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设计]《浅水洼里的小鱼》综合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说
  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多么有趣!也许有人要捡回家慢慢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驻足观赏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的沙滩上如何挣扎至死,也许有人会将正在跳跃的小鱼儿埋起来,然后用沙子为它们筑起一座座精致的坟墓……
  而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可以想见,文中的“我”后来也一定加入到把小鱼送回大海的行列;读了这篇课文,每个孩子也一定想加入这样的行列;读到这篇课文的每位老师和家长,脑海里也一定会蹦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提醒学生注意:“甚、至、蒸”三个字都是翘舌音;“死”是平舌音;“甚”是前鼻音,“蒸”是后鼻音;“至”是以前学过的“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将“手”的第二笔换成点、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继”、“乎”、使用频率较高,可组词连读,以帮助记住读音,理解意思。
  2.写字。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教学时要“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可以抓住难点作少而精的讲解,如,“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 的“撇”要写成竖撇。学生在观察老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临写时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写前看清范字;临写时要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回头看看范字,对照一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力求有所改进。
  (二)朗读感悟
  1.初读全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引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的可怜,读出同情的语气。
  3.演读第二至六自然段,体会小男孩救鱼时的执着与专注。可安排小组和全班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性朗读。要引导学生重点读好小男孩的话,演好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我知道”要读得干脆些。文中出现了六个“这”,都要读得重一些,以表现小男孩救小鱼态度的坚决和专注。
  4.启发思考与想象。
  (1)小男孩明明知道捡不完,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捡?
  (2)“我”听了小男孩的话和看到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3)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三)实践活动
  1.让学生讨论课后“想想说说”的两道题目,要求尽可能想出不同的办法,有各自不同的说法。
  2.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这些小动物(老鼠、害虫等除外),看它们是否受到什么威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如果是,想想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小动物。12

  四、教学设计举例
  演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安排小组演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分工,一人读“我”的话,一人读小男孩的话(要边读边辅以象征性的动作),一人读作者叙述的话。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试读、表演。读演“我”和小男孩的同学要争取背记各自的对话。
  2.检查小组演读情况:找两三个小组分别上台演读,同学进行评议。
  3.在全班学生中挑选三名学生进行演读。
  4.思维训练:通过反复演读,学生都已进入“角色”,并一定为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这时教师相机启发提问:
  (1)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2)你如果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33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