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验算怎么验算】加减法验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3-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
2、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3、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明白可以用多种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
三、分层目标:
上限:能清楚地说出各种加法和减法的数量关系式,如: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等,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下限:能用一种方法进行检验
四、课前思考:
对于新课的教学我总是多一点重视,为此请教了秋叶儿老师和兰舟一叶老师,听听他们的教学经验.
哭出一片海 21:16:00
验算,要求学生怎么书写呢?
秋子 21:16:02
我想中间还是加上验算两个字吧
哭出一片海 21:17:52
每道题都写这样两个字,确实比较麻烦
有网友用符号
秋子 21:17:37
什么样的符号?
哭出一片海 21:18:34
如三角形
只要是特定符号就行
哭出一片海 21:18:57
验算可以把原来算式重新再算一遍吗?
秋子 21:19:21
可以的
哭出一片海 21:20:50
但是很难检查出错误
恐怕学生也会趁机偷懒的
秋子 21:24:37
是的,现在我要求孩子们在验算时每种方法都要会,比如6道题要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先掌握技能然后就是习惯的培养
哭出一片海 21:27:34
交换位置?减法?3种都要求
秋子 21:27:49
不是的,只是每道题的方法要求不要统一
哭出一片海 21:11:45
兰老师我明天要上加法验算了,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兰舟一叶 21:15:36
前面铺垫一下 效果比较好些
哭出一片海 21:13:25
能说得具体些吗?
兰舟一叶 21:16:30
不用计算 根据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说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兰舟一叶 21:16:44
先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兰舟一叶 21:16:57
在解决问题 实践运用
哭出一片海 21:16:11
数量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整理这个会不会很枯燥,有重点复习吗?
兰舟一叶 21:19:22
呵呵 你试试看 不复习会是什么样子
我想学生探究验算方法还是需要数量关系式的支撑的。但是如何让学生产生验算的需求,而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2个加法算式的得数。
13-5=8 
6+7=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2、观察下面算式,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4+57=111    57+54=   111-54=   111-57=
456+544=1000  544+456=   1000-456    1000-544
你发现了什么?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像这样的,你也能编一组吗?如果用它们家庭里的各部分名称来说,可以吗?
引导学生说出: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觉得兰舟老师提醒的有理,在导入部分多练习几题加减法的关系题,为什么探究验算方法提供知识储备。学生练得很好,情绪激昂,很轻松得整理出加减法的关系式]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1 3 5 12
+ 41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验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数学词汇。
生1:5+8=13  4+3……
师(打断):你是要把这道题再算一次是吗?这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通过把算式再算一遍,检验结果是否正确,那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是35+48=83  100+83=183
……
学生一遍一遍得把计算138+43的各种计算方法都展现出来,对于可以用加减法关系式可以检验结果却视而不见。教师着急了:我们除了可以把这道算式再仔细验算一次,还可以用不同的算式来检验吗?可以怎样检验?
这样才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回到主题。
思考分析原因可能有二:1、复习环节都是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没有对检验计算结果上体现,使学生在探究方法的时候很难找到着路点。2、导语不明确。当生1重算一次的方法出现后,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不同“的方法?这样就避免在同一点绕圈了。]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用△代替验算两个字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思考:教学时,着急探究验算方法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对书写的格式没有做明确的"规定",直接导致作业反馈的一塌糊涂.幸亏及时补救,让学生在列竖式之后,标上验算再写竖式.发现有几个学生,一节课下来还不知道何所谓验算?(狂朝着翻白眼,强烈表示不满).同时也发觉部分学生为验算而验算,虽然书写工整,但有套用模式的嫌疑.无法体现验算的作用,全是当是一项附加作业!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0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