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设计理论
在《新课标》“总目标”中这样一段阐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切无处不在的。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探究算法——师生共同归纳口算方法——应用练习。在《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尝试、灵活迁移——合作交流、一题多解——评价体验、归类选择——基本训练、形成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设计特色
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事“活生生的数学的研究工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五册第64页《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
A) 认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B) 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建立联系的意识。
C) 情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审美情绪;让学生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对本班学生的目标定位:
A)下限: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B)上限: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背景下,学生能发散性的、创造
性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的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分组:
合作组以异质分组,学习组以同质分组。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意引入
1.小朋友,老师小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里是哪里?(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肯德基场景)前几天,老师在因特网上发现了肯德基爷爷发布的一条最新消息:为了感谢小朋友对肯德基的厚爱,肯德基将推出四款新产品:
汉堡套餐 每份23元 夹心薯条 每包1元
鸡香汉堡 每只18元 鸡块套餐 每份24元
2.小朋友你们想吃吗?
学习组统计一下,每个品种有几个想吃,并把人数填在表格里。
品种
汉堡套餐
鸡香汉堡
夹心薯条
鸡块套餐
价格
23元
18元
12元
24元
人数
师:看来每个小组统计出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1.学生观察后齐声回答:肯德基。
2.学生个个垂涎欲滴,舔着舌头说:想吃!
3.学习组进行活动,统计人数。
汇报2个学习组。
设计思路:
选择以肯德基作为学习背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学习的是“生活化”的数学,提高兴奋点,引起关注度。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学习新知
1.探索算法:
师:如果要吃这些东西,需要花多少钱?
品种
汉堡套餐
鸡香汉堡
夹心薯条
鸡块套餐
价格
23元
18元
12元
24元
人数
4人
2人
4人
3人
师: 我们先来给这个组算算帐,好吗?
(1)先来算算最便宜的夹心薯条吧!4人吃价格为12元的薯条要花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12×4)
(2)到底需要花多少钱呢?
(教师在12×4的后面画上“=”)
(3)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算一算!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苹果堂本子上。
(4)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有困难组的学习,指导讨论。
2.小朋友能用那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2×4=48,真能干!
(1)仔细看一看每种算法的计算过程,然后将这些方法分一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分成三类)
一类是连加,一类是把12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还有一类是把12拆成两个数。
板书: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拆成两个一位数
连加
请小朋友比较一下,三种方法计算起来哪种比较麻烦?(麻烦的方法我们一般不采用,边说边擦掉12+12+12+12=48这类方法。)
2)总结:我们已经发现了两种比较好的计算12×4=48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种?
3)发现最佳方法:
4)我们刚才只帮XX组算出了4人吃夹心薯条需要花48元。(指小组统计表)问:还能再请你们帮个忙吗?那汉堡套餐、鸡香汉堡、鸡块套餐,需要花多少钱吗?
出示活动方案:
任选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组内交流
准备汇报
5)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有困难组的学习,指导讨论。重点讲23×4的计算方法。
①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② 可以选择“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③ 师:看来这种把“两位数拆成
两个一位数”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乘法口算。那么,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是不是都行呢?咱们试试看好吗?
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写成:
60
24×3=72
12
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把这些计算过程想在脑子里,因为是口算。
⑤还有别的方法吗?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引导:看来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是个好办法。
⑥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证明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是适合与所有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吗?
⑦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1.
1)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2)指明B组的一个学生回答。
3)学生个体独立思考。
4)学生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自由的发表意见。
① 12+12+12+12=48(元)
② 6×4=24 6×4=24 24+24=48
③ 8×4=32 4×4=16 32+16=48
④ 10×4=40 2×4=8 12×4=48
⑤ 7×4=28 5×4=20 2×4=8
⑥ 9×4=36 3×4=12 36+12=48
2.
1)生思考后回答:是连加这种方法。
2)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3)生意犹未尽地说:能!
4)生根据活动方案,学习组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
某组汇报18×2=36说说计算方法。
某组汇报23×4=92说说计算方法。
5)回答:
① 生:“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
② 生:不可以!因为23不可能拆成两个一位数,如果两位数再大一点就更不可能拆成两个一位数啦。
③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A组)
④学生说计算过程(A组 B组)
⑤把两位数拆成两位数和两位数的方法:(可能性不大)例:
11×4=44 把11拆成两个一位数
12×4=48 把12拆成两个一位数
44+48=92
⑥生 24×3=72
20×3=60
4×3=12
60+12=72
⑦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到只最好的方法。
设计思路:1.发挥学习组学习优势,以好带弱,以好启弱,共同进步。
2.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发现本质特征的能力。
3.尊重每位学生不同的选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4.在认知矛盾中产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水道渠成的体会到“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加深学生的印象,易于知识的掌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三)仿练:计算学习组的帐单。
1.肯德基爷爷说:小朋友真能干!你们已经能正确地算出别人的帐单啦!现在就为自己算算帐吧!有没有什么问题?
2.太棒了!我决定要和肯德基爷爷建议一下,哪天肯德基爷爷要招收会计师,你们优先聘用。
(三)仿练。
1.学习组独立计算自己的帐单。
学习组交流,校对。
辅导路线:A B C(重点关注A组)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材料,进行模信性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2.我们是怎样学会的?
3.一位数乘两位数是怎样口算的呢?
(五)巩固练习:
1.师:累了吧!看段VCD。谁能最快的说出片名?你们想成为樱花道,流川风吗?我们来玩个投篮游戏吧!
2.课件出示篮球和算式
27×3= ( 27、 61、 81)
早信封里有三个圆片分别代表三个篮球,你认为哪个字是对的,就选与它一样颜色的小圆片投篮。
37×2= (64、 74、 20)
12×8= (96、 24、 86)
……
3.分层练习:
★1.肯德基爷爷的未来会计师们!你们愿意帮忙算一算这些帐单吧?
(四)课堂总结
1.学生个体回答: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我们是通过肯德基帐单学会的。
3.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在分别乘以乘数后,把他们的积相加。
(五)巩固练习
1.学生个个情绪高涨。
2.全体学生玩“投篮游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品种
A套餐
B套餐
C套餐
价格
4元
3元
1元
分数
2份
3份
5份
总价
40> =□
30> 3=□
10> 5=□
3× =□
2× =□
9× =□
42>2=□
32> 3=□
19>5 =□
2. 11×5= 34×2= 18×3=
★ ★
1.肯德基生日聚会,每位小朋友需要付出13 元。
如果3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如果7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2.肯德基餐厅内,每张餐桌可以坐4人。15张餐桌可以坐多少人?17张餐桌可以坐呢?
★★★
1.肯德基生日聚会,每位小朋友需要付13元。
如果3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如果7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2.肯德基餐厅内,每张餐桌可以坐4人。
15张餐桌可以坐多少人?
17张餐桌可以坐呢?
3.圣诞节快到了,肯德基即将举行“庆圣诞,家庭环保大探险“活动,参加的家庭需支会231元的活动费用。消息一发布,就有3个家庭前来报名,他们共需要付多少元钱?
3.学习流程:
独立完成
(教师和A组商量完成)
学习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交流顺序:
A组 B组 C组
设计思路:1.学习到此,学生已感疲惫,为了再次引发他们的兴奋点,设计了人人参与的投篮游戏。
2.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难度梯度的练习,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2121.html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