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视频】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数学教学反思 2017-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人教社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78—81页。

  二、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把6米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米?

  (2)把6000厘米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0.05元=( )分 0.007米=( )毫米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004 0.4 0.04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导入新课

师:[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记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生齐笑]

生1:李华的身高不对。14.5米比房子还高。

生2:陆文刚的身高也不对。[用手比]0.139米只有这么高。

生3:王小林的身高是对的。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

生[齐]: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师:是的。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三)进行新课

  1.探究规律。

  出示例1 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明题意]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还可以继续向右移动。

师:[出示米尺]先看原来的数0.004米的实际长度,在米尺上指出来。

生:[在米尺上指认]0.004米是4毫米。

  [板书:0.004米=4毫米]

师:那么,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分别是什么数?也请指出它们的实际长度[指米尺]。

生: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0.04米,[在米尺上指认]也就是4厘米。[师插问:是多少毫米?]40毫米。[板书:0.04米=40毫米]

生: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0.4米,[在米尺上指认]也就是4分米,400毫米。[板书:0.4米=400毫米]

生: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4米,也就是4000毫米。[说明有米尺的4倍长]

师:把第二、第三、第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

师:你们善于发现规律,很好。谁能说得更准确一些,小数在怎样变大?

生: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它就扩大了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它就扩大了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它就扩大了1000倍; [教师在板书上用箭头标出,注明扩大10倍、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

师:请同学们注意数学言语的准确性。应该说“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 ”不要说“扩大了”。

  [指名学生对照板书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

  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1题,下面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7 0.25 0.006 0.5 062.4 3.72

  [指名口答]

师:在例1中,如果从第四个式子起,依次往上看,小数点的位置怎样移动?小数的大小怎样变化?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生:从下往上看,4米变成0.4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4米变成0.04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4米变成0.004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在板书上用箭头标出变化情况]

  全部板书如下:[箭头用彩色粉笔画]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指名学生对照以上板书说明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规律]

  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2题下面的数,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各缩小多少倍?

  3.5 42.8 2.09 600 193.5

  [指名口答]

生:老师,我想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先让学生议论]

师:[出示教具]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教师演示,当小数点移动时,数位顺序随之移动。学生一边读数,一边体会算理]

  2.小结规律。

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生:[略]

师:请阅读课本第78—79页。

  3.应用规律。

  出示例2 把0.08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进行什么运算?

生: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以几。

师:对,请列出算式。

  [指名板演,列式:0.08×10=

  0.08×100=

  0.08×1000= ]

师:可是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乘法运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向右移动小数点的办法。

师:对!根据上面的变化规律,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就行了。

  [指名学生写出上式的得数]

  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4题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87×10 3.9×100 0.003×1000

  0.563×10 0.148×100 12.5×1000

  [全班试算,师生共同订正]

  出示例3 把43.7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进行什么运算?

生: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

师:对!请列出算式。12

  [指名板演,列式:43.7÷10=

  43.7÷100=

  43.7÷1000= ]

生: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生:缩小10倍,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0倍,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缩小1000倍,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师: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请你们在草稿本上试算出三道题的得数,发现了问题立即提出来。

生:位数不够怎么办?

生:位数不够补0。

师: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指名学生写出上式的得数。提醒学生注意:43.7÷1000=0.0437]

  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6题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34.81÷10 8.63÷100 2÷1000

  0.7÷10 14.5÷100 48.9÷1000

  [全班试算,师生共同订正]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9页,进一步明确怎样应用这一规律。(四)巩固练习

  1.复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独立作业:课本第80页3、5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数]

  3.思考题:联系“复习准备”题中第(1)、(2)题想一想,把整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时,在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两个、三个、 “0”,是否符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规律呢?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7273.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