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繁殖行为论文|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李再生

教学目的:

1、懂得的概念。

2、懂得的意义。

教学重点:

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的概念。

教学难点 :

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制作投影片

教学准备:

光盘、投影片、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大家知道,动物的行为是很复杂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在上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动物的两种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哪位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动物的攻击行为?举一个例子。什么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举一个例子。(P114)

看光盘。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动物的另二种行为:利用投影显示课题:(见标题)

一、贮食行为:

1概念:动物贮藏食物的行为

在动物界中,有许多种动物有贮食行为。小至蚂蚁,大至豹子和狮子,它们都有贮食行为。下面以常见的蚂蚁为例来加以说明。(P117)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蚂蚁将很多麦粒贮藏在蚁巢的“粮仓”中,这些麦粒有时会发霉腐烂,但蚂蚁能将麦粒搬出去晒干或者扔掉。在彩图二十四中,一只金钱豹将捕到的羚羊挂在高高的树上,使树下的狗和猪看得见却吃不到,它自己独享美餐。除豹子外,不少食肉兽也有将吃不完的食物藏起来的习惯。如大灰熊将蜂蜜野果藏在地下,美州狮将吃不完的食物吃吃埋埋。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也能贮藏食物供冬季食用。如豹鼠将松果藏起来,星鸟将榛子掩盖在冰雪之下,也能把它找到。除此之外,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有这种行为?(黄鼬、松鼠、老鼠)看光盘。那么,动物具有贮食行为有什么意义呢?

2意义:对动物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维持动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有利。

二、行为:

l概念: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每一种动物都有繁殖行为,方式方法是很不相同的。从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到高等的哺乳动物大猩猩,它们在生长发育成熟时,都能够进行繁殖,都具有繁殖行为。

同学们看P118,雄羚羊和雌羚羊的识别。草原上有一只雌羚羊走了过来,一只雄羚羊发现了,迅速地跑过去,挨挨身子,擦擦肩。它们在干什么呢?原来,它们是在相互打招呼、认识,表示亲热和友好。这种雌雄动物的识别就属于繁殖行为。

又如P119,园丁鸟的筑巢、求偶的过程。有四幅图,第一幅图,雄鸟占领了巢区,建造好了鸟巢。

第二幅图,雄鸟装饰鸟巢,吸引雌鸟到来。

第三幅图,雄鸟扭动身体,唱歌给雌鸟听。

第四幅图,雄鸟抛举好看的物品给雌鸟看,以此打动雌鸟,雌鸟受感功动后,前来与雄鸟交配产卵等,这也是动物的繁殖行为。

再比如,鸟类的孵卵、育雏的例子:母鸡抱蛋,母燕子喂小燕子昆虫吃,母猪产仔等。观看光盘。下面请同学们以青蛙、海龟为例讲讲动物的繁殖行为。那么,动物具有繁殖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2意义:使动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并使后代得到亲体的良好照顾,可大大提高动物幼体的成活率。

小结:

是动物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活动,而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对于动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产生大量的后代,提高幼体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考:P120动动脑1、2

对于1:其他贮食行为有啄木鸟将橡树果实藏在洞中达上千粒,乌鸦也有这样的习性,猩猩喜欢将食物埋藏以后再挖出来吃。

对于2:占区的意义是为动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繁殖后代创下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动物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并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对动物的种族生存和繁衍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364.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