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学艺]第19课文学艺术(上)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名诗、名作的分析,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课堂上的朗诵、讨论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历代文
学名篇和课本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2、整理文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并制作简单的表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吟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古
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通过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
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出:《早发白帝城》、《赤壁怀古》、《窦娥冤》、《西游记》
等图片。
提问:以上作品的题材、作者及生活的历史时期?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以上四部作品分属于不同的文学样式,
分别是诗歌、词、杂剧、小说,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当时文学的主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艺术”(板书课题)
唐诗
1、教师讲: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辈出的名家,
如林的杰作,不仅为时代增添了光辉,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请学生根据所学及了解的,列出所知道的唐代诗人及其著作。教师强调,在灿如星斗的诗人中,最耀眼的是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2、课件展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王维的《鸟鸣涧》、白居易的《卖炭翁》。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诵。(注意体会诗的不同风格)
3、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四位诗人在以上四首诗歌中所体
现的风格。它们与诗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的社会背景有何联系?
4、教师对四位诗人及其诗作作进一步介绍。李白深受屈原的
影响,诗歌极富想象力,具有瑰玮绚烂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补充《早发白帝城》写作背景。)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指导学生找出不同内容的代表作。(歌颂祖国锦绣山河的《望庐山瀑布》;写朋友之情的《赠王伦》;写思乡之情的《静夜思》等。)杜甫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他经历了唐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变化时代,在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的痛苦,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际的紧密结合是他诗歌的显著特点,(补充《三吏》、《三别》,使学生由“诗”入“史”,由“诗”见“史”,实现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他有一句深刻反映民生疾苦的名句是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123
冻死骨)。王维的诗宁静恬淡,以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闻名。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主张反映现实生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词
1、请学生朗读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结合教材,分组讨论“三位词人的写作风格”(课件展出柳
词多写离愁别绪,风格婉约;苏词纵论古今;辛词多金戈铁马,皆风格豪放。)课件展示: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吗?能不能举例说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课件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什么历史
事件?对“一时多少豪杰”一句,请学生举出三个以上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
4、请学生课外搜集有关 “苏轼与密州”(诸城),(教师提示
《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元曲
关汉卿的《窦娥冤》: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关汉卿及代表作,
教师强调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英国的莎士比亚齐名。
明清小说
1、结合明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明
清时期,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明代,工商业得以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要求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能在文学中得到反映)
2、请阅读过这四部长篇小说或连环画的学生讲述这四部小说
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情节或片断,并尝试概括其思想性、艺术性。
3、教师对四部小说进行总结分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善于表现大量历史
事件,写人物各具性格,提醒学生注意历史事实与小说演义的区别。《水浒传》应明确此书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它揭示了当“官
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挖掘了产生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
《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通过神魔斗争的故事,
曲折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红楼梦》代表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贾宝玉、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具体解剖了封建社会后期衰败的过程及原因,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小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高
峰,我国古代文学领域、名家名作灿如星斗,值得我们吟咏诵读,从中获得生动的史实材料,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课堂练习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
峰,词兴起于        代,至两宋达繁盛,           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元代文艺以         最为光彩夺目,其中       最负盛名,他的代表作是《          》,明清时期,         十分兴盛。
2、材料分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23
这是宋代哪一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位女词人的作品,以宋室南迁为界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
想感情,造成宋室南迁的是哪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诗中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哪一场重要战争?

3、动脑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教学后记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043.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