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科学教案|第一课我从哪里来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课题

第一课    我从哪里来

 

本课题教时数

  课时2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能力

目标

通过对人类发展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和综合等方法,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

 

情感

目标

1.通过对人类起源的探究,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起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

2.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

人类的起源

教学难点

人类的进化

教学用具

 

图片

教     学     程    序

备  注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司芬克斯(sphnix),它专门用一个谜语来为难路人: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回答不出,它就会一口吞下路人,这个谜语难倒了很多人。后来英雄铂尔修斯破解了谜语,这个谜语被称为司芬克斯之迷,它的谜底是:人。

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自古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1、  人的由来

(1)       人类起源的传说与神话

中国:女娲 “团土造人” 

(补充:1、女娲补天的故事:共工与祝融相争,共工头触不周山,把天撞出了一个窟窿,于是人间大雨不断,洪水泛滥。女娲采五彩石炼石补天。

2、女娲采集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彩石,但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的一块就丢弃在青梗峰之下,这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前生——通灵宝玉。)

西方:上帝造人 ,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第一个人——亚当,又从亚当身上抽出了一跟肋骨,变成了一个女人——夏娃。

其他传说:神与人的后代

教师总结:在古代,人们大多相信人是由某种神灵创造出来的。但现代科学证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2、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1)       森林古猿是现代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大约在2300万年——1800万年前,在热带雨林和草原上,有一种古代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它们身体短壮,胸廓宽扁,前臂和脚腿一样长,过群体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森林古猿都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同时也是现代类人猿猩猩、长臂猿的祖先。“森林古猿”是指那个年代生活的所有古猿类。人类的祖先是一些从树上来到地面生活的古猿,地面的生活使它们体型变大,内脏和其他器官也相应改变,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

(2)       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

a 前人阶段:(南方古猿阶段)距今400万年前,最早的人科成员。

b 能人:南方古猿是已确定的最早的人科成员,生活在距今400万——100万年之间,脑容量为500毫升,不会使用工具和火。

c 直立人:爪哇猿人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的直立人,生存于约240万前。脑容量为100毫升左右,能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知道用火熟食,居住于洞穴或河岸等地,以采集植物及猎捕动物为主。12

d 智人:化石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至1万年之间,脑容量增加为1300毫升以上。已能够制作各种精致的石器和工具,发明了骨针,懂得了缝纫技术,懂得了人工取火,还学会了驯养野生动物。

(3)       人猿与猿人的区别

人猿也叫类人猿,简单的说就是象人的猿类,包括亚洲的长臂猿、猩猩,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

猿人是象猿的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现生猿。

(4)       元谋人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县

(5)       北京人

小故事:美国的猿猴诉讼案

(6)总结

随着生产工具得不断改进,人类改造自然得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得到发展,人们得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3、  文明的发展

(1)       人类的诞生与原始人的生活概况

(2)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关系

(3)       文明的发展历程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时期,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历时二三百万年

青铜时代:冶炼青铜

铁器时代:铁矿分布比较广,铁的硬度和韧性较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最早锻造铁器的是赫梯王国,约在公元前14XX年左右。我国在春秋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蒸气机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适用于各种工作机,机器生产迅速代替手工劳动,人类开始进入机器化生产的工业社会。 

电子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突飞猛进。

三、课后作业

完成课课练第一课填空题、选择题

 

 

 

板书设计

 

 

 

一、人的由来

1、  有关人类的起源的传说和神话

2、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3、  猿人的出现

二、文明的发展

1、  石器时代

2、  青铜时代

3、  铁器时代

4、  蒸汽机时代

5、  电子时代

教学后记

由于森林古猿的有关知识涉及到考古知识,教师对此不必讲的太多太细,一面使学生感到难于理解。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81.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