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法不可违教案】政治教案-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一)教学目的
略(教学目的“按教师教学用书”要求。)
(二)教学过程 
师:大革命失败了,蒋汪合流了,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这是代表什么阶级的政府?这个政府操纵在哪些人的手中?他们实行怎样的政策呢?
生: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个政府被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着。对外,他们依靠美英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的名义搜刮民财,在政治上实行特务统治。
师:在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真正的革命者“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埋好同伴的尸首,又高举起红旗,继续战斗了。”为反抗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接着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从而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地土革命,创建红色政权的新时期的序幕。
(板书)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师:7月中旬,中共中在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下旬,周恩来冒着白色恐怖的严重危险来到南昌朱德的家中,在这里着手部署武装起义的工作。他们包租了江西大旅社(请同学们看13页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图),汇集了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出示板书的人名),排除了“中央代表”张国焘的干扰,毅然决定在1927年8月1日凌晨举行武装起义。凌晨一时,枪声划破沉睡的夜空,两万余起义军个个系着红色领带,在贺龙代总指挥的直接指挥下起义了。(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阅读小字部分,了解周恩来、贺龙早期革命活动的事迹)经过五个小时激战,起义军占领南昌城。
起义胜利了,下一步怎么办?
生:(启发学生思考、议论)
师:革命军按预定计划,从3日起开始撤离南昌(边指地图边讲解),向赣南、闽西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南下,准备重建广东根据地,再来一次北伐。两个月后,革命军遭到挫拆,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湖南,坚持斗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南昌起义的意义呢?
生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板书)
师:对。大家讲得很好。我们还应进一步认识到:这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为此,1933年,中共中央确定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也就有我们今天的什么?
生:八一建军节。
(板书)
二、“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师:请一位同学读这一页的大字部分第一段。
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八七会议会址》图和右边的画像。(稍停)请回答:“八七”会议的会址在什么地方?右边的画像是谁?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迹和成就?
生:(学生可参照小宇部分议论、回答,引起学生注意即可,不要求一一回答)
师:7月12日,中共中央曾召开会议停止了陈独秀对党的领导工作。随着大革命的全面失败,党中央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中央全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薛命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于是这次会议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重时刻在汉口的三教街41号召开由于许多党组织被破坏,北方各省和南方的广东、江西等省都无法通知,所以不具有中央全会的规模。因而称为中共中央的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原来的中央委员、也有非中央委员的各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邓小平等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结束了陈独秀对党的领导工作。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决定这一年的秋收时节各地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正是按照这一计划,到湘赣边界来发动武装起义的。
(板书)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
毛泽东湘赣边界
师: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指出了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这是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相结合思想,在党内首次提出。在“八七“会议结束后,他正是用这一思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制定了起义计划,决定以长沙为中心,发动湘东各县起义,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边指地图边讲解)前委将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安源路矿的工人武装,平江、浏阳等地的农民武装统一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约5000余人,分别布置在修水、铜鼓、安源三个地方。9月9日,开始行动。各路军队投入战斗后共同向长沙方向汇集,再集中力量进攻长沙,城内接应。
由于城市里敌人势力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受到严重损失,毛泽东及时命令余下的部队到浏阳文家市会合。(板书,在原板书处续写:浏阳文家市<决策>)在这里,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攻。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了改编。(板书:三湾改编)
请同学们看小字部分,并分析一下三湾改编的意义。
生:(看书、议论。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板书: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在当时只是在一个团中,班设党小组,连上建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这个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因为它确定了共产党对工农革命军的绝对领导地位,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所以说三湾改编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初步基础。
(板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331.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