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农民战争]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内容标准〗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焚书坑儒、繁重徭役和残酷法律等暴政。
  ②知道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秦的覆灭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②搜集有关秦兵俑的材料,浏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其磅礴的气势、欣赏其艺术之美。(注:这一点没有办法做到,网络现在已经成为洪水猛兽,我可不敢鼓励学生上网。)
  ③阅读课文小字,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前后不到6个月即告失败的原因。
  ④针对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穷奢极侈、统治暴虐的另一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这种引导肯定为一言堂)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个方面,它摧残文化,钳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残酷的法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危害了人民的生活,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②认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首创精神。
〖教学要点〗
  1.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覆灭。通过对起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泽乡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烈火,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XX年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轰然崩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2.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教学分析〗
  1.秦的暴政
  ①讲清焚书与坑儒两个事件,启发学生思考: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政策?这一野蛮行为又引起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说明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实行暴虐统治的一个方面,也是导致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秦始皇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足以说明其繁重的徭役对人民造成的沉重负担。联系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的悲惨景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秦的残暴统治。
  ③通过“族诛”和“连坐”,使学生体会到秦朝法律的严酷;从“赭衣塞路”和“囹圄成市”,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秦朝已面临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
  ④秦二世的暴政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指鹿为马”完全证实当时宫廷的黑暗,强调秦末农民起义就发生在秦二世即位不久。
  2.揭竿而起
  ①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前去戍边,误期即处死的法律规定。这与前面所讲的严刑苛法前后呼应,从而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联系起来。
  ②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
  ③陈胜、吴广自大泽乡起义到失败前后不到半年,引导学生分析其失败原因,结合“伙涉为王”材料,指出骄傲忘本是一个重要原因。
  3.秦的覆灭
  ①说明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二阶段,时间为2年半。
  ②在“秦的覆灭”中项羽、刘邦起义起了决定作用。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的秦朝统治终遭覆灭,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123
  ③总结秦的覆灭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
  师:我们在第8课学习了“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在秦朝的历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焚(fén)书 坑儒(rú) 骊(lí)山 
〔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秦的暴政 根本原因 XX年
焚书 坑儒 
阿房宫 骊山陵墓
族诛 连坐
胡亥 赵高 指鹿为马 
陈胜 吴广 大泽乡 张楚 第一次
  项羽 巨鹿之战
  刘邦 推翻秦朝
△布点小结
  本课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战争,因此,我们要抓住第一次农民战争这个主题,要知道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会在短短的XX年内就覆亡了?反秦起义的时间、最早的爆发地、主要领导人、简单经过、结果。(学生经过几次训练,看书时只记三个小目和书中一些重要名词,不能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有要点没内容,以前是有内容没要点。)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5分钟)
  ①请回答有关“焚书坑儒”的问题?
  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借古非今,扰乱民心。)
  ⑵谁向秦始皇提出“焚书”的建议?(李斯)
  ⑶焚烧的是哪些书?(秦国以外的史书以及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
  ⑷允许民间收藏哪些书?(医药、卜筮和种植之类的书)
  ⑸“坑儒”除了儒生外还有哪些人?(方士。方士是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术士)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什么?(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阿房宫遗址”)
  ③什么叫“族诛”?什么叫“连坐”?(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称为“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称为“连坐”。)
  ④胡亥在谁的帮助下阴谋夺得帝位?(赵高。指导学生看成语“指鹿为马”。)
  ⑤请回答有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在哪个地方?(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境内。)
  ⑵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公元前2XX年,)
  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陈胜、吴广)
  ⑷陈胜称王后,打出的国号是什么?(“张楚”,“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或重张楚国声威。秦在原楚国地区的暴政,使得楚地的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反秦统治,眷念故国的社会群体心理。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正是这种人心思想的真实概括。陈胜、吴广正是利用了楚地的这一特点,打出兴楚的旗号,顺利地发动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123
  ⑥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反秦力量最强的是?(项羽和刘邦)
  ⑦消灭秦军主力的中哪场战役?(公元2XX年,项羽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指导学生看成语“破釜沉舟”)
  ⑧攻入关中,推翻秦朝的是谁的军队?(刘邦攻入关中,公元前2XX年,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①阅读与思考:“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举”此处为“抚养”之意。“餔”同哺,以食与人,餔子,婴儿喝的糊状食物。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不顾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人民对休养生息的渴望,继续以无休止的徭役兵役苛求人民,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他修阿房宫、建陵墓、治驰道、戍五岭、通水路、连长城,零星或规模较小的徭役更是不断。据统计,秦代全国人口约XX万,而每年服役的不下200万。这批服役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力,按青壮年劳力占人口的20%计算,当时几乎举国服役了。这首民谣的意思是说男丁被征役而死,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真实地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兵役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局面。
  ②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⑴根本原因指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历史事件发生的最近、最直接的并带有偶然性的因素。
  ⑵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等人戍边误期。
  ③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骄傲忘本是陈胜、吴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六班有一女同学问:“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使得陈胜的部下相信他是“王”,为什么后来由被部下杀死了呢?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回答后,引导到这个问题上来。政权建立后,吴广围攻荥阳,久攻不下,形成了胶着的状态。吴广的部属回臧,与李归等人商量,竟假借陈胜的命令,擅自将吴广杀掉。公元前2XX年十二月,秦将章邯发起对陈县的进攻。陈胜因战事失利,不得不撤退,被叛降的车夫庄贾杀害。)
  ④秦始皇:“伟人”与“暴君”
〔贯通评价〕
  秦王朝统一六国,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一统帝国。然而,由于秦的暴政,不久便激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揭竿而起、秦的覆灭,反映了秦朝灭亡的历史过程。
  注:又接上级通知期中考试暂时取消,没有考试的压力,上课轻松多了,我准备停几节课,让学生讨论商鞅变法、秦始皇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971.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