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_母亲的恩情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母亲的恩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书后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教学难点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资源

课件

教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恩、补、抚、摸、报”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美观地书写 “恩、补、抚、摸、报”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板书:母亲

2、师:是呀,母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妈妈,提起母亲,你能想到那些词语? (善良 、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

3、师: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我们要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师板书,“恩”是前鼻音,“情”是后鼻音,读准这个词。12345

4、“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 (指名读,再齐读)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母亲的恩情。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 

出示:孟郊、缝补、恩情;永远、报答、铭记;抚摸、沐浴、湿润;注视、著名、慈爱;一针针、迟迟归、寸草心;几根白发、生机勃勃

(1)指名试读

(2)带读,开火读、齐读 

(3)第三行,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

(4)第四行,你知道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是什么吗?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同桌互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 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

出示:第三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试着完成填空:

《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2、(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3、出示《游子吟》,齐读。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这节课重点看“恩、补、抚、摸、报”这五生字。

恩,因字放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点点各不同。

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作业设计

(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诵给妈妈听。

(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文章,准备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1234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游子吟》。

2、能够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针、根、迟、寸、永”这几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针、根、迟、寸、永”这几个字。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课文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用直线划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温馨提示:交流可以这样说:我划的句子是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

 预设: 

a、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行动)

(1)“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

(2)看图:看母亲正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

(3)所以,虽然,油灯昏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读这句)孟郊即将远行,母亲将自己的不舍、盼望全缝进了衣服,所以——(读这句)

(4)母亲边缝衣服边想什么呢?(生谈) 点红省略号,母亲还会想什么呢?

(5)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b、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1)“忙”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出示:①事情多,没空闲。比如,工作忙。②急速地做。比如,大家忙着干活。提问:句中的“忙着”的“忙”是什么意思?

(2)练习造句,相互交流。

①课件出示:       忙着             。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比较简单。12345

②课件出示:        ,       忙着             。我们可以在“谁忙着干什么?”这一句前面加上“什么情况下”,这样句子的意思就具体了。

③课件出示:        ,       忙着            ,              。我们可以在第二句的后面再补上“忙得怎么样?”或者“是怎么忙的?”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更加具体了。

(3)夜深了,母亲还忙着为孩子缝补衣裳,双眼模糊,困倦难忍,但依旧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母亲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c、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语言)

(1)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 

(2) 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的行牵动着母亲的心啊!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啊!谁来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眼睛不知不觉就湿润了,现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么?(多懂事的孩子;多体贴的郊儿)

3、总结: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

4、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板书)她的爱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上。50岁的孟郊难忘这一幕幕,不由得写下了这些的诗句:(齐读)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结合刚才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三、 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孟郊看到的,用“波浪线”划出想到的。

(1)看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

(2)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3)“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4)“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5)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12345

(6)小结: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

(7)这似山高似海深的爱就是——(引读)母亲的恩情,孟郊难忘此情引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母亲的这份恩情孟郊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到他50岁时都难以忘记,这就是——铭记。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3、同学们,让我们再跟随孟郊回到临行前的那一夜。

夜深了,煤油灯忽明忽暗,母亲揉揉酸涩的眼睛,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儿子的衣服,女生—— (齐背《游子吟》)清晨,母亲送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还不住的叮咛早回来,男生——(齐背《游子吟》)这就是生活中那细微的母爱,它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吟诵。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作业设计

必做题: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

选做题: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对自己的?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

教学反思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056.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