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_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作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语言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意义及启示的探讨,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开放改革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兴衰。

(4)探讨丝绸之路兴衰落原因;夹带西部大开发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关注西部开发,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本课新课标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二是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课重点:一是张骞通西域,二是丝绸之路。

对于课标中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我把重点定在学习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和张骞的优秀品质上。

对于这个重点内容,我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打下了伏笔,用大葱大蒜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来导入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些必需品和张骞通西域有着直接的关系。

先设置问题,如: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看视频及教师补充讲解等方式来突破。

本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这个重点和难点,采用发现法教学,设置情景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处理历史信息,同学交流互助,教师补充说明等方式来突破。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课前导学

1、查找西部大开发资料和新疆博物馆“楼兰美女”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古迹等资料;

2、收集敦煌、吐鲁番等地旅游照片和门票;

3、准备历史小品《张骞惜别匈奴夫人》;

4、设计一段《重走丝绸之路·过交河故城》导游词;

5、以消失的楼兰和交河故城为主题,自制小报。

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为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12345

本课里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可以让学生用对比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教学围绕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问题展开。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资料,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几个便利因素,从中概括出它的对现实生活价值和作用。

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设备,vcd、电影机、或小黑板

2、网络:

3、影视剧片断,历史资料片《上下五千年》

4、《汉书·西域列传》《汉书·张骞传》

5、实物:西部水果、干果;蔬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

在内地也有吗?

学生根据实物回答

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

安排一女生披丝巾,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有基本功有,可以跳一段舞蹈,全班一起打节奏即可。

   引导学生通过看实物、舞蹈想象西域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如果是内地学生,了解新疆比较少,舞蹈动作只做个抖动双肩之类,无法营造氛围,可改为放新疆音乐。

太好了。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表演也很美。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由实物、音乐舞蹈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照书答

这是书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

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则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 

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

 参照彩图18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

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

学生看书p76

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12345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要去攻打匈奴呢?汉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是如何相处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势力的增强,统治者就希望从军事上打垮匈奴。

汉武帝之前:和亲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

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

生:大月氏。

学生查彩图18页地点:大月氏,并在填图册上填出。

使学生脑中有直观印象

对。汉武帝从匈奴投降者口中了解到,匈奴打败大月氏时,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饮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恨匈奴而图报复,但苦于找不到盟友。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挺身而出,自愿前往。(出示张骞简介)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

看彩图、填图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时间是公元前138年。那么,他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线呢?大家看图(显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大家注意古今地名变化,在地图上找一找,

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在哪?

2、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国家?

3、最远到哪里?

4、的国家大多数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地区?

学生回答: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在哪?

长安(填图)

2、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国家?

楼兰、龟兹、疏勒、大宛、大月氏、于阗(填图)

3、学生回答:大月氏。

4、新疆。

利用图示使学生有直观印象。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狭义的西域。同时,我们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张骞从长安到达大月氏中途要经过匈奴的控制区(边讲解边在图上指出)。因此,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曾两次被匈奴扣押。面对威逼利诱,张骞妥协屈服了吗?

安排历史小品:《张骞惜别匈奴夫人—独孤茵茵

茵茵:郎君啊,这几天怎么心神不定?明天单于带众人出猎游玩为何借故不去?

张骞:只是年年跟随出使,没什么新花样,当年在中原跟……(被茵茵打断)

茵茵:怎么还是中原啊、大汉啊,这有什么不好?

张骞:转望东方,又转望西方,又转望东方道:我是博望侯,臣一定不辱君命,皇上!

茵茵:你说什么?我没听懂?

张骞:没什么,再过两月就要满天飞雪,前日我在客站喝酒,见一商人变卖货物,发现皮裳极好,买了回来,你臂膊受寒常酸痛。

茵茵:郎君啊,暑天你送皮裳,还有……(被张骞打断)。

张骞:还有一只围帽,你看!

茵茵:(流泪状)郎君啊,我是你的妻呀!知您壮志未酬,我懂,千里之行,千万别忘您妻儿呀!

学生排小品三到五人即可。

学生要有一定准备。

余下学生自由发挥,要把茵茵知心、懂情、即支持丈夫完成大业又依依不舍,张骞西行坚定不移决心和对妻儿有牵挂愁肠百结情绪表现出来。不离张骞出行目的和路线即可。

    学生小品时间过长,要注意精减,同时注意技能发挥,史实加艺术,注意学生创新能力。

如学生发挥不好,尽快缩短小品,按课件进行。

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张骞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把出使西域的目的牢记在心。因此,他最终还是想尽办法摆脱匈奴,到达了大月氏。12345

问: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那么我们是否就此否定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行呢?

问:2、张骞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没达到目的,但是第一次出使还是有成果的。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2、(学生分组讨论,约三分钟)

回答:忠于祖国,百折不挠,不贪图安逸,志在四方…

注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注意对学生要适时进行引导)

请大家议一下:张骞的第二次西域之行

学生分组讨论,请每组一个代表发言。

内容提要:这一次就要顺利得多了,因为他是随卫青的征匈奴大军一同前往的。时间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积极发展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结果是西域很多国家和汉朝有了外交往来,汉朝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加以引导,但不要自己叙述,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为历史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适当提示)(过渡准备出示丝绸之路图)

  学生看书后,各抒己见。

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主要的是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陆路通道,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

我们来看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显示“丝绸之路”图和丝绸之路上景点、文物,让学生指图讲解)

  指定一表达能力强,知识丰富的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古代的商人和使节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在这里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条通道。北路出玉门关,经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设立,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在西汉中央政府统治之下。)经疏勒,越葱岭,经过大宛、康居(今中亚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然后到达俄罗斯南部,甚至更远的东欧地区。南路出阳关,经于阗,越葱岭,过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到达大秦(罗马)。

 加强对地域,地理位置和地名震中外的掌握

(学生分小组按座位一人说一个地名,)请一个去过敦煌或交河故城(没条件的可按课前收集资料)学生扮演导游讲解一下。

课前要辅导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从教材和课外有关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准备一个练习(用书上题目并在填图册上填出地名):填空和选择。

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对问题的分析思考:1、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首先我们来看中华文明向外传播了什么?(主要是技术和物品) (出示丝绸之路文物古迹)

2、西域传入中原的新物种有那些?

学生分小组按座位一人说一个今天的地名。

学生讨论回答:1、书上p78丝绸、瓷器、四大发明等。

2、  根据实物自由回答。

讨论时间不要过长。

 如果回答情况不好, 教师小结补充。

 教师口述: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

    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12345

小小论坛”(一)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海上交通的发达,古老的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我国西部地区也逐渐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

学生可根据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引进资金人才,道路建设等各方面展开讨论。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归纳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论坛”(二)

(出示班超经营西域图和班超简介和张骞出使西域图对比)请同学们谈论一下班超在西域活动情况

出示:列表对比张骞、班(见课件)

人物

时间

事迹

结果和影响

张骞

班超

学生:按书上内容填

教师小结要到位:张骞、丝绸之路、班超。

1、丝绸之路:一条古道东西方文明交汇通道。

2、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3、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畅通和文化经济交流贡献非凡。

探究活动看时间处理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师生互道再见。

发现法在本课中应运效果如何有待验证。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76.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