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五课时

 

导入  新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1949年刚建国时、由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贫穷、落后”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的代名词。建国初期、我国一两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然而到了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短短几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例如】      1957年与1952年相比、粮食产量1.95亿吨;棉花164万吨;钢535万吨;煤1.3亿吨;电193.4亿度;原油146万吨。比1952年增加分别为:百分之19。百分之26。百分之296。百分之96。百分指166。百分之235

195312月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投产

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座机床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提问:通过以上材料、同学们想一想短短几年、新中国为什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有一首歌叫《社会主义好》。

提问:人们为什麽会如此会发自肺腑的歌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制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1、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建国以来的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这个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得以实现。

1)、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板书)

首先是,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1182个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的胜利:19711024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97年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12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以上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正是社会主义使我们能够把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使国家获得了独立。

2)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板书)

例如: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宪法的讨论仅上海就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了16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同学们可以参看教材插图)

提问:以上材料和插图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它永远结束了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的统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利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使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3)社会主义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板书)

解放前,中国的现代工业几乎等于零。人们形象的称当时中国的工业是“王麻子”,商业是“林家铺子”,交通运输是“骆驼祥子”。到1993年我国的工农业产量同1949年相比:钢产量为8868万吨、比1949年增长96倍、居世界第四。煤为11.4亿吨、同比增长18.4倍、为世界第一。发电量为8200亿度、同比增长137倍、世界第四。粮食为45000万吨、同比增长32倍、世界第一。

总之、新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提问: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历史性的转折(板书)

请同学门阅读52~53页教材、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了几个阶段?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探索的十年(1956~1966年)(板书)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过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然一再出现“左”的错误、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顶住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1956年同1965年相比:农业上(三年自然灾害、还苏联的债务)总产值为610亿元(1956年)和590亿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1956年为642亿元,1965年为1402亿元。

2)灾难的十年(1966~1976年)(板书)

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政权被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践踏、大批干部被残酷迫害。教育事业严重摧残、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人民群众的良好道德风尚也受到破坏。

然而,党和人民终于战胜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之久的“文革”。

提问:着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说明社会主义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遭受一些挫折。但是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请同学们看53页图片和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978年我党召开了什麽重要会议?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例如:

深圳十年巨变:1989年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了192倍,国民收入增长了44倍,出口总额是230倍。

提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新中国发生的巨变事实;明确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意义。

                         四个巨变——独立、统一、民主、富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个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                                                                            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巩固新课:

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什麽中的历史意义?

课后作业 练习:目标练习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396.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