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阅读】《本命年的回想》教案5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一

教学目标 :

1.联系课文的文化背景,了解春节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

3.欣赏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浓郁的乡土气息。

4.通过学生自己过年时的亲身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的对比,他们能体会到春节的变化与传统民俗的魅力。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辅以提问引导、讲解评价,串联全课教学。

教学情境设计:

教室营造出过节的气氛,体现课文特定的民俗色彩。教学课件的制作也以喜庆、欢快的背景、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在富有“年味儿”的环境中学习、感悟。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生字词。

2.已朗读过课文,挑选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写诵读脚本。

3.搜集有关春节的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检查、落实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分析第4自然段的结构。

 

教师活动

技能

要素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学

淡化上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

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播放一个关于春节的幻灯片。取消“上课——起立”的形式,让学生自觉进入氛围。

2.“观看了幻灯片,大家想到了什么?”

3.“大家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4.提问外地的同学:“你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

5.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教学。

 

展示投影造境

 

提问

 

提问

 

拓展

 

引导

 

观看幻灯片

 

 

 

过年、春节

 

学生根据经历,谈出不同的感受与原因。

学生根据经历,谈谈其他地区是怎样过春节的。

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解题:本命年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风格。

3.检查字词

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主要有:

识记:浓郁簸箕穿梭子门

秫秸阖家鬼祟篱笆

玉米儿疙瘩鬏舍嚼

理解与运用:阖家鬼祟赏心悦目

 

4.初读课文

布置思考题:

a.“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回想的?从什么地方结束回想的?”

b.“回想的过年的特点是什么?”

 

 

 

 

讲解

 

 

小组合作学习

 

 

 

 

 

 

请本命年的同学解释

 

 

 

分小组讨论完成关于字词的练习题。每小组选出一人负责回答老师的提问,组内其他成员可做补充。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分析课文开头

明确:第3自然段开始回想,第5自然段结束回想。第3自然段为标志。

分析开头“节气歌”的作用。

找出总结春节特点的句子。

 

分析“守旧”的意义

 

 

 

 

 

 

提问

 

 

 

 

衬托出春节的重要

“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

带有恪守传统的意思,表示出春节在作者心目中的传统意义。

理清思路,分析第4自然段结构。

设疑引导

a.“作者回想的过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我们现在过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c.“我们现在过年从除夕开始,课文中的过年从腊月初一开始。这一月之间,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分析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默读第4自然段。分层、起小标题。

 

 

分小组讨论小标题。

 

 

 

 

几件事中跟吃有关的有几个?说明了什么?

与吃无关的表现了什么?

结构总结(明线)

a.“这几件事之间什么顺序?”

b.“用课文中的词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6.中心总结(暗线)

a.“这样丰富的生活表现了运河地区人民什么特点?”

b.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提问

 

追问

 

 

总结

提问

 

 

 

默读

总结

 

 

讨论

 

 

 

 

 

 

 

 

提问

追问

 

 

提问

 

追问

 

 

全体学生:“腊月初一”。

 

大部分家庭现在过年是从除夕之夜开始的,欢乐一通宵之后,初一开始拜年。

 

 

 

 

小标题要求:

先找出一个动词,

结合这个动词,总结出小标题。

 

小标题答案不求统一,贴近即可,基本可总结为:

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绒花备年货送灶王换门神

 

前4项,收成好,享用成果。

祈求好运,祝愿平安。

 

时间顺序

“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重视过年——热爱生活

 

勤劳、淳朴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通过对第4自然段的分析,学生能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了解关于春节的民俗知识,在讨论春节民俗的变化中,学生感悟到中国节日的内涵。

教师活动

技能

要素

学生活动

通过朗读,欣赏优美画面,体会语言风格。

已布置学生自选课文片段写诵读脚本。

教师范读“炒年货”片段

提问关于诵读脚本的有关要求

 

 

 

 

 

 

 

教师展示自己的诵读脚本:

(附:诵读脚本)

c.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教师组织、点评。

 

 

 

了解民俗知识体会其内涵

通过对“换门神”的分析过渡到《本命年的回想与春节民俗》。

以“除夕夜”一段为例,分析春节民俗。

学生自己找出本段中关于春节的民俗。

 

 

 

 

 

 

 

 

以吃饺子、包制钱、放鞭炮、贴春联为例分析其内涵。

 

 

 

 

 

 

结合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和对民俗知识的认识共同朗诵“除夕夜、拜年”一段。

教师领读第一句

 

拓展探究

1.“为什么作者回忆小时侯过年会有返老还童之感?”

 

2.“我们现在又是如何过年的呢?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3.“过去过年与现在过年相比,没变的是什么?”

4.揭示出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特点。

 

总结全

这几年春节人们又重新寻找回了曾经失落的民俗。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回归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知道民族的讲究、祖国的传统。这也正是作家刘绍棠所要告诉我们的。

 

六、布置作业 

 

 

 

 

 

提问

 

 

 

 

 

 

 

 

投影

讲解

 

 

 

组织点评

 

 

 

过渡

 

 

 

 

 

 

 

 

 

 

 

 

 

 

 

 

 

 

 

 

朗读

 

 

 

 

 

 

 

 

 

 

 

 

 

 

 

有关要求:

分析内容——确定基调

分析语言——确定重音

分析感情——确定语气

本课脚本应做到:

分析出课文所展示的画面内容、及蕴涵的感情,列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词、句。

 

 

 

 

 

学生朗读

a.介绍自己朗读的片段,

b.讲解自己的诵读脚本,

c.朗读文章片段。

 

 

 

 

 

 

 

吃饺子

饺子包制钱

芝麻秸铺地

小丫头不能出屋,小小子不许随地大小便

放鞭炮

贴春联…...

 

学生说出这些民俗的来历或传说。

了解内涵:

吃饺子、包制钱——盼望生活美好。

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

 

女生推选一人朗诵“除夕夜”部分,男生推选一人“过年”部分。全体朗诵结尾。

 

 

 

小时侯过年思想单纯、内容丰富、是贫困生活里幸福的日子。

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列举当今过年的一些新现象:

春节联欢晚会

手机短信、电话拜年

……

“一家人春节的团聚”

 

 

体会深层文化内涵

 

 

同学们展示这几年家里过年的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民俗意义的饰品。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499.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