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电子书]鲁教版九年级政治复习学案2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b、解放发展生产力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下列选项中能直接说明这一成就的是(  )
①香港、澳门顺利回归②中国正式加入wto③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十五”期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比
指标 单位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能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8472 9422 10493
农村军民人均纯收入 元 2622 2936 3255
另外,XX年我国城市、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居民衣、食消费正在向住、行消费转移,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入“加速跑”阶段,正进入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时期。
(1) 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是什么)

(2) 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为什么,怎么做。)

7、为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某校开展了一次探究实践活动。
(1)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围绕你的家乡生活的变化情况设计一个问卷调查表。

(2)你所在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能够折射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假如该小组准备以此次问卷调查的材料为基础,写一篇感文,请你拟定一个题目。

(3)由于现在收入的限制,目前你或你的家庭还有什么最大的愿望没有实现?你认为国家和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些愿望?

8、某校九年级(2)班召开学习党的xx大精神畅谈会,围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对外开放,”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请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辨析说明。

9、xx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永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更好的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为什么说“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2)你对“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是怎样认识的?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一、知识网络结构:
                                科教兴则国兴
                  时代的选择123456789101112131415
                                面对竞争与差距
 走科教兴国之路                 科技创新   赶超一流
                  创新是关键
                                教育创新   人才蔚起
二、基础知识: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重要性)(       页)
答:(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               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        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            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         和          。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                    带来巨大变化。         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            的因素。
2、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如何?(       页)
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          。               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             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                              ,决定着                                                          ,并最终决定着                                                      。123456789101112131415
必须对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当今世界,以             和             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页)
4、目前我国的科技与教育的差距:(       页)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能源、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各级各类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但           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                      。
我国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逼迫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页)
答: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    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            战略,把             放在                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                     ,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                      。我国实施                  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6、为什么要鼓励科技创新?(       页)
答: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                 。因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                          ,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            ,就要受制于人,没有         ,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123456789101112131415
7、为实现科技创新,我国正在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             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8、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创新?(       页)
答:科技创新,           为本。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                和                。
9、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页)
答:大力发展                   ,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             、               和                  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大力实施                   ,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               、                   和                        。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员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10、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         人才,为此,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               做起。符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               、              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               和         ,进行             学习。(       页)123456789101112131415
11、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           中。创新是          、           的行动,是              、              人生追求。(       页)
   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能够做到的。我们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12、青少年怎样争做创新型人才?
答:一是要在学习生活中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勤于动脑动手,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而是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做起,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3、科教兴国,学子任重。当今社会是           社会,              是人们的普遍观念。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所作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       页)
三、巩固练习:
1、XX年1月9日至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xx香火锝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和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国家重奖科技人员的这一举措(   )
①说明党和政府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说明党和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说明党和政府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来抓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上题中的举措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
a、要把个人的荣誉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b、只有杰出的科学家才对社会有贡献
c、要努力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d、我国职业分工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3、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们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们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我们的药品生产专利的90%是国外的,这说明(   )
a、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b、中华民族缺少创新精神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上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只有18%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80%,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非常依赖,劳动者已经不再重要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发达国家科技发展迅速,其他方面发展落后123456789101112131415
5、下列对教育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④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⑤教育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6、XX年,某市中考招生继续实行优录政策,其中包括对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中毕业生给予加分录取。这一规定意味着(   )
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②该市重视培养人才,鼓励创新
③该市中考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④学习书本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材料一:XX年1月9日,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重奖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xx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就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材料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 党和国家重奖科技工作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据是什么?

(2) 请你列举我国在科技、制度、理论、体制方面的创新实例。

(3) 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应立志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这里请你为自己制定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行动计划。

8、材料一: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
材料二:                    三国科技实力对照表
国家 美 日 中
分值 100 89.3 58.57
三国符合科学条件的人口比例表
国家(地区) 美 欧盟 中
占总人口比例 6.9% 4.4% 0.3%
材料三:从XX年起,为了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跨越,党中央、国务院局定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 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 材料三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3) 你认为如何提高我国民族创新能力?

9、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5000亿公斤。袁隆平被人们称赞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123456789101112131415
(1)“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这说明了哪些道理?

(2)袁隆平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参加创新实践,某校决定开展一次“科技活动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活动:
(1) 请你为“科技活动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 为了使这次“科技活动周”搞得生动活泼、内容充实,请你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3) 请你围绕你社会的一种活动方式,谈谈你打算为开展这一活动作怎样的准备。

(4) 请你为这次“科技活动周”活动撰写一份总结性发言提纲。

第 8 课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路
一、第3单元知识结构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党的基本路线指明了强国富民之路
<总 揽 全 局 高 度>
     1.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改革是国家发展的直接动力
     3.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
<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角度>
     1.走科教兴国之路是时代的选择
科教水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更替;
在科技领域,我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压力
         2.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科技创新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
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角度>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
         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
     2.可持续发展重在行动
         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
         坚决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发展必须靠民族精神的支撑
 <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角度>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代青年应该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二、基础知识点
1.人口______、资源______、环境______,危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p______)
2.我国面临着怎样的人口形势?有何负面影响?(p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国面临着______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______,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面临着怎样的资源形势?(p______)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再加上开发______、利用率______、资源浪费______,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4.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怎样?有何危害?(p______)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______,局部在______,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_________,生态赤字____________。
       环境恶化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__,威胁____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_,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p______)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______、相互______、相互______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________________之路。
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______)
       以_____为本、全面、______、______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7.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意义分别是什么?(p______)
       目的:控制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
       具体要求: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可以概括为“利国利民利国际”
8.我国制定的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我国采取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有哪些?(p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部基本法律。
9.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p______)
        _______________势头得到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增强。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p______)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____________,积极向公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从__________________做起,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三、巩固练习
1.邓小平同志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
   a.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因此人口越多越好
   b.只要生产发达了,人口的多少无所谓
   c.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的仅仅是吃饭、教育和就业问题
   d.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下列图表是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表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 耕地 淡水 森林蓄积量 铜矿
 32% 24% 13% 29%
上述图表表明                                                                   (   )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②我国人口的数量无法控制
③必须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④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①对外开放②可持续发展③科教兴国④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
   a.①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①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我国的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③我国生态环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④我国人口总量大,素质偏低     (   )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贯彻依法治国战略                 d.抑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总量
6.有一个山村,原先山清水秀,盛产竹木、草药、蘑菇等,特别是山上到处有泉水,各家各户都用竹管将泉水引进家门,用上了“自来水”。但该村近20年来人口数量猛增,一对夫妇,少的生三个、四个,多的生五个、六个。村民们还滥伐树木,毁林开荒。原来茂盛的竹林,几乎全部被砍去卖掉;原先遍地的草药、蘑菇,也因年年采摘而濒临绝迹。最后,大部分青山成了“秃岭”,“自来水”也由少到无,村民们只好到山下挑水。现在,该村村民很想致富,但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人们怀念的“自来水”,再也没有流出来。123456789101112131415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该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这些问题分别有什么不利影响?

(3)请说出我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及两大国策分别是什么?

(4)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7.材料一: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据报告,我国低于严重缺水线的省(市、区)有16个,缺水城市400多座,严重缺水城市100多座。我国有50%的河段、90%以上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某校九年级(6)班准备举行一次以“珍爱水资源”为主题的学生座谈会,请你来参与: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向与会者介绍一下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

(2)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你认为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战略或基本国策?

(3)“节约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向与会者介绍生活的节水经验。(至少二条)

8.为了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
(1)我国制定的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不少于三条)

(2)我国采取的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有哪些?(不少于三条)

第9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火炬在我们手中
二、基础知识:
1、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               。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                。(       页)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     和     ,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        和         了中华民族精神。(       页)
这里可以结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来认识,要特别注意理解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民族精神的内涵。
3、列举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敬业乐群,公而忘私。123456789101112131415
4、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有许多体现民族精神的表现,请举例。(       页)
答: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
5、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页)
答: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何作用?(或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意义?或民族精神对实现民族振兴的意义)(       页)
答:(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a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                  ,抵御了              ,延续了伟大的                   ;b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                ,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                            。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                                        的作用,对外具有                 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重要尺度。123456789101112131415
(3)在我国                                 的关键时期,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                        ,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的美好              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7、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          、             、          三个方面。(       页)
8、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或:在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页)
答:(1)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任务。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                    ,促进社会主义                          。
注意: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1)先进文化的含义:                                                     。
(2)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页)
10、怎样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角度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页)
答:(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                                           为指导。这一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 “主心骨”。(只有坚持这个“主心骨”,才能牢铸我们伟大民族的                  ,在全社会形成                      。)123456789101112131415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                                      。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                                      。
(4)新时期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                  ,结合时代和发展要求,不断            。
1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页)
答:对待传统文化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
1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页)
答:对待外来文化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大胆                  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能崇洋媚外,照搬照抄;不能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搞自我封闭,要洋为中用。)
13、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时代色彩的民族精神有
答: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 14、青少年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页)
答:(1)要以           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注意: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a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b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c革命传统教育;d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可结合学科内容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还可阅读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读物,从中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2)在学校生活中,                                    是我们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3)青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现在                            。我们要从树立                        做起,从确立                     做起,从                                 做起,从                               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3456789101112131415
1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的事例:
答:a组织开展有关民族精神的演讲、知识竞赛或文艺演出;b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展览;c观看爱国主义影片;d聆听革命老人讲革命传统故事等
1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页)
答:我们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享受实践乐趣的同时,增强        ,培养                              的思想品质,提高                     能力,亲身体验               的现实意义。
17、中学生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页)
答:我们要从树立                       做起,从确立                      做起,从                              做起,从                               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或者:①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信念;②热爱科学,尊重知识,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勇于创新;③努力培养求知上进,不断进取的品质;④ 热爱祖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三、巩固练习:
1、在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有利于全体人民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④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贵的品德古已有之,只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b、修筑“长江三峡”、修建“青藏铁路”形成的精神也属于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
c、只有在巨大灾难面前才能形成民族精神  d、自古就形成了,而且内容一直没有改变
3、xx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利于(   )123456789101112131415
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②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民族精神(   )
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③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为了满足海外学习者的需求,也为了推广和发展中国文化,中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这体现了(   )
①中国文化已经取得了世界各国文化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世界隔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开放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作为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态度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与我无关
b、经济建设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c、只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就型,其他无关紧要
d、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868.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