相传阅一下,看看别人是怎样记录的。有没有比你更好的方法?
师:我把“福娃”京京送给**,因为他按顺序去搭配路线,不但又快又准,而且让别人一目了然。

三、动手操作,探索搭配。
1、服装搭配:
师:奥运会的主会场就在"鸟巢"田径场,那里将举行盛大的开幕式.老师想去观看这场盛会.我准备了几件衣服,你们猜一猜,我可能穿哪一套呢?
师:仔细地观察这些服装,静静地想一想:会有几种穿法呢?
生:先观察,思考,再协商。
师:(等候学生思考片刻。)
师:现在小组合作,两人来搭配,两人记录,在展台那记录,让大家都能看到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大家来监督。
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边搭配边记录。
师:(教师配合演示)搭配要有顺序,记录方法要快捷清楚。
生:(大屏幕演示汇报搭配方法):我是用文字记录的,从上衣开始搭配不同的下装.
师:还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吗?
生:还可以从下装开始搭配不同的上衣.
师:那你们再来试试。
生:演示搭配过程并记录。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的。
师:谁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记录?
生:我能用字母表示,上衣是a,半袖是b……
生:还可以用数字记,1是上衣,2是裤子……
师:你们能想出这样的方法记录,真了不起。但关键还要记住:搭配的时候一定要有——顺序。
生:有顺序。
师:在同学们所有的搭配中,这套搭配我很喜欢,颜色很协调.谢谢同学们的帮助.那么这枚设计奖章就送给***吧,希望08年你也能到北京去看奥运。

四、拓展应用,强化搭配。

1、物品搭配:
师:参观奥运村的小朋友,都可以获得两样奥运纪念品留做纪念,在5个小福娃中任选两种?一共可以有几种选择?
(出示5个福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师: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搭配方法,快速准确的进行搭配.
生:学生独立完成搭配过程.
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的搭配方法和记录方法吗?
生:(展示)我是用字母记录的,一共5个字母是abcde,先从a开始,就可以搭配出ab,ac,ad,ae。再从b开始搭配出bc,bd,be。还有cd,ce,最后就是de了。1234
师: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把不同的记录都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生:我用的是数字记录,用12345来代表福娃......
师:你觉得谁的记录既做到了有序,方法又快捷,使人一目了然?
生:(说自己的看法)
师:老师发现,在今天的参观中你们又有进步了。那你究竟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搭配的问题。
师:应该怎样搭配呢?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进行搭配。
师:对,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就能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
生:我看到了“鸟巢”的样子。还学会了配菜,配服装和搭配路线。
市:你看,这样有顺序的说话,一个都没遗漏,也没有重复,真不错。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搭配问题吗?
生:……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实际上搭配这个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光在奥运中,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搭配这样的数学问题。如果你发现了新的搭配问题一定要告诉我啊,最后,让我们共同预祝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

板书: 搭配中的学问

有顺序 不重复 不遗漏

第一环节教学反思:
一、师:请同学们以“一荤一素”的标准来搭配,先猜一猜,他们可能吃到哪两种菜?
生:肉段和豆角,肉段和萝卜。
师:好象还有豆角和萝卜吧?
生:老师,不对,豆角和萝卜都是素菜,你是让我们一荤一素。
这一环节是“一配二”的搭配,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荤?什么是素?我预设学生如果说出豆角和萝卜可以搭配,那我就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明确荤素。但在教学中没有学生说出这一搭配,我就适时的说出这一搭配结果,让学生去分辨荤素的不同,照顾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说明我课前调查是准确的,学生对荤素有了较明确的区别。在下次上课时可以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生:老师那鸡蛋是荤菜还是素菜啊?
这一问题也在预料之中,作为我本身来讲对这个问题也比较模糊。课前我也问过这个问题,通过调查明确了鸡蛋属于荤菜(原来调查失误,后来纠正的),为课堂教学扫清了障碍。但学生在课堂提出这个问题,也属正常,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数学课堂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问题出现之后可以随机处理,直接告诉他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做讨论。

第二环节教学反思:
一 师:奥运村里有很多新建的场馆,现在我们想从网球馆走到“鸟巢”田径场,能有几种走法呢?你来猜一猜?
生:有2种,有4种。
 在教学时让学生先猜测能有几种走法。学生由于还没有从问题情境中建立模型,在认识上比较模糊。猜出有2种和4种走法。这里我没有让学生民明确到底有几种走法就让学生开始记录,有的学生没有想法的时候就开始记录,效果不是很好。应该让学生做有准备的操作,这样也就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 师:在小组内,把记录卡互相传阅一下,看看别人是怎样记录的。有没有比你更好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一个一个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搭配方法,所以这里我采用小组内互相传阅的方法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自己就可以比较出记录方法的不同,初步建立符号感.不足就是在传阅的同时可以让他们互相讲解一下,效果 会更好.1234

第三环节教学反思:
师:仔细地观察这些服装,静静地想一想:会有几种穿法呢?
生:先观察,思考,再协商。
这里重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操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做有准备的操作,发展提高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对这节课的整体反思:
 历经几次修改并实践后,我对这节课整体感觉是满意的,在各位老师,网友和几位名师的指点下,使我对教材的编排,设计意图上领会的更深刻些,也使我对素材的使用和对学生分析更看重了,对我自己的教学特点也个性也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名学生就会有一千种思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是我再上这节课的新目标,也是我从这节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来自。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3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