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怎么写]《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 教材位置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人教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组共有五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五篇课文分别是《识字7》《“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本单元的主题就是教育学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2、基本内容
本组导语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四篇课文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小朋友们清晨来到林中放鸟巢、插警示牌,乐得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游船上,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真该感谢那位善良执着的小男孩,是他将它们一条一条地扔回大海;“父亲”和“鸟”是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父亲就能清楚地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安排了保护动物做鸟巢、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的“说”“编”“做”的实践活动。
教学本组教材,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本组课文后面和“语文园地”中安排了读词语、形近字组词、填写词语、词语接龙、照样子说句子、造句和背诵等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要引导学生认真练习,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是课程改革强调人文精神的体现。教材前两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讲“我”在海边散步时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面临困境的小鱼,一个小男孩在认真地把小鱼送回大海,后四段通过“我”和小男孩的对话展现了小男孩关爱生命,关爱弱者的感人精神。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多么可怜!而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读了这篇课文,每个孩子也一定想加入这样的行列;读到这篇课文的每位老师和家长,脑海里也一定会蹦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对重点句子的解读:
(1)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当我读到“几百条、几千条”“甚至”这些词语时,仿佛看到了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不计其数。)
(2)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被困的小鱼生命受到威胁,生命岌岌可危,迫切需要有人来救它们。)
(3)“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重点落在没有人在乎小鱼的生命,也没有人在乎小男孩捡不捡鱼,见了也没有人表扬他,奖励他,那他为什么还在拣?)
(4)  “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12345
“……”
“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小男孩在乎小鱼的生命,珍惜每一条小鱼的生命。)
对词语的理解:
(1)甚至: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表示程度再进一步的意思。在文中,表示被困的小鱼数量不只几百条,而有几千条之多。
(2)在乎:介意;放在心上(常用于否定式)。文中不同的人物所说的“在乎”表达不同的含义。
(3)“蒸”从字形特点来看,四点底犹如沙滩上的水蒸气。四点底是由“火”字演变而来的。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在浅水洼里的生命岌岌可危的感受和对小男孩珍惜生命的敬佩之情。
3、本课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才能使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一学期来学生对话有所练习,但没有教师的引导,没有读熟的基础上很难将对话读通顺,更难读出对话的语气。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在自读中是能够感受到小男孩的爱心、善良的。但受阅读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小男孩的执著精神和小男孩对每一个小生命的珍视与关怀往往领悟不深,很难与小男孩的情感达成共鸣。
2.思想感情
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我”看着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流露出对小鱼生命的担忧之情。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不停地捡鱼、扔鱼这一举动,也深深感动着我,只是小鱼,仅仅是条小鱼啊,他都如此在乎,更何况他在乎每一条小鱼。这种善良、执著的精神,让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内涵
课文赞美了小男孩对生命的理解和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4.表达
(1)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对于对话的练习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2)文中最后一段重复“这一次、这一次、这一次……”,结合省略号表达了小男孩不停的捡鱼,在乎的每一条小鱼的生命。
(3)很多词语如:甚至、在乎、蒸等字词,含义深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5.课后练习、泡泡语
文中的泡泡语是“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意在: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结合生活说一说如何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课后题中的“读读想想”意图同上,同时训练学写一句完整的话。。
6、课文有一幅插图,展现的是“我”在一旁看“小男孩”捡鱼、扔鱼的场景,意图使学生借助图画进入情境理解文本。
[学情分析]
1.知识能力方面
(1)二年级学生具备了借助拼音、熟字加减偏旁、形声字等识字方法,基本掌握了本课生字的字音,但还没有形成能力。“甚至”是卷舌音,发音较难。
(2)初读这个故事感到非常感人,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在自读中是能够感受到小男孩的爱心、善良的。但受阅读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小男孩的执著精神和小男孩对每一个小生命的珍视与关怀往往领悟不深,很难与小男孩的情感达成共鸣。
(3)虽然本册课文中有学生对话的练习,但没有教师的引导,没有读熟的基础上很难将对话读通顺,更难读出对话的语气。
2.学习方法方面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借助各种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能够用一两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
(2)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落实朱熹的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习惯。12345
[过程]
一、 揭题导入,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创设大海的情境,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题
2、理解浅水洼水的特点
师:谁能说一说浅水洼里的水怎么样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又浅又少”来形容浅水洼里的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了解被困小鱼的处境十分危急]
3、板画大海创设情境[设计意图:创设大海的情境,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调,易于学生的角色转换和体验,更好的与文本对话]
师:小鱼在大海里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狂风卷着巨浪将他们抛出了大海,被困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小鱼会怎么样呢?我们先读读课文吧。
4、提出读书要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同学们,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眼睛看着读;口到,大声读,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重一字;心到:用心去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只有多读,才能读得有滋有味,来,咱们继续读读。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甚至”“几百条,几千条”来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到被困的小鱼很多。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被困的小鱼处境危险,生命受到威胁,学生能读出这样的感受。]
1、读正确[设计意图:第一层:教师随时正音,学生能够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设计意图:第二层:学生能够读流利,并能有所感受]
 师:这次读要做到眼到口到,争取一次不错,也就是用心去读,其他同学可以在心里跟着读。
3、指名读[设计意图:第三层: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受]
 师:谁还想读,这次不但要读通课文还要读出感受,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听听他哪个地方读得好。
4、学生交流
 师:谁听出来了,他哪里读得好?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么?
(1)读出被困的小鱼数量很多。
(2)被困的小鱼生命岌岌可危。
5、指名读
 师:谁还想再来读读?
6、体会“甚至”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导朗读
(1)比较句子
a:先出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也许有几千条。”
师:谁来读读句话?[设计意图学生能明白要读哪句]
师: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方案一:被困的小鱼可能有很多。
方案二:被困的小鱼可能有几百条,也可能有几千条。
 b:出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再读读这个句子换成“甚至”,又怎样理解呢?
生:方案一:几百条很多,几千条更多。
方案二:“甚至”能说被困的小鱼更多。
师:总结——两个句子都说被困的小鱼很多,但有了“甚至”,说明被困的小鱼远远不止几百条,有上千条呢!(出示字卡:甚至,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是啊,被困的小鱼那么多,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指名读。(2-3人)
7、认识“蒸”的字型,体会在句子中的意思,指导朗读。
(1)学生读“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2)师:出示字卡“蒸”,观察“蒸”的字形,结合课文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生:方案一:下面四点底就像水蒸气,小鱼特别热。
方案二:我想到了蒸馒头,特别热
师:四点底就像沙滩上的水蒸气蒸烤着小鱼,浅水洼的水本来就少,沙粒吸,太阳蒸,小鱼的处境多危险啊!你能读出来吗?
(如果说到火,可以告诉学生四点底是火字演变而来。)12345
生:指名读。(2-3人)
(3)创设情境,学生体会小鱼的处境。
师:现在你就是那条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正在被太阳晒着,生命可危,小鱼,你在想些什么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
生:方案一:我多么想有人来就我啊!(师:那你快点呼救吧。)
方案二:谁来救救我啊!
方案三:我快要死了,快来救救我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读出对小男孩珍惜生命的敬佩之情]
1、师:是呀,多么可怜的小鱼呀!(相当于评价,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小鱼们的呼救声谁听到了?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小男孩听到了。(师贴:小男孩画像)
2、指名读。[设计意图:层次一:能将第二段的字音读正确。层次二:能将句子读通顺,并能想象着画面来读。层次三: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小鱼获救了会想些什么?]
3、再指名读。师:小鱼,你获救了,你在想些什么?师相机对话评价。
刚才我们通过反复读课文,小鱼处在危难之中的心情和获救后的心情,读得好体会得也好,这就叫用心的读。
   5:师:是啊,是小男孩救了小鱼们的生命,多么有爱心的小男孩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设计意图:读出对小男孩珍惜生命的敬佩之情。)
三、学习第三到六自然段(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在此基础上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小男孩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在乎所有小鱼的生命。)
1、自由读对话[设计意图:将对话读通顺。]
 师:同学们,3-6自然段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眼睛看清楚,自己读一读看能不能读通顺啊?[设计意图:落实眼到、口到]
2、小组合作读对话[设计意图:练习对话,读出语气]
(1)指导读:你是捡不完的[设计意图:引导女生对男生说,读出对话的语气]
(2)师:小男孩怎么回答的?[设计意图:评价:肯定一点;是头也不抬地回答]
(3)“我”怎么说?
师:这里有个什么标点符号啊?是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你们来问问小男孩。
(4)师:小男孩怎么回答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对话]
3、换过来读,遂相机进行指导。
4、读句子,了解“在乎”在句子中的意思[设计意图: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a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b “这条小鱼在乎!”
师: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在乎”。(出示:词卡,谁会读。单独读“乎”时,读一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贴词卡)
师:用心读一读,看看两个“在乎”的意思一样吗?(落实:心到)
生:对比读两个句子。(能把字音读准。)
(1)“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设计意图:层次一:没有人在乎小男孩捡不捡鱼,他为什么还在拣?]
生:指名读[设计意图:能将句子读通顺]
师:是啊,“谁在乎呢?”在乎的是什么?
生:预设一:没有人看见他捡,不会表扬他。
预设二:捡了也不会有人奖励他。
预设三:小鱼死了就死了,没有人在乎。
(2)“这条小鱼在乎!”[设计意图:层次二:小鱼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
生:指名读[设计意图:能将句子读通顺]
师:在乎的是什么?
生:预设一:在乎的是有人能救它。
生:预设二:在乎的是小鱼的生命啊。
师:总结:是啊,小鱼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12345
(3)出示句子:“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回大海。”[设计意图:层次三:小男孩在乎小鱼的生命。]
  师:读读这句话,还有谁也在乎小鱼的生命?
  生:小男孩。
师:是啊,小男孩认为一条小鱼就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啊。
(4)理解“……”,[设计意图:层次四:小男孩在乎每一条小鱼的生命,在乎所有小鱼的生命。]
(出示:最后一句话过渡)师:于是,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出示这一句)用心读一读这一句,这里的“……”,省略的是什么?(落实:心到)
生:方案一:省略的是“这一条”。
   方案二:省略的是每一条小鱼。
师总结:被困的小鱼有成百上千条,小男孩在乎所有小鱼的生命。
指导读:最后一段。
师:谁能带着你的体会用心读读最后一段吧。(落实心到)
朗读:做动作合作3-6自然段。[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体会小男孩珍惜生命的愿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第3—6段。(分角色,上台,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5)层次三:很多有爱心的人都会珍惜小鱼的生命。
师:除了小鱼,小男孩,还有谁也在乎小鱼的生命?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参与,产生共鸣。
师总结:是啊,小鱼在乎,小男孩在乎,大海在乎,作者在乎,每个关心小鱼生命的人都在乎,都把小鱼当作活生生的生命,都会珍惜小鱼的生命。(板书:珍惜生命)
五、写真情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写出真实的感受)
   1、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写在真情卡上吧
   2、交流感受
   3、师:不管是鸟虫鱼兽还是花草树木,大自然都赋予了他们生命,让我们都来珍惜生命吧!让这些小鱼带着你们的心愿游回大海吧!
板书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
  珍惜生命
板画大海、沙滩,被困在潜水洼里的小鱼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45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