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赠汪伦》教学实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分析
《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诗的大意是:李白我坐上船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和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全诗明白如话,质朴无华,虽只有四句,却突出了两个人深长的情谊,又没有分离的感伤。诗的前两句写汪伦“踏歌”送行,这是一种独特的送友方式,既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又充分表现了这一对朋友同样豪爽乐观的性格。后两句与潭相比,即景抒情,特别是 “不及”二字用得很妙。诗人没有说汪伦对我的情谊像桃花潭水一样深,而是说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都比不上这份情谊,可见这份情谊已达到非常深的程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二、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加强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又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一课吗?没关系,一会儿谜底就能揭晓。昨天裴老师和大家见面时说请同学们把会背的古诗背给家长听,大家做到了吗?那你能不能背给裴老师听一听呢?
上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会背这么多的诗,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可有名了,他就是我国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李白。他的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而且很多诗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他写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也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赠汪伦》,请大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先来写一写课题。这首诗在哪里呢?我们打开语文书64页就能发现它了。1234
师:老师问一问大家,如果老师不教你,你们自己能不能自己把这首诗读下来呢?那你要是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呀?
生:我们可以问问老师。
生:我们还可以请教爸爸妈妈。
生:我们还可以查字典。
师:对,看一看拼音,问一问同学或者老师,我们已经学过怎么查字典了,遇到不会的字还可以查一查字典,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现在我们同学们看着拼音试着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会读了吗?那好,老师要找一位第一次读这首诗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会读会背的同学来当小评委,他要是有读的不对的地方,等他读完了告诉他,好吗?
师:虽然是第一次读,可是同学们都能很快地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下来,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敢于接受挑战吗?现在把书合住,放在桌角,看老师的大屏幕,现在这首诗不带拼音了,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刚才有的同学没有读对,那是因为这里面,我们还有个别生字还不认识。所以这首诗里的几个生字都站出来要考考我们,大家来看,它们说了:“你们谁认识我呀?”谁愿意带着大家读一读?记住了吗?那这些生字可是要把它们的拼音帽子藏起来了,让我们再来认一认它们,这次谁来带大家读一读,我们那个小组来排火车读一读。
师:这几个生字我们认识了,还有几个生字也说要和我交朋友呢,这几个字说:“我们不但要和同学们认识,还要同学们会写我们呢?那我们怎么能记住这几个字呢?大家快来想想办法。想出来好办法就交给你的同桌吧,让同桌也来分享你发现的快乐吧。谁有什么好方法,也教教老师和同学们,好不好?
师:在我们共同学习下,一会儿时间我们就记住了这三个生字。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刚才我们记住“情”字时是用“青草的青”,现在这个青字要和我们变魔术了,它要请上他的很多朋友,让我们来分一分呢。
师:刚才认识生字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全认识它们呢,没关系,下课之后,你再多看看这些生字,多和他们交朋友,一来二去的,你自然就认识它们了。
师:认识了这首诗里的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这次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得很流利。
师:看着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不行呀?咱们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呀?为什么老师读得有感情呢?那是因为老师在课前把这首诗读了二十多遍了,读得多了,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也就能读得有感情了。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而且,我每次都是一边读一边想象,就好像自己就是李白,就是自己为了表达对汪伦的感谢之情而写的。 [板书:情]
师:你们愿意像老师一样读的有感情吗?那老师教给你一个小窍门,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写这首诗的大诗人李白了,那你为什么要赠送给汪伦这首诗呢?先听老师给你讲一讲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好吗?
师: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旅游,汪伦是一个村民,他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旅游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风景名胜,他们一起饮酒作诗,非常高兴,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突然看到汪伦踏歌相送,李白非常感动,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赠汪伦》,哪个小李白,来背一背你送给汪伦的这首诗?这是李白刚要走的时候,突然听到的踏歌声,那怎么读这句话呢?李白非常高兴,所以说桃花潭水——,不及汪伦——1234
师:这个时候,李白的心情正不好呢,因为他被皇帝罢了官,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只好到处游览,可是就在他失意的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位好朋友,能一起说说心里话,你说他是不是很开心呀?哪个小李白读得开心?这桃花潭有多深呀?一千尺知道是多少吗?一尺等于0.33米,一千尺等于333米,我们的教室有4米高,那样算下来,我们一千尺要有84层楼那么高,深不深呀?那你怎么读这句话,让别人也能感觉出桃花潭很深呢?虽然这桃花潭水很深很深,可却不及——,
师:李白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李白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他不想再麻烦汪伦,所以打算不辞而别,可是没想到汪伦听说了他要走的消息,带着全村的男女老少,用一种最特别踏歌方式来给李白送行,就是一边用脚打着节拍一边唱歌的方法,你说李白看到这个场景是不是很激动呀?那个激动的小李白在哪里呢?快把你写的诗送给你的好朋友吧。是桃花潭水深,还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深呢?那咱们来做小李白,一起背一背这首诗。
师:虽然两个好朋友难分难舍,可总还是要分开的,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李白,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汪伦,你会怎么说呢?我们同桌两个同学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来说说试试。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表演表演,让老师也来当一回李白行不行?
师:分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有些伤感,可是一千多年来,正是有了这首《赠汪伦》,李白和汪伦的友谊却是那么地久天长,永远的记刻在世人的心里。其实,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写友情的送别诗,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同样也是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下课了,裴老师特别喜欢咱们班的同学,也不舍得和咱们班的同学告别,在座的所有老师也都认识了我们班的同学,现在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一齐起立,把我们今天学习的送别诗《赠汪伦》送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希望我们记住之间这节课的友谊。
六、课后反思:
一、发挥各自智能,尝试个性化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赠汪伦》课后作业的设计正视了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并发挥学生各自特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张扬,灵性飞扬。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自主地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学习效率比强迫学习高出许多倍,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会有所提高。
    二、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以往的课后作业都是以记忆、机械重复的抄写为主,学习是被动的,没有乐趣的。而《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使学生之间能相互交换学习信息,随时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相互启发,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降低对失败的恐惧。学生兴致盎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注重语文综合性的学习1234
  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作业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文字、图画、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有效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25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