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3-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材的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着几个基本的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的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上面是北方、右面是东方等等。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让学生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识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三)对教材的一些理解
介绍知识点的安排:有10个单元、五块知识
1、从整个小学学科中的“东南西北”看数学中的“东南西北”
(1)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东南西北”的教学定位。
正确、流利的朗诵、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科学中的“东南西北”的教学定位。
利用生活经验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判断方向与位置。
如:看太阳认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下午可以用太阳落山的方向来判断;看房屋认方向。一般大门朝南;看人们晒衣服,一般把晾衣杆装在南边阳台上;冬天,积雪几天不化的一面是北,很快融化的一面是南;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一棵树上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反之是北;看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反之是北。……123
(3)教学中的“东南西北”的教学定位。
利用已有的方位知识生活经验,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为以后的教学学习打基础。
2、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北京天安门广场图的用意,让学生用已有的方位知识说说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由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关性,学生观察的方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产生矛盾,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1)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时,要让学生指出对应的参照物。有时的参照物甚至是隐含的。
a、描述时往往以我所出的位置为中心。例如例1、例4,例1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感悟东南西北,例4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感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出示例1。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说东南西北分别在哪个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寻找建立概念的支撑点。当然为了便于教学也可以统一教学,让学生知道太阳升起在东方。这里我认识教学的关键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让学生感悟到面向东时,左边是北面,右面是南面,背面是西面。在实际的环境中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例4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一样的,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和例1可以有些不同。分二个层次:其一,在实际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浅层次的。其二,在地图上的位置与方向;抽象的。
b、物体所在方向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如观察这幅图,当以体育馆为中心。电影院在体育馆的东南面;当商店为中心,应该说电影院在商店的东北面。为此在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也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例3p5)
c描述方向时应该注意参照物系统外,还要注意参照物有时是隐含的。
(2)在教学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做到一图多用。
    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东西变成富有生命和活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能驾奴教材。
如书本第9页例5,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幅图的作用,首先,创设情景引出动物园的游览图后,先让学生看图介绍园内各动物馆所在的位置,使这幅图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然后问学生:你最想去哪里?从大门出发可以怎么走?引导学生确定一个游览目的地,设计游览路线。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说、再同桌说,最后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指边说,引导学生会描述行走的路线。最后我还联系实际,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当你去动物馆时,你只游览一个地方够吗?你喜欢去哪个动物馆,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引导学生在设计路线的同时对路线进行优化。即以少走或不走重复路线的方法为最优方案。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这幅导游图不仅起到复习和新授的作用,同时在新授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做到了意图多用。
(3)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知识。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锡、北等方向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如,让学生指指校园的各个方向,(例2)说说自己教室的东、南、习、北各有什么?(练习一、1)用以上方位词介绍自己的房间……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述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二个层次:其一,在实际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浅层次的,其二,在地图上的位置与方向;抽象的。123
(4)丰富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练习中,除了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设计你说方向我来找,我说方向你来转等互动游戏。(习题—p6)
(5)借助一定的“工具”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由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当你面对东方,你的左边是(    ),你的右边是(    )。”这类问题时,部分中下游生便束手无策。甚至包括我们的老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2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