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手抄报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开场白:“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当我在汤显祖的诗句中,想像着临川山水、走近抚州时,立刻被这里浓烈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刚举办过旅游文化节的抚州,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还听说这之前举办过纳凉文化节、蜜桔文化节,真让老师神往,“文化之乡”果然名不虚传。没想到今天会在文化乡里说文化,所讲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请翻到课本p64页。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二、讲授新课——中华文化之旅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共20分钟】
导入: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大家知道哪几个?)这些古国的文明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如今它们怎样了呢?点击画面一:四大古代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历史最久,可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古印度的婆罗门文明极其辉煌,可是却非本土所创;古埃及文明渊源甚远,如今却已是面目全非。几千年来,唯我中华文明虽饱受磨难、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所以如此,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着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呢?(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从未断绝)。

点击画面二: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教学。点评、表演)
活动:中华文化是什么?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活动:①学生分八小组,②每组有老师设定的一个观察中华文化的角度,每个小组你们共同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中华文化有哪些内容,不要重复。③看哪一组最快 ④最快的那组先念出本组所写的内容。
内容:①语言文字的发展(甲骨文、各类字体)。 ②文学艺术(如唐诗、《红楼梦》)
③史书典籍(历史、医学、地理、农学著作等)。    ④科技工艺:如地动仪,瓷器
⑤传统节日、饮食习惯(中餐)                   ⑥古今建筑、工程(长城、鸟巢)
⑦杰出文化人物的代表(古代和现代政治、军事、文化人物)⑨绘画艺术(齐白石、虾)
⑧家乡文化介绍(家乡文化人物,家乡的建筑、舞蹈、灯、特产等)

点评1:特别语言文字:(或者省略)
①有六千多年的历史。②汉字是唯一形成书法艺术的文字。
③也没有哪一种文字有中国汉字表达的含义丰富。唐诗宋词是无法翻译出原汁原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中文书写的文件最薄。
④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国土被侵占,人民遭欺凌,还有复国的希望,一旦文化被灭,那民族的血脉就真的断绝了。都德在他的《最后一课》中,借着主人公表达着这种凝重的观念。我们爱国,也表现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或者省略。)
点评2:来看看同学们家乡的独具特色文化,抚州本就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的美誉,“临川文化,华夏奇葩”的夸赞。谢谢你给我们介绍家乡的文化。
点评3:同学们的文化知识相当丰富,反映好快。文化的构成
(小结前面活动内容)
1、文化的构成(显示)
其实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中华文化包罗万象,远不止老师所给的角度同学们想到的这些。在中华广袤的国土上,从塞北到江南,从西域到东海,各民族人民象我们抚州人民一样、用勤劳和智慧、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卷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一起来漫步中华文化长廊,再次感受一下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许其中就有同学们想到的好多内容。123
点击画面三:配乐、漫步文化长廊   这样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共同组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些文化构成、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博大精深;从时间上看,源远流长。)一个猛子扎到文化的海洋里,也许穷尽一生都探不到海底。

3、文化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点击字幕这种底蕴所勃发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今年北京奥运会上得到充分展现。(我想问一下,也许再过XX年、20年30年、或百年以后,中国的奥运会留给世界最深的记忆会是什么呢?)(开幕式?鸟巢?水立方?)开幕式上史诗般铺陈中华文明的巨幅画卷、堪称世界一流建筑艺术的“鸟巢”、“水立方”等等,我们就以那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气势磅礴地、娓娓道来。那让我们来一起重温一下那些讲述中华文化的经典画面。

点击画面二:开幕式画面1分钟。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盛赞中国奥运会用了四个字(无与伦比)。因为——中国北京向世界兑现了自己庄严的承诺——“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国力量,让世界刮目相看!

4、文化的影响:(6分钟)
呈现前面知识点,进入下一步 中华文化让我们如此沉醉,如此自豪。文化的影响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位当代学者在重游庐山的时候,遇到一位挑夫,学者有意问道:你们知不知道“日照香炉生紫烟”这首诗?挑夫答,怎么不知道,就是写我们眼前这三叠泉的喽。好像李白写这诗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边看着呢。其实李白的瀑布不是三叠泉,学者也没去争辩。又接着问:你们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是谁吗?他们一脸茫然:我们是山里人,这两个人的名字没听说过。(停顿两秒)。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人,在历史上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但和李白比较,放在民族经典和中华文化的天平上,他又算得什么?李白千年以后,还能够深入到现在山野草民的心里,作为文化人物的代表,让万世仰望。
中华文化就是如此地深入民族的血脉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影响着世界。

(1)对中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影响
(学生刚才可能提到春节,压岁钱,茶,丝绸等,这里可借用。)
①生活方式:(中餐,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怎么过,一日三餐吃什么
②价值观念:(此处难讲,需点拨)在祖国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说说这样的例子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学生举出我们抗击侵略、共同民族灾难古今事例。)70年前抗日战争,四个月前汶川地震,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共赴国难;在天灾降临的时刻,我们众志成城。这,就是文化渗透在民族血脉中、深入到我们骨髓里的价值观念。
③中国发展道路:前几课中,同学们学到关于中国发展的内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无不深深地刻上了中国烙印。)
(2)对世界: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如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123

(二)、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共10分钟】
1、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看:中华民族在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请大家看几个美德故事。他们分别是什么故事?点击画面:美德故事:负荆请罪、苏武牧羊、徙木为信(学生选一个讲)。故事所反映的美德分别是什么?——爱国、贵和、守信。
读:传统美德远不止这些,我们来齐读第一段。这里有相对完整的表述。(学生齐读)大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我们从小时候也许就知道其中的好多故事吧。原来这些美德让我们如此亲切熟悉。
写:事实上,这些美德在文化上都能找到历史渊源。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些名言警句,字字千金,表达着怎样一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呢?(学生连线)

2、传统美德 历久弥新
评:(3分钟)传统美德也是博大精深,它们指向一种道德内涵——一个字——“和”。(点击画面:“和”字)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学生组词 “和睦、和气、和平、和谐等。)“和为贵”——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和”,人类社会才能和平幸福,人与自然“和”,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在过去“和为贵”是我们修身齐家的美德表述,在中国的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向世界向中国最真诚最大气的表达。

(1分钟) 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网络                       
 呈现知识网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厚重的文化底蕴凝聚的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正是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三、课堂练习:【12分钟】————家乡文化之旅
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后,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简短的家乡文化之旅,我和大家一起在我们抚州的历史文明中游历。点击画面:家乡文化之旅
一、填空题:1——5 :
关于抚州文化的题:赞美临川、八大家占二家、天下第一坑、楷书、汤显祖。
二、实践题:
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如数家珍。最后一个问题。6——抚州市政府通过“文化立城”挖掘和展示临川文化内涵,成功地举办过蜜橘文化节、纳凉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文化节。你会建议举办什么文化节?说说你的理由和想法。继续点击:音乐与插图讨论背景

四、结束新课:
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如此熟悉,让老师感动。谢谢你们让老师更深地领略到你们的家乡文化。可以想象,在将来不远的时候,同学们所期望的那个文化节一定能办得红红火火,一个美丽的抚州定然蒸蒸日上。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爱中国,特别想到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一位稚气未脱的女孩甜蜜地演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来自心底深处的感动,不止我们,当时很多海外的华人感动落泪。那句令全体中国人的自豪心声: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这里的每一寸光荣的土地,都会张开热情友好的双臂,拥抱每一位来自四面八方的友好使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883.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