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课件】《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⒈在回顾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认读文中12个生字,并在学习相关段落时进行进一步巩固.会写"英,票"2个生字.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通过学习2,3自然段,感受"这位先生"的聪明.
⒊初步懂得在生活中应善于动脑,乐于思考.
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通过对"黑便士"的介绍,学习"枚,齿,刀,裁"四个生字.
师:小朋友们,刚才咱们一起去欣赏了各式各样的——(生说)邮票.(看老师写"邮票",票是咱们今天要写的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上面写个扁扁的西,下面一个示,注意短横在横中线,第二横长一点),用手指在桌上写两个"票",一起读读这个词语.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枚非常特殊的邮票,想看看吗 (注意学生的精神状态)(出示"黑便士"邮票)它就是咱们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人们叫它"黑便士".邮票上的这位就是当时英国的女王陛下.
师: 那么这枚邮票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来,自己读读这段介绍,注意读准这里的两个多音字和四个生字.(四个生字带拼音,显红;多音字显蓝,拼音)(出示第一自然段作为资料形式介绍)1840 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⒈(出示"枚")你来读!(反面出现词语"每枚邮票")组成词语也来读读(读得好请他领读)——板贴
⒉(出示"齿")这个请你来!(出示"齿孔")(男,女读)
⒊(出示"刀")这个字简单,一起来读.组成词语也来读读.(出示"小刀")
⒋(出示"裁")谁来读 你来!读读词语.(出示"裁开")
师:读准了生字再读这段话,相信就更容易了.
生:齐读文字介绍
(二)结合现行的邮票认识"齿孔",揭示课题
师:读了这段介绍,你觉得现代的邮票跟以前的邮票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生答:随生答上下出示"一大张现在的邮票" 和"一大张黑便士"
师:是的,你们看,现在的邮票连接处都有这样一个个小圆圈,我们把它叫做"孔",(一起叫)裁开后,像牙齿一样突出的这部分,咱们就叫它"齿".连起来叫—叫——"齿孔".而最早的邮票四周没有齿孔,每枚邮票都连接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引读句子)
师:孩子们,关于这个邮票齿孔的发明啊,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看老师写课题)来,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的"是轻声,读课题时也能把词语和词语之间连得紧一些,那就更好了.)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检查反馈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62页,按照你们平时的读书习惯开始读课文吧!注意读准没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 第一自然段啊刚才我们已经读过了,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读2,3,4三个自然段.咱们班上谁的朗读水平最高请你来读第二自然段!(生指名)你来推荐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吧!你想请谁读第四自然段呢其他同学啊有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认真听这三位同学读,听听你认识的字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听听你不认识的字他们是怎样读的
生:分段朗读(师随机正音)
(二)在复述课文梗概的过程中认读生字
⒈师生合作回顾课文,随机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课文告诉我们邮票齿孔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师板书:1848年)
师: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生:伦敦的一家小酒馆(伦敦).
师:(出示"伦敦"卡片)这个词谁来读 你来……(快速指名读)(边板贴边说)伦敦是一个城市的名称,它是英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123
师:(出示"小酒馆")故事就发生在伦敦的—— (男,女生读,三个字都是第三声)跟老师读.小酒馆我们可以说——一家(卡片翻出"一家"),连起来说说——
家小酒馆.(板贴卡片)
师:(边说边出示卡片"一位先生,阿切尔")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师: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在邮票上刺了很多小孔,这样邮票就很容易地被——
"撕开"了.(出示卡片,一起读)你来读,(快速轮读)来,做做撕的动作.诶,用什么撕 (手)所以是提手旁,去掉提手旁还是读斯.(板贴卡片)
师: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了启发,经过不断地——"研究" (出示卡片),这两个都是生字,你来读读看(快速开小火车读)一起读.(板贴卡片)
师: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并且马上被英国的——采用了(立即出示卡片"邮政部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着邮票打孔机.指着"政"和"仍",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咱们要把它读准了,跟老师读.
⒉结合板书再次回归课文,巩固生字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你们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跟课文中所有的生字都见了面,没有拼音的帮忙,你还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生:结合黑板上的卡片,齐读词语.
三,精读课文2,3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位先生的聪明之处.
(一)结合插图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这位先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师:(指着板书)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知道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先生和阿切尔.这节课啊,我们先一起去看看这位先生跟邮票齿孔的发明有着怎样的关系 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2,3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2,3自然段
师:(出示插图)小朋友们,请你找一找,画面上哪个人是课文中提到的"这位先生"
生答(请他说理由)(同意他的说法吗 )
师:当时这位先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呢
生答(指名2,3人).(要裁邮票找不到小刀,向人求助又失败)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是啊,一起来看这段话:"一位先生……我也没带."
师:老师啊从一些资料中了解到,这位先生,他是一名记者,每天需要投寄的信不止一封,需要使用的邮票也不止一枚,所以,你们看!此时拿在他手中的就是——
(点击插图放大"一大张邮票",句中的"一大张邮票"显红)(一起说)
师:而像这样其中的一小张,我们就叫它——一枚邮票.(出示"一枚邮票")
师:这位先生如果要使用这一枚一枚又一枚的邮票(随机在课件上点出小方框)
就必须用(引说)——小刀把它们裁开.
师:是的,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 (一位先生左手……找裁邮票的小刀.)句子显红
师:也许此时,这位先生正有许多封稿件等着要寄出去,
师:可是那位先生——引读句子——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显红句子)
师:来,你就是那位先生,你会怎样找小刀 做做动作!
生:表演,师随机引
师:走到另一生前,来,你会怎样找小刀 (生表演)
师:看起来你也挺着急的.
师:可是,那位先生——引读句子"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
师:多么令人着急啊!所以他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引读对话.(对话显红)
师:看来,坐在身旁的阿切尔没能帮上忙,(再来看插图,)在这样一家热闹的小酒馆中,除了阿切尔,你觉得他还可以向谁求助啊
生:老板,其他顾客,服务员……
师:可这位先生却没有再继续求助,他是这样做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先生的聪明之处
⒈把句子读正确
师: (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来看这段话,一整段就只有一句话,要把这么长的句子读好可不容易,先同桌合作读一读吧!诶,合作时可得注意方法哦,认真听同桌读, 如果你认为他读得不错,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如果认为他读得不够好,就应该帮他指出来,并和他一起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开始吧!123
生:同桌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哪些小朋友受到同桌表扬了 举手,就请你们先来读吧!注意把这几个生字给读准了.("便,撕"显红)
没受到表扬的咱们也来读一读,老师跟你们一起来.
⒉师动手撕纸,感受刺孔后的方便,指导读句子
师:老师啊也学着这位先生的做法,在这张邮票上刺了小孔,我也来撕一撕.
师在实物投影下撕纸 (一枚枚全部撕开)
师:你看,原本连在一起的邮票被老师怎样地撕下来了 (容易)而且撕得(很整齐)
是呀,就像课文中说的那样,引读(显红句子"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自己试试.(自由读)
师:(很容易,很整齐显蓝)男生先来读读.女生也来试试.一起来!
⒊理解"很容易","很整齐"的原因
师:诶,在没有小刀的情况下,也能把邮票撕得那么容易,那么整齐,这是为什么呢
a,生答:他在邮票上刺了小孔
师:(边板书"刺"边问)(是这样吗 )那他是用什么来刺小孔的呢
生答:别针
师:(边板书"取"边说)是啊,他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然后在……
b:生答:他取下别针,刺上小孔
师:(边板书"取,刺"边说)是啊,他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然后在……
师:孩子们,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句子显红: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
⒋从先生的举动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师:别针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的,小孔是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的.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位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啊 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随机点评
师:说的多好啊!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充满了智慧,其实他在邮票上刺的小孔就是咱们现在所认识的邮票齿孔啊!
师:来,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先生的智慧之举吧!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⒌小结延伸,明确第二课时学习内容
师: 孩子们,就是这样一个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聪明人,咱们课文中却只是用"那个人" (显红),"一位先生"来称呼他,连个确切的姓名也没有提到.也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已经打出了邮票齿孔,而最终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却不是他.下节课咱们就一起去研究阿切尔在看到这位先生的举动之后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写字
师:(出示"英,票")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咱们知道了最早的邮票是在英国发行的,而且发明邮票的也是英国人,这两个字啊是咱们今天要写的,票字咱们刚才已经写过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写"英",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 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中央的央,注意哪个笔画在横中线.
师: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三个一.(实物投影反馈,好的打五角星)(同桌互换,评价)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90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