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视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时间预设

1课时问题预设:1.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看一看我国远古居民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

 

2.我们做游戏:看看彼此的面部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有何不同?

 

 

3.观察课本的插图,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渡过?

 

 

 

 

4.观察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结合文字资料,你认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说明了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知识结构: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居民二、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过氏族生活展示内容:(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

 

 

火的使用

 

 

劳动工具

 

 

生活状况

 

 

3.什么是氏族?

 

 

 

 

巩固达标: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    )

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       b.参观半坡遗址 

c.参观大汶口遗址         d.参观元谋人遗址

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人工取火   b.制造工具     c.使用工具    d.从事劳动

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23

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     b. 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d. 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

5.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    )

a.元煤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元煤人      d.蓝田人

7.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

8.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年

a.10万年      b.20万     c.100万年     d.180万年

9.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

a.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人工取火              d.使用简单的语言

10.山顶洞人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

a.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b. 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c.居住在一起                  d. 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11.根据片断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③使用天然火   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12.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装饰品不同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归纳生成

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居民二、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过氏族生活课后反思: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123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请大胆地说“你错了。”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36.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