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七年级上册|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版七年级下)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2.学习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1.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2.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3.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课文运用对比来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进而领会文章主题的深刻性,体会文章语言的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特点。解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气氛中完成。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导人。

    回忆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提起童年,它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其乐无穷。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童年生活的文章,看看文中主人公的童年和自己有何异同点。(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作品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意思是早晨的花到傍晚才去采撷,也就是说集子里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作品。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总之,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中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有何用意?

    4.文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异同,采用了什么写法?

    5.文中第一段末有这么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加点词“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确学菜畦桑椹珊瑚攒敛人迹罕至觅食秕谷蝉蜕拗盔甲

    人声鼎沸倜傥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文中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何用意?

    明确:(插入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  

  3.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

  明确:(对比。)

  4.文中第一段中“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用“似乎”是因为时间已经隔了七八年,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踌躇;“确凿”是写作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文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4。)

    ①本段写了哪些季节中的哪些景物?

    ②本段写了百草园里的动植物,有何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

    (①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是春季的景色;“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是夏季的景色;“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覆盆子”是秋季的景物。    ,

    ②写百草园里的动植物,透露出儿童的好奇、喜爱之情,饶有情趣。)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七、布置作业     ’    ’

    《新课标作业 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对比手法

百草园:春、夏、秋、冬(乐园)

三味书屋:读书生活(最严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585.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