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华夏之祖_第3课:华夏之祖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炎黄对华夏族的形成的贡献;尧舜禹的让;夏朝的建立。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第12~14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征战各部落双方、过程、结果)

     2、看教材13页下面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二)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什么是禅让制?这种制度出现在什么时期?与哪些部落联盟首领有关?这些部落联盟首领都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2、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二、合作探究:
    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精讲点拨
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四、歌诀总结
涿鹿之战蚩尤亡,华夏子孙称炎黄。
人文初祖贡献大,中华民族立东方。
尧舜推行禅让制,德行天下仁义施。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始。
五、达标训练:
1.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上文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a.中山陵       b.黄帝陵         c.炎帝陵         d.秦始皇陵
3.炎帝和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主要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123
4.“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关于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5.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
c.实行禅让制                d.文字的出现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307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前18XX年              d.约公元前16XX年
7.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8.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XX年前
9.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10.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  [来源:学*科*网]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1. 对“禅让”制度不正确的表述是(    )
a.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b.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
c.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实行          d.禹的儿子启破坏了这一制度
12.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123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是谁?

(2)至今,海外华人常怎样自豪地称呼自己?

(3)“轩辕”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几位人物?
(4)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从来都没有停息过。今天,为了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把滚滚长江之水调到北方来,你知道正在进行的这项伟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获力为己,大人世既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讲的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这种办法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叫什么?

(4)他用什么制度代替了材料一所说的制度?

【学后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44.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