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合法产品|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六课1框: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

 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六课是在感受小康、控究致富途径之后,探讨致富过程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首先,强调财富中的“法”(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其次拥有财富之后如何使用财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最后落实到学生自身,培养他们“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这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其中第一框题“合法致富,依法纳税”阐述了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纳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合法致富和依法纳税的意义。

2.学情分析:市场经济的内容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要以八年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教学,如八年级下册《市场考察》单元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懂得市场经济中法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本课的“市场经济中的德与法”的内容。3.重、难点的确立:合法致富依法纳税的意义;国家税收的作用在教科书中表述得不够完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家税收的作用。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税收的作用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法制与道德的重要性。可以组织开展题为“经济中法律的意义”“经济中道德的意义”的“研讨会”,让学生通过事实和证据论证二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财富中的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什么是财富中的“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制意识,尊重法制和制度的态度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形成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支持我国的税收制度,形成纳税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共同查找查找税收的作用?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整理理解国家税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课中教学

 12345

课中教学导入:致富是每个人的愿望。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一致富原则:读p37:案例,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案件分析经济违法的恶果。可以分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阅读p37页的主题文字,同时结合社会实际阐述其中的道理。

呈现下面一些说法,让学生辨别正误,并说明原因。 ①谁守法谁吃亏。 ②只要是不造成人命案,小的违法行为无关紧要。 ③守法难以致富,要发财就得敢冒险。 ④现在是社会转型期,有很多空子可钻,有本事的人要乘机大捞一把。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板书)一、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板书)1.合法致富(板书)(1)合法致富的意义(板书)①致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②只有守法,社会才和谐,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③反之,则会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利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8:理解致富过程中“法”与”“义”(德)的关系?(2)“法”与”“义”(德)的关系(板书)①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②“义”是我们心中的法,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③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讨论:结合p38:吴某事例和讨论问题,说说经济生活中的“义”与“不义”。讨论在这些情境下如何做到“见利思义”。案例:老张是某市食品卫生监督局的局长。一天,本市一个比较大的食品厂的厂长找到老张,要出50万元买一个“质量免检”的牌子。2.依法纳税(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9:思考税收的含义、意义?(1)税收的含义(板书):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我们懂得了国家税收的特点,现在,我们还要了解国家税收的用途。也就是说,国家为什么要收税?国家的税收用来干什么?同学们首先根据你们自己的了解,说说国家税收有什么用途。(3)税收的作用(板书):①税收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税收是平衡分配的重要杠杆。③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④国以税为本,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讨论:如果没有税收,国家将会如何? (4)依法纳税,培养纳税意识(板书) 小结: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偷税漏税的现象。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我们要维护国家税收制度,支持国家税收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偷税漏税行为,将来做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学生阅读学生讨论学生阅读学生辨别做笔记听讲解学生阅读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听讲解做笔记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听讲解学生发言听讲解做笔记学生讨论分析经济违法的恶果。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辨别正误,并说明原因。依法致富的意义?理解致富过程中“法”与”“义”(德)的关系?12345说说经济生活中的“义”与“不义”,讨论在这些情境下如何做到“见利思义”?什么是税收?税收的意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为什么要收税?国家的税收用来干什么?国家税收的作用?用事例引出话题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进入主题的学习。本活动要引导学生了解依法致富的好处,认识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成为未来法制社会的自觉维护者。引导学生认识“义”的重要性,懂得见利思义,摒弃见利忘义的不道德的思想。了解纳税的意义,激发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热情,培养学生纳税的意识。通过进一步认识税收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强调税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 搜集中外历史上关于勤俭持家、节俭治国的典型的人和事。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理解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第5课时   第六课2-3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六课是在感受小康、控究致富途径之后,探讨致富过程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首先,强调财富中的“法”(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其次拥有财富之后如何使用财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最后落实到学生自身,培养他们“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这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课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第二框题“富而思源,富而思进”阐述的是经济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力图结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遵守道德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框题“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主要针对我国国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重大意义,特别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浪费风提出了保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是经济生活的中的道德问题,学生理解较难,要多用事例进行说明。对于“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在以前学生已学过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当前如何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3.重、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勤俭节约的意义,即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勤俭节约”意识,懂得“富而思源”“勤俭节约”的意义。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人情消费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123455.教法、学法的选择:(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财富中的德”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德”;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勤俭节约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懂得节约。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搜集中外历史上关于勤俭持家、节俭治国的典型的人和事。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整理理解国家税收的意义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引入:设计情境:假如你有了100万,你做的第一件事情会是什么?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富裕以后想好好地享受一下;有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则想帮助那些还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等等。这些愿望和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不同的想法,境界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实行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很多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是也有不少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富裕起来的人理应帮助后来者共同走向富裕。这是我们党的富民政策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赋予他们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许多富裕起来的人在履行着自己的这一责任。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板书)1.我国的富民政策(板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两个阅读资料,感受富而思源的实践。讨论:富而思源、先富带后富将产生什么结果。请阅读教材第41:,讨论其中的含义,特别要注意体会“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在交流中,可以结合本页的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阅读教材p42:理解富而思进。富了以后更需要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更多的财富。2.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板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体会,社会上有些富裕起来的人,富了以后,不知道该怎样花钱,做出了令人不屑的行为,人们把这些人称为“暴发户”。例举一些人铺张浪费的案例,让学生讨论这些做法的错误之处。不少人“露富”的动机是获得他人的尊敬,殊不知,这种行为恰恰让人看不起。三、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44:思考归纳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123452.勤俭节约是是治国安邦之道。(板书)3.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板书)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板书)5.生活真正富足了,仍需要勤俭节约。(板书)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最后一段阅读资料,针对文中提到的我们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说说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中学生应该养成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好习惯。小结:朗读教材p44:最后一段。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听讲解做笔记学生阅读思考学生讨论学生阅读思考学生阅读思考学生回答听讲解做笔记学生阅读讨论回答学生朗读假如你富了会怎么办?我国的富民政策是什么?富而思源、先富带后富将产生什么结果?体会“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责任”的含义?现阶段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我们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存在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问题

教师用这样的话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主题和论点,既不会产生说教的嫌疑,又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选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和效果引入我们党的富民政策,让学生认识到富而思源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富裕起来的人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直接点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浪费行为的可耻,培养学生反对浪费的情感强调浪费的可耻进一步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勤俭节约对国家、企业、个人的重要意义。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巩固要求掌握的知识总结全课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懂得珍惜的好少年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反思:自己有没有不理智的“人情消费”?如果有,应该怎样改正?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821.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